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民战争简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民战争简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4894244.jpg)
- 谢天佑,简修炜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11074·474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农民战争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写在前面--我们对农民战争史几个理论问题的意见1
第一章 陈胜、吴广领导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1
一 秦施暴政,民怨沸腾1
二 大泽狂飙7
三 全国反秦斗争形势的高涨11
四 逼近咸阳与革命遭挫13
五 捣毁秦王朝17
六 农民革命的第一块丰碑22
第二章 受“反莽复汉”思想影响的绿林、赤眉起义28
一 世家大族和豪强地主的崛起28
二 王莽倒行逆施34
三 东方义军的胜利与南方义军的发展37
四 舂陵军与农民军的联合41
五 昆阳大捷,直捣长安44
六 王莽政权覆灭后的复杂局面48
七 巨大的功勋,深刻的教训52
第三章 有组织有准备的黄巾起义56
一 农民阶级与世家豪族矛盾的激化56
二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62
三 “八州并发,烟炎绛天”67
四 各地义军继续战斗72
五 对世家豪族斗争的新开端76
一 “东土嚣然,人不堪命”79
第四章 威震东南的东晋末年农民起义79
二 孙恩起兵,席卷三吴86
三 卢循、徐道覆继起92
四 动摇了世家豪族在东南的统治98
第五章 北魏末年各族人民的联合起义102
一 各族人民联合斗争的社会条件102
二 破六韩拔陵首举义旗,六镇各族人民纷纷响应109
三 杜洛周、鲜于修礼奋战河北114
四 西北和山东等地烈火熊熊119
五 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124
第六章 反暴政、反世族的隋末农民起义129
一 “普天之下,莫匪仇雠”129
二 一浪高一浪地推向全国135
三 瓦岗军威震中原139
四 河北大捷,江淮屡胜144
五 隋朝灭亡后的斗争148
六 基本上摧毁了世家豪族势力154
第七章 转战南北的黄巢大起义158
一 均田制的崩溃158
二 万钧雷霆的先声166
三 翻却曹州天下反170
四 唐朝招降政策的破产175
五 兵锋直指南粤177
六 雄师北伐180
七 “冲天香阵透长安”184
八 血染狼虎谷186
九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190
第八章 高举平均主义旗帜的两宋农民起义195
一 租佃关系发展带来的变化195
二 “吾疾贫富不均”202
三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208
四 逼上梁山,劫富济贫”217
五 “等贵贱,均贫富”220
六 红袄军联宋反金抗元的斗争227
七 平均主义思想发展的新阶段231
第九章 带有民族斗争色彩的元末农民起义235
一 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235
二 秘密结社与红巾军起义的爆发240
三 横扫元朝统治腹地246
四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口号的提出与朱元璋的蜕化251
五 民族斗争给予阶级斗争的影响258
第十章 明前、中期的地区性起义263
一 皇庄、官庄的发展与土地的高度集中263
二 卸石棚寨的烽火266
三 第一次佃农与矿工的联合斗争272
四 荆襄流民战封山279
五 “修忽驰骤”的“响马”284
六“山雨欲来风满楼”290
第十一章 波澜壮阔的明末农民大起义291
一 “元气赢然,疽毒并发”291
二 转战陕晋,飞渡黄河303
三 高迎祥壮烈牺牲310
四 张献忠谷城再起315
五 “据河洛取天下”320
六 “均田免粮”325
七 向京师进军331
八 在北京的四十一天335
九 撤出北京之后343
十 空前激烈的较量349
第十二章 清前、中期地区性的农民起义353
一 “海宇升平”的真相353
二 朱一贵领导的台湾人民反封建斗争357
三 此起彼伏的减租抗租斗争362
四 川、楚、陕地区的白莲教起义366
第十三章 以旧式农民战争高峰载入史册的太平天国起义377
一 腐朽的封建王朝与凶恶的侵略者377
二 洪秀全与拜上帝会387
三 从金田起义起定都天京394
四 北伐和西征402
五 太平天国的政权及其内部矛盾的发展变化409
六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内外敌人的全面勾结415
七 为争取革命形势好转而斗争420
八 天京保卫战及其陷落425
九 继往开来的伟业430
后记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