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
  • 邓成珊,周霭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1499X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728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74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血液病学概论与临床3

第一部分 血液病学概论3

第一章 血液病学的范畴及进展3

第一节 现代医学血液学范畴及进展3

第二节 中医血液病学范畴及进展5

第二章 中医血液病学发展史8

第一节 上古至秦汉时期8

第二节 两晋隋唐时代11

第三节 宋金元时代11

第四节 明清时代13

第三章 现代血液病学相关基础理论18

第一节 血细胞的功能18

第二节 血细胞的生成19

第三节 血细胞生成的调节21

第四节 中药对造血细胞的作用22

第四章 中医血液学基础24

第一节 中医血液生理学24

第二节 中医血液病病因病机25

第三节 中医血液病治疗纲要27

第四节 中医血证的治则治法30

第五章 近50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研究血液病概况及展望35

第二部分 血液病学临床各论44

第一章 红细胞疾病44

第一节 缺铁性贫血44

第二节 巨幼细胞性贫血56

第三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63

第四节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77

第五节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84

第六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91

第七节 地中海贫血98

第八节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105

第九节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119

第十节 继发性贫血124

第二章 白细胞疾病136

第一节 急性白血病136

第二节 慢性白血病162

第三节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80

第四节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187

第五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95

第六节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202

第七节 类白血病反应207

第三章 骨髓增生性疾病213

第一节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13

第二节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20

第三节 骨髓纤维化224

第四章 出血性疾病232

第一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32

第二节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43

第三节 过敏性紫癜249

第四节 血友病255

第五节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66

第六节 血小板无力症278

第五章 新生儿血液病282

第一节 早产儿贫血282

第二节 新生儿溶血病285

第三节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91

第四节 先天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96

第五节 雅克什贫血300

第六节 先天性白血病304

第一节 淋巴瘤308

第六章 其他308

第二节 多发性骨髓瘤315

第三节 恶性组织细胞病327

第四节 脾功能亢进331

第五节 电离辐射对造血系统的影响337

第六节 外科手术与血液病340

第七节 妊娠与血液病342

中篇 血液病专题论述351

第一章 中医、免疫与血液病351

第一节 中医与免疫351

第二节 中药与免疫352

第三节 扶正培本与免疫353

第四节 免疫与血液病354

第二章 扶正治疗与血液病357

第三章 活血化瘀与血液病365

第四章 气功疗法与血液病377

第五章 中医食疗与血液病383

第六章 微量元素与造血系统疾病405

第七章 中医对微小残留白血病的治疗411

第八章 血液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416

第一节 白血病研究进展425

第九章 血液病研究进展425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进展430

第三节 紫癜病研究进展434

第四节 白细胞减少症的研究进展459

第十章 血液病常见合并症的防治469

第一节 血液病合并感染的防治469

第二节 血液病合并出血的防治474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480

第四节 白血病化疗毒副作用的防治482

第十一章 中西医结合研究血液病的思路与方法489

第一节 输血疗法493

第十二章 血液病的特殊治疗493

第二节 胎肝制剂505

第三节 骨髓移植510

第四节 干扰素525

第五节 细胞生长调节因子532

下篇 实验室检查及新技术应用543

第一章 血细胞形态及组织化学检查543

第一节 血细胞形态检查543

第二节 血细胞组织化学染色563

第一节 骨髓活检与正常骨髓形态学577

第二章 常见血液病骨髓病理学检查577

第二节 红细胞系统疾病583

第三节 急慢性白血病586

第四节 其他骨髓增生性疾病591

第五节 巨核细胞系统疾病595

第六节 其它淋巴细胞系统疾病597

第七节 其它血液病598

第三章 血细胞超微结构599

二、复钙时间609

一、凝血时间609

第四章 出凝血检查609

三、血浆凝血酶时间610

四、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610

五、凝血酶原消耗试验610

六、凝血酶原时间及其纠正试验611

七、凝血活酶生成试验612

八、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 试验及乙醇胶试验)613

九、纤维蛋白原测定614

十、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测定614

十一、血小板聚集试验615

十二、血小板粘附试验616

第五章 溶血性疾病实验室检查619

一、红细胞脆性试验619

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620

三、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n s Test)621

四、抗人球蛋白试验(改良Coomb s Test)621

五、抗人红细胞IgG试验622

六、糖水试验623

七、酸溶血试验(Ham s Test)623

九、微量补体溶血敏感试验624

八、热溶血试验624

第六章 恶性血液病遗传学检查626

第一节 肿瘤细胞遗传学发展简史626

第二节 恶性血液病染色体改变627

第三节 细胞遗传学技术637

第七章 淋巴细胞亚群及白血病免疫分型测定646

第一节 常用检测方法646

第二节 淋巴细胞亚群测定650

第三节 白血病免疫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651

第八章 血液病的微循环检测660

第九章 造血干细胞培养技术664

第十章 几种仪器在血液病学中的应用668

一、流式细胞仪668

二、血细胞分析仪673

三、血细胞分离机676

四、基因扩增仪(PCR)682

五、程序降温冷冻装置687

附录一 常用方剂索引693

附录二 常用血液病术语英文缩略语706

一、血液学检查715

附录三 与血液病有关的人体检验正常值715

二、免疫学检查718

三、激素检查719

四、骨髓检查722

五、脑脊液检查724

六、血液生化及心、肝、肾功能检查725

七、尿液检查726

八、大便检查727

附录四 主要参考书目7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