图书介绍
多媒体通信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多媒体通信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913399.jpg)
- 张晓燕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351951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66页
- 主题词:多媒体-计算机通信-通信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多媒体通信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多媒体通信技术概述1
1.1 基本概念1
1.1.1 媒体与媒体类型1
1.1.2 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3
1.1.3 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4
1.2 多媒体通信5
1.2.1 多媒体通信的体系结构5
1.2.2 多媒体通信的特征6
1.3 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6
1.4 多媒体通信的应用9
本章小结10
思考练习题11
第2章 数字音频处理技术12
2.1 音频概述12
2.1.1 音频信号的特性12
2.1.2 听觉系统的感知特性13
2.1.3 音频类别与数据率13
2.2 音频信号数字化14
2.3 音频信息压缩编码分类15
2.3.1 波形编码15
2.3.2 参数编码16
2.3.3 混合编码16
2.4 音频信息压缩编码17
2.4.1 音频信息压缩的可行性17
2.4.2 音频编码技术的评价指标18
2.4.3 常用音频信息压缩编码算法19
2.5 音频压缩编码标准28
2.5.1 G.7XX系列中的波形编码标准28
2.5.2 G.7XX系列中的混合编码标准29
2.5.3 MPEG音频编码标准30
2.6 其他音频技术33
2.6.1 语音合成技术33
2.6.2 语音识别技术34
2.6.3 音频检索技术35
本章小结37
思考练习题37
第3章 数字图像压缩技术38
3.1 图像信号概述38
3.1.1 图像的分类38
3.1.2 彩色的形成39
3.1.3 彩色图像信号的分量表示39
3.2 图像信号数字化41
3.2.1 取样点数和量化级数的选取41
3.2.2 图像信号量化42
3.3 数字图像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42
3.3.1 图像压缩的必要性42
3.3.2 图像压缩的可行性43
3.4 图像压缩算法的分类及性能评价45
3.4.1 压缩算法的分类45
3.4.2 压缩算法的性能评价46
3.5 信息熵编码48
3.5.1 哈夫曼编码48
3.5.2 算术编码51
3.5.3 行程编码53
3.6 预测编码54
3.6.1 帧内预测54
3.6.2 帧间预测56
3.7 变换编码61
3.8 压缩编码新技术63
3.8.1 小波变换编码63
3.8.2 分形编码66
3.8.3 基于模型的编码69
3.9 图像压缩编码标准71
3.9.1 JPEG72
3.9.2 JPEG 200076
3.10 视频压缩编码标准78
3.10.1 H.26X系列视频压缩编码标准78
3.10.2 MPEG-X系列视频压缩编码标准85
本章小结94
思考练习题94
第4章 多媒体信息输入/输出及存储技术95
4.1 多媒体信息输入/输出技术95
4.1.1 音频信息输入/输出技术95
4.1.2 视频信息输入/输出技术98
4.1.3 其他输入/输出技术100
4.2 多媒体信息存储技术104
4.2.1 光存储技术104
4.2.2 存储区域网络106
4.3 多媒体数据库108
4.3.1 多媒体对数据库设计的影响108
4.3.2 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系统110
4.3.3 多媒体数据库体系结构111
4.3.4 多媒体数据模型113
4.3.5 基于内容的检索116
本章小结118
思考练习题118
第5章 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119
5.1 多媒体通信对传输网络的要求119
5.1.1 多媒体信息的特点119
5.1.2 多媒体传输网络的性能指标120
5.2 多媒体通信的服务质量123
5.2.1 QoS参数体系结构123
5.2.2 QoS的管理125
5.3 现有网络对多媒体通信的支持126
5.3.1 电路交换网络127
5.3.2 分组交换网络132
5.3.3 宽带IP网134
5.3.4 NGN140
5.4 多媒体通信用户接入141
5.4.1 接入网基础141
5.4.2 xDSL144
5.4.3 光纤接入146
5.4.4 光纤同轴混合接入147
5.4.5 无线接入148
本章小结148
思考练习题149
第6章 多媒体通信同步技术150
6.1 多媒体同步的基本概念150
6.1.1 同步的基本概念150
6.1.2 同步的类型150
6.1.3 影响媒体同步的因素151
6.2 多媒体数据152
6.2.1 多媒体数据的分类152
6.2.2 多媒体数据约束关系153
6.2.3 多媒体数据的构成154
6.3 多媒体数据时域特征表示155
6.3.1 时域场景及时域定义方案155
6.3.2 时域参考框架155
6.3.3 时间模型156
6.3.4 同步容限158
6.4 多媒体同步参考模型159
6.4.1 时间轴模型159
6.4.2 参考点模型160
6.4.3 层次模型160
6.5 多媒体同步控制机制163
6.5.1 媒体内同步163
6.5.2 媒体间同步164
6.6 网络时间协议166
本章小结171
思考练习题171
第7章 多媒体通信终端172
7.1 多媒体通信终端概述172
7.1.1 多媒体通信终端概述172
7.1.2 多媒体通信终端与传统终端设备的不同173
7.1.3 多媒体通信终端的关键技术174
7.2 基于特定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终端174
7.2.1 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终端相关标准174
7.2.2 SIP和H.323的不同181
7.2.3 基于N-ISDN网的多媒体通信终端182
7.2.4 基于H.324标准的多媒体通信终端184
7.2.5 其他多媒体通信终端185
7.2.6 H.322187
7.2.7 T.120系列187
7.2.8 基于不同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终端的互通189
7.3 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通信终端190
本章小结192
思考练习题192
第8章 流媒体技术193
8.1 流媒体概述193
8.1.1 流媒体的定义193
8.1.2 流媒体通信原理194
8.1.3 流媒体实现原理195
8.2 流媒体传输协议195
8.2.1 RTP/RTCP196
8.2.2 RSVP198
8.2.3 RTSP200
8.2.4 MIME200
8.3 流媒体系统的构成及开发平台简介200
8.3.1 流媒体系统的基本构成200
8.3.2 流媒体开发平台简介203
8.4 流媒体播放方式206
8.5 流媒体的应用207
8.5.1 IPTV系统207
8.5.2 P2P流媒体技术215
本章小结220
思考练习题220
第9章 多媒体通信应用系统221
9.1 概述221
9.2 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222
9.2.1 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发展概述222
9.2.2 会议电视系统的关键技术224
9.2.3 相关协议225
9.2.4 会议电视的发展趋势229
9.2.5 中兴会议电视系统简介230
9.3 VOD系统236
9.3.1 概述236
9.3.2 VOD的组成及其工作过程237
9.3.3 VOD的分类及其服务方式239
9.3.4 视频服务器240
9.3.5 机顶盒244
9.3.6 VOD系统的应用领域246
9.4 多媒体远程监控系统247
9.4.1 系统结构248
9.4.2 系统特点249
9.4.3 远程监控基于宽带接入网的实现250
9.5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252
本章小结253
思考练习题254
参考文献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