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京通史 第3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北京通史 第3卷
  • 曹子西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书店
  • ISBN:7805686396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1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北京通史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契丹的勃兴、建国及其与幽燕的关系4

一、契丹源流及其民族特征4

第一章 契丹族的兴起与辽南京的建立4

二、唐末、五代初的幽州与阿保机建元立国9

第二节 契丹夺取幽州和辽南京的建立16

一、契丹人攻取幽州的策略16

二、石敬瑭割让燕云,契丹升幽州为南京19

第一节 行政区划与人口28

一、建置沿革与隶属州县28

第二章 南京道的概况和契丹对幽燕地区的管理28

二、南京道的人口32

第二节 自然环境34

一、地形、河湖、植被、气候34

二、关隘39

第三节 辽朝因俗而治的政策及南京的行政体制与政权机构46

一、以汉治汉与辽朝的双轨官制46

二、南京的政权机构与职官设置49

三、南京的军事建制及布防54

第一节 府城与皇城59

一、府城方位与里程59

第三章 壮丽的南京(燕京)城59

二、皇城规制与宫室规模62

第二节 街坊、市场与馆舍65

一、街道与坊巷65

二、市场68

三、馆舍69

第三节 风景名胜71

一、城内和近郊的名胜71

二、美丽的延芳淀72

一、赵氏家族在幽燕的复振78

第一节 赵延寿重掌幽燕与契丹人的南进78

第四章 辽初的南京——契丹南境的军事指挥中心78

二、辽晋关系破裂,南京成为攻打南朝的基地81

三、契丹剪灭后晋与赵延寿皇帝梦的破灭84

第二节 幽燕地区的反抗斗争86

一、孙方简兄弟割据狼山86

二、燕将刘晞与安重荣谋攻燕京88

第三节 辽朝内乱,南京从进攻转入防御90

一、世宗朝南京的军事活动与察割之乱90

二、穆宗昏暴,萧海真及李澣谋奔后周92

三、萧思温留守无能,南京政局失控94

第一节 后周攻打燕京的战争98

一、周世宗振兴中原及对幽燕的方略98

第五章 中原政权夺取幽燕的三次大战98

第三节 宋金夹攻,燕京失陷100

二、后周整顿运河以备伐燕100

三、后周夺取三关之地和攻取幽燕之役102

第二节 辽朝中衰时期的南京与宋初对幽燕的策略104

一、宋太祖对幽燕的策略104

二、辽朝的中衰与燕京动乱107

三、“开宝议和”与燕京短暂的和平109

第三节 宋辽高粱河之战111

一、战争的过程111

二、双方胜败原因之分析113

一、承天后整顿朝政与耶律休哥治理南京116

第四节 承天后执政与辽宋雍熙之役116

二、北宋二次伐燕的准备和对辽朝判断的失误120

三、宋人雍熙伐燕123

第六章 辽朝中期南京的兴旺发展及澶渊之盟对幽燕的影响130

第一节 辽宋对峙局面形成,南京逐步走向稳定130

一、辽对宋的战略进攻加强了南京实力,促进生产发展130

二、宋朝塘泊政策及对燕京的影响134

第二节 澶渊之盟及其对辽南京的影响137

一、辽朝发动战争的原因及经过137

二、辽宋双方诚意守约,沿边人民各得其利141

一、从以军事为主变为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城市143

第三节 燕京城市性质的转变与全面发展143

二、从与中原对抗的军事前哨变为南北友好往来的中心146

三、燕京带动辽朝进一步向封建社会转化147

第七章 燕京的豪门大族与辽朝中期幽燕的政治动荡153

第一节 辽南京的豪门大族153

一、南京豪门的形成与特点153

二、幽燕豪门例举156

第二节 辽朝中后期燕京各种势力的争斗及政治动荡171

一、燕京汉族大地主与契丹贵族的矛盾斗争及辽宋边界纠纷171

二、各种政治势力对幽燕的争夺和辽南京的衰落177

第三节 辽南京的农民起义184

一、王氏起义185

二、李宜儿起义186

三、杨从起义187

四、董庞儿(董才)起义187

第八章 宋金夹攻燕京和短暂的北辽政权190

第一节 金人起兵与宋金海上之盟190

一、天祚帝的腐败统治与女真的兴起190

二、马植奔宋提出宋金夹攻之议192

三、宋金海上之盟195

第二节 燕京的北辽政权196

一、天祚帝西逃与耶律淳在燕京称帝196

二、燕京小朝廷的腐败与内讧198

一、宋军初战败北200

二、燕京内乱,郭药师降宋202

三、宋人再度攻燕京失利204

四、金兵克燕京205

第九章 辽朝对南京的经济政策与制度209

第一节 土地占有形式与劳动者的身份209

一、土地的占有、兼并与买卖209

二、各种身份的劳动者212

一、租税的种类与轻重217

第二节 租税与差役217

二、差役221

第三节 辽南京的经济结构及辽朝对幽燕地区的经济政策223

一、以农业为主的混合经济结构223

二、辽朝鼓励南京农业发展的各种措施225

第四节 辽南京的寺院经济229

一、燕京寺院经济发达的原因229

二、燕京寺院经济情况及其特点232

第十章 辽南京的经济发展236

第一节 农、林、牧、渔、猎236

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和丰富的农产品236

二、林木、果品、蔬菜与园艺239

三、畜牧和渔猎241

第二节 各种手工业的发展243

一、丝织业244

二、瓷器制造246

三、煮盐业248

四、冶炼249

五、造船业249

六、印刷和造纸业250

第三节 商业贸易252

一、燕京的市场和辽朝国内贸易252

二、辽宋贸易与沿边榷场254

三、货币流通257

第四节 交通运输259

一、通往各地的交通线和宋人使辽驿站259

二、萧太后运粮河及海运262

第十一章 辽南京的宗教266

第一节 佛教的兴盛及原因266

一、佛教盛况266

二、辽南京佛教兴盛的原因270

第二节 主要寺院及其佛教建筑272

一、城区的寺院272

二、郊区寺院275

三、蓟州独乐寺和盘山辽代佛教遗存278

第三节 辽代房山石经的续造280

一、辽代云居寺及石经的勘刻280

二、房山石经的价值283

第四节 辽南京的刻经业与“契丹藏”284

一、应县木塔的文物发现与燕京刻经284

二、珍贵的“契丹藏”287

第五节 其他宗教289

一、道教290

二、萨满教291

三、伊斯兰教292

第十二章 辽南京文化发展与辽宋文化交流296

第一节 儒学与科举296

一、儒学296

二、科举299

第二节 著名学者及著述302

一、史学家及其作品302

二、文学家及其作品304

三、音韵学、文字学及其他306

第三节 艺术及艺术家308

一、音乐、舞蹈309

二、杂剧311

三、绘画312

第四节 南北文化交流中心的形成317

一、文化交流的各种渠道317

二、城内的书肆与图书文籍的交流319

第十三章 辽南京的社会生活习俗与民族融合326

第一节 契丹的“捺钵文化”及其对燕京社会生活的影响326

一、捺钵文化326

二、燕京的宫廷生活与郊野行帐329

三、汉族的田园生活与契丹的牛马车帐331

一、契丹与汉族的通婚情况333

第二节 燕京地区的婚俗、彝俗与民族融合333

二、契丹婚俗对燕京地区的影响335

三、葬俗338

第三节 服饰、发式与饮食卫生340

一、眼饰与发式340

二、饮食344

三、卫生保健346

四、日用器具347

第四节 辽南京的岁时节俗、体育活动及民间娱乐348

一、岁时节日349

二、体育活动与竞技35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