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医传承与感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医传承与感悟
  • 程海英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9184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医传承与感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梦想成真 步入医门1

一、昔日的憧憬2

二、紧张的备考3

三、学医的开始5

四、中医的融入9

(一)中基中药是铺垫9

(二)医古文中的寓意11

(三)经典的深奥13

(四)实用的临床课16

(五)梦想成真28

第二章 天赐良机 师从贺老29

一、相识贺老30

(一)初遇贺老30

(二)跟从贺老临诊31

(三)贺老教我写书34

二、师承贺老36

(一)贺老小传38

(二)贺氏三通法42

(三)跟师笔记61

(四)贺老临证思辨特点115

(五)永远的丰碑125

(六)跟师论文138

第三章 入选优才 学无止境153

一、优才项目启动154

(一)备考154

(二)入选优才157

二、聆听名师授课158

(一)邓铁涛论中医诊治传染病158

(二)朱良春谈治证与治病、中药用量与作用的关系163

(三)王永炎谈读经典做临床169

三、参师襄诊172

(一)靳三针创始人——靳瑞172

(二)针灸八要——周德安176

(三)皮科专家——陈凯180

四、勤于临证 提升自我186

(一)举一反三186

(二)西药为我所用188

(三)多种针法灵活选用191

(四)治疗的综合性193

五、撰写医案198

(一)医案的内涵198

(二)我的医案199

六、小结206

第四章 授业解惑 传承国粹207

一、初上讲台208

二、提升教学质量209

三、培养研究生211

(一)学生带给我的反思211

(二)培养文献研究213

(三)干预肿瘤化疗副反应214

(四)引入中医体质辨识215

四、精品课程219

五、教学质控225

(一)制定教学制度226

(二)强化教师试讲226

(三)提升教案、授课质量226

(四)现场督导228

六、著书立说230

(一)重点环节230

(二)体例创新231

七、师承导师238

第五章 正本溯源 上下求索241

一、中医是什么243

二、整体观是中医的精髓244

三、用中医思维诊病246

(一)审察病机,无失气宜246

(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247

四、中医的国际地位249

五、国内中医的现状252

(一)教学西化253

(二)重病轻证255

(三)重统计轻医案256

(四)传承危机258

六、耐住寂寞,守住信念259

第六章 论文263

一、针灸足三里减低放化疗毒副反应作用的研究进展264

二、从方剂组方中看甘草的临床应用268

三、经络辨证在治疗头痛中的应用272

四、从《伤寒论》的同病异治看仲景的类证鉴别274

五、剂量有别 主治各异279

六、五输穴的临床应用283

七、《温病条辨》对《伤寒论》下法的发展289

八、针灸治疗老年性痴呆相关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294

九、火针禁忌之我见299

十、火针疗法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305

十一、当前中医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311

十二、名中医培养模式初探316

十三、从循经取穴看针灸治疗耳鸣的思路322

十四、从辨证取穴看针刺治疗癫痫的方法326

十五、眼外肌麻痹验案1则331

十六、贺普仁治疗变应性鼻炎配穴经验335

十七、针刺干预化疗副反应作用的临床研究339

十八、论《素问·宝命全形论》“凡刺之真,必先治神”344

十九、程海英针药结合治疗面瘫的思路和方法348

二十、针灸要传承 也需创新和突破35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