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体发展医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体发展医学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887326.jpg)
- 曾雁鸣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441207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1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体发展医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1 提出“人体发展医学”的背景1
1.1 临床诊断的误区1
1.2 治疗及用药的狭隘性3
1.3 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间的格拒5
2 人体发展医学——临床医学新概念5
第二章 疾病阶段论8
1 健康与疾病8
1.1 西方健康与疾病观8
1.2 中医学传统的健康与疾病观9
1.3 现代健康与疾病观10
2 体质与疾病11
2.1 体质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11
2.2 体质的形成因素12
2.3 体质对疾病的影响14
3 病因与疾病16
3.1 现代医学对病因的认识16
3.2 中医对病因与疾病的认识21
4 疾病的阶段论23
4.1 西医疾病阶段性划分及其意义23
4.2 中医疾病阶段论思想25
5 病程干预论40
5.1 病程干预的方式40
5.2 病程干预的手段41
5.3 病程干预的时机42
6. 康复阶段论45
6.1 康复医学概述45
6.2 康复阶段论——阶段康复45
第三章 空间预留论49
1 空间预留论的提出及意义49
1.1 时间与空间的哲学含义及其在医学发展中的指导作用49
1.2 人体生命活动的时间变化及其相应空间对治疗的意义50
1.3 人体病理转变的时间变化及其相应空间对治疗的意义51
1.4 中医证候空间54
1.5 药物作用的时间及其相应空间对治疗的意义56
1.6 空间预留论及其提出的依据60
1.7 空间预留论的空间分类63
1.8 空间预留提出之意义65
2 基础医学时空观65
2.1 生命体、疾病与治疗时空观66
2.2 药物资源与开发时空观73
3 临床医学时空观78
3.1 临床时间观78
3.2 临床时间观与空间预留论80
3.3 年龄与时间预留82
3.4 性别与空间预留83
3.5 病种时空预留84
3.6 时空预留与医生用药水平的关系86
4 临床用药空间论88
4.1 药物品种选择与空间预留88
4.2 药物剂量调整与空间预留90
4.3 用药方式变化与空间预留91
4.4 用药合理性、准确性与空间预留93
4.5 中医“治未病”思想与空间预留95
4.6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96
第四章 多维治疗论99
1 点性治疗论99
1.1 点性治疗的对象99
1.2 正确对待点性治疗法100
2 线性治疗论101
2.1 线性发病的病因101
2.2 线性发病机制及表现102
2.3 中医对线性治疗的认识102
3 面性治疗论103
3.1 面性发病机理103
3.2 面性理论与多维理论的关系104
3.3 中医的多维治疗观105
4 多维治疗观105
4.1 生物医学模式的多维发病学及其多维治疗论106
4.2 生物—心理—社会三维医学模式及其多维治疗论110
4.3 中医多维医学模式及其多维治疗论113
第五章 药物配伍变化——药效互动论116
1 药效互动论的提出116
2 互生论118
2.1 含义118
2.2 药效互生机理120
3 互补论123
4 互制论124
4.1 药效学上的互制作用125
4.2 药代学上的互制作用125
5 互克论127
5.1 药效学上的互克作用127
5.2 药代学上的互克作用128
5.3 配伍禁忌130
6 宿居论131
6.1 现代医学宿居论基础131
6.2 传统医学宿居论基础131
6.3 宿居论的提出及意义132
7 中药的“七情”134
7.1 中药“七情”的含义134
7.2 中药“七情”在中西药合用中的指导意义135
8 结语136
第六章 复合治疗论138
1 中医治疗学基础139
1.1 中医治则基本内容140
1.2 中医治疗手段150
1.3 中医综合治疗论154
2 西医治疗学简述156
2.1 内科治疗157
2.2 外科治疗158
2.3 其他治疗158
3 复合治疗论与多维治疗论的关系159
第七章 药品与毒品——药品有色论160
1 药品有色论的提出160
1.1 绿色药品161
1.2 黑色药品163
1.3 灰色药品164
2 复方药品有色论165
2.1 中药复方制剂有色观165
2.2 中西药复方制剂有色观166
2.3 西药复方制剂有色观166
3 有色药品转化论167
3.1 炮制转化论167
3.2 制剂转化论168
第八章 结构用药论170
1 结构用药论的形成171
1.1 临床用药现状171
1.2 疗效与药物不良反应173
1.3 结构用药论的内涵176
2 结构用药论的基本要素177
3 结构用药模式179
3.1 绿色用药模式179
3.2 绿灰用药模式180
3.3 绿黑用药模式182
3.4 绿灰黑用药模式183
3.5 灰色用药模式184
3.6 灰黑用药模式185
3.7 黑色用药模式186
4 合理用药187
4.1 西药的合理使用187
4.2 中药的合理使用191
4.3 中西医结合合理用药193
5 结语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