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公有制企业管理发展史续篇 1966-199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公有制企业管理发展史续篇 1966-1992
  • 徐之河,李令德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ISBN:7806181628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54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6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公有制企业管理发展史续篇 1966-199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文化大革命”和恢复、整顿时期的企业管理(1966~1978)1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对企业管理的影响2

一、“文革”初期维持企业管理正常秩序的努力2

二、“左”倾经济指导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主要表现3

三、对企业管理秩序的破坏6

第二节 批判科学的管理理论和制度10

一、批判科学的管理理论10

二、否定正确的管理制度12

第三节 企业管理遭到严重破坏16

一、企业夺权、武斗,无政府主义泛滥16

二、企业生产指挥系统陷于瘫痪19

三、各项专业管理工作遭到破坏21

四、企业管理秩序混乱,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26

第四节 为维持企业管理正常秩序而开展的斗争28

一、在混乱形势中坚持对国有企业的管理29

二、恢复国民经济计划的编制29

三、召开专业会议,整顿企业管理秩序30

四、批判极“左”思潮加强经济管理33

五、开展技术引进工作36

六、部分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仍有一定的水平37

第五节 制定《工业二十条》全面整顿工业生产40

一、制定和贯彻《工业二十条》40

二、整顿企业领导班子41

三、强调提高技术水平,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42

四、开展企业整顿,恢复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秩序44

五、“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又一次搞乱企业管理51

第六节 企业管理的整顿和恢复53

一、粉碎“四人帮”后企业管理所面临的任务53

二、批判“左”倾经济指导思想,开始拨乱反正54

三、《工业三十条》的制定和贯彻57

四、对企业管理的大规模整顿59

五、继续贯彻“工业学大庆”的方针66

六、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左”倾经济思想的顽抗68

七、上海市企业管理的整顿和恢复70

第二章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指引下的企业管理(1979~1984)73

第一节 贯彻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74

一、企业贯彻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探索进入市场的途径74

二、开展社会主义竞争,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85

三、推动企业之间的经济联合,提高专业化协作水平87

四、加强地区之间的协作,发挥各地区的优势91

五、企业积极参与对外开放,开展外经贸活动93

六、引进国外设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工业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97

第二节 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提高经济效益105

一、调整改组,提高经济效益106

二、继续企业整顿,提高企业管理水平107

三、整顿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112

四、企业改革开始起步,争取增强企业活力114

第三节 从扩大企业自主权着手改革经济体制116

一、政府部门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116

二、从利润留成向“利改税”发展,使企业具备内在发展动力126

三、发展经济联合,组建企业性公司132

四、扩大企业分配权,开展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139

第四节 推行经济责任制,寻求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的经济关系的新途径141

一、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发展过程142

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的内容、原则和形式143

三、采用“包、保、核”办法,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145

四、商业企业全面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152

五、首都铜铁公司推行经济责任制的经验153

第五节 整顿、改革企业领导体制155

一、整顿企业领导体制,规范企业党、政、工的关系155

二、制定《企业法》,改革企业领导体制158

第六节 扭转重基建、轻改造倾向,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159

一、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资消耗和提高经济效益进行技术改造160

二、鼓励技术进步的政策措施164

三、积极引进国外技术,搞好中小企业技术改造165

四、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165

第七节 健全管理基础工作,加强专业管理167

一、健全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奠定基础167

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努力提高产品质量173

三、开展全面经济核算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181

四、进行工资制度改革的探索,加强劳动工资管理183

五、广泛开展职工培训工作,提高职工队伍素质184

六、能源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188

七、其他各项专业管理也有所加强190

第八节 探索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途径192

一、积极引进国外管理理论,借鉴外国管理经验192

二、努力推广和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195

三、探索建立中国式现代化管理体系201

第三章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企业管理(1985~1988)206

第一节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了企业改革的步伐206

一、深化企业改革是形势发展的需要207

二、增强企业活力是改革的中心环节207

三、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使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298

四、政府部门简政放权,实行政企职责分开209

五、推行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209

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组建企业集团,创办“三资”企业210

七、起用并培养人才,形成一支经济技术管理干部队伍210

第二节 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212

一、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一系列规定和部署212

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扩大并落实企业自主权215

三、进行股份制和租赁制试点220

四、推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税后承包的改革227

五、改革劳动工资制度229

六、改革税收、价格体制236

七、改革外贸体制,扩大企业外贸自主权241

八、商业流通领域深化企业改革244

第三节 企业转轨变型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248

一、重视经营管理,积极开拓国内市场249

二、发展外向型经济,开拓国际市场251

三、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轻纺产品出口253

四、采取措施,促进机电产品出口256

五、实行沿海发展战略,发展外向型经济259

第四节 全面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259

一、发展和完善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承包制260

二、进行层层承包,进一步健全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268

三、推行承包制的主要成就和问题276

第五节 发展经济联合,组建企业集团280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281

二、组建企业集团286

三、推进企业兼并,优化产业结构293

第六节 发展“三资”企业,加快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的引进298

一、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政策299

二、对外商投资实行特殊政策300

三、外商投资促进了我国企业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304

第七节 推行厂长负责制提高企业领导人员的素质308

一、加快推行厂长负责制,妥善处理党、政、工的关系308

二、厂长两手抓,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311

三、抓紧对管理干部的培训,提高企业领导人员的素质312

第八节 改革、改造、引进、开发加速企业技术进步314

一、深化改革,推进企业技术进步314

二、强调技术改造,加速企业技术进步320

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企业技术进步324

四、加强科技开发工作,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331

第九节 企业管理现代化进一步发展334

一、善始善终地搞好企业整顿,在改革中推进管理现代化334

二、《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草案)为管理现代化指出了方向337

三、开展企业升级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素质341

四、发展企业管理现代化,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343

五、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方法开始涌现349

六、商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管理工作的发展352

第四章 治理整顿时用的企业管理(1988.9~1991)358

第一节 治理整顿,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环境358

一、国家采取坚决措施降低工业增长速度359

二、国有企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360

三、开展双增双节争度困难366

四、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368

第二节 治理整顿,推进企业兼并联合和结构合理化374

一、结合治理整顿,推进企业兼并374

二、鼓励经济联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企业集团377

三、执行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386

第三节 治理整顿中坚持改革,制止效益滑坡389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负担重、效益差缺乏活力390

二、企业经营自主权落实困难392

三、积极采取措施,改善企业外部条件394

四、进行多种形式改革试点,增强企业活力397

五、企业逐步摆脱经济效益滑坡现象403

第四节 扩大改革试点,探索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途径405

一、发展承包经营责任制,进行放开经营的试点406

二、继续完善厂长负责制,落实企业的自主权409

三、认真总结经验,继续搞好各种形式的企业改革试点411

四、开展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415

第五节 坚持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420

一、坚持治理整顿和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工作420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促进改革的发展429

三、开展集约经营,推进技术进步434

四、加强企业现场管理,为优质低耗创造条件441

五、我国推行管理现代化的一个典型——宝钢管理经验的产生和逐步完善445

第六节 治理整顿的成效和问题450

一、治理整顿的成效450

二、治理整顿中存在的问题452

三、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仍是企业改革的主要目标455

第五章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企业管理(1992年起)459

第一节 邓小平南巡讲话与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形成460

第二节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企业管理进入新时期463

一、深化改革,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464

二、建立并完善市场体系,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主要方式466

三、加快经济立法的步伐474

四、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管理476

第三节 全面开展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478

一、企业改革的深入和《转机条例》的颁布478

二、全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工作会议及转换机制先进经验的推广482

三、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489

第四节 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及其运行的规范化496

一、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496

二、1992年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及其规范化498

三、《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的主要内容502

第五节 继续完善承包制并试行税利分流509

一、坚持和完善承包制509

二、税利分流、税后还贷的试点512

第六节 推进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513

一、企业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职工积极性有所提高514

二、三项制度改革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517

第七节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加国际市场竞争518

一、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初步形成518

二、实施浦东开发开放战略,带动长江流域对外开放520

三、海南省开发开放的重大举措521

四、积极准备,迎接“复关”522

五、努力转换经营机制,积极参加国际市场竞争524

第八节 进一步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把企业推向市场530

一、《“八五”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的公布及其主要内容531

二、强化营销机制,把管理推向市场534

三、做好广告宣传,使企业及其产品走向市场536

主要参考书目540

后记5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