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3/34885435.jpg)
- 陈立官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15038·教161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油气田地下地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钻井地质1
第一节 探井地质录井1
一 岩心录井1
二 岩屑录井5
三 钻时录井8
四 泥浆录井9
五 气测井14
第二节 中途测试及其资料的定性分析17
一 简易中途测试法17
二 带取样器和压力计的钻杆测试18
第三节 完井过程中的地质工作23
一 固井23
二 完井25
一 编制完井总结图27
第四节 完井总结图与完井报告的编制27
二 完井地质报告28
第二章 油、气、水层的判断29
第一节 砂泥岩剖面中油、气、水层的判断30
一 划分渗透层30
二 判断油、气、水层30
三 典型油、气、水层实例30
四 疑难层的分析33
一 划分渗透层34
第二节 膏盐剖面中油、水层的判断34
二 判别油、水层35
第三节 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识别35
一 低电阻串油(气)层形成的地质条件36
二 低电阻串油(气)层的识别方法40
第四节 碳酸盐岩剖面中裂缝性油、气层的识别44
一 裂缝(包括溶洞)性渗透层段的地质录井特征44
二 裂缝性渗透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反映45
三 油、气、水层的大体推断46
四 用测井曲线反映裂缝的新进展55
第五节 油、气、水层的定量判别58
一 用两组判别分析划分油、水层59
二 用多组逐步判别划分不同产能的气层60
第三章 钻井地质剖面的对比和地层特性的研究方法63
第一节 地层对比63
一 地层对比的依据和方法综述63
二 地层对比的步骤(以岩性法为例)64
三 地层层序的建立65
第二节 复杂地层条件下的地层对比(岩相对比)68
一 利用自然电位曲线解释沉积环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69
二 不同沉积相带的自然电位曲线特征71
三 地层相剖面的对比及时间地层单元的确立82
第三节 地层特性的研究方法84
一 地层厚度的研究与应用84
二 岩相图的编制与应用85
三 不整合的研究及古地质图的编制88
第四节 油层对比和油层特性研究90
一 油层细分与对比的原则和方法90
二 油层特性的研究方法98
第四章 油(气)田地下构造的研究101
第一节 用单井倾斜测井资料研究地下构造和褶皱要素101
一 确定井孔剖面的地层产状101
二 判断地下构造的偏移方向102
三 七种构造的识别方法102
第二节 断层108
一 井下断层的识别108
二 断点组合110
三 断层面图的编制与应用112
四 同生断层发育时期与活动强度的分析112
五 断层封闭性的研究115
二 斜井和弯曲井的井身投影121
一 剖面位置的选择与井位校正121
第三节 油(气)田地质剖面图的编制与应用121
三 绘制地质剖面图的步骤124
四 油(气)田地质剖面图的应用124
第四节 油(气)田构造图的编制与应用125
一 编制构造图的准备工作125
二 编制地下构造图的方法126
三 地下构造图的应用130
四 表征地下构造的其它图件131
第五节 地下古构造的研究方法133
一 岩性、岩相分析法134
二 沉积间断分析法134
三 构造形态分析法134
四 厚度分析法135
第六节 趋势面分析在研究地下构造与油气关系上的应用137
二 利用趋势面分析寻找岩性—构造油气藏138
一 利用趋势面分析寻找有利油气储集构造138
三 利用趋势面分析研究地下断层分布情况140
第五章 储层研究142
第一节 各类储集岩的基本特征142
一 碎屑岩储层142
二 碳酸盐岩储层145
三 岩浆岩和变质岩储层150
四 页岩储层150
第二节 裂缝性储层151
一 裂缝的成因类型152
二 控制裂缝发育的因素152
三 地下裂缝的研究方法156
第三节 储层非均质的研究方法160
第四节 储层参数间定量关系的探讨163
一 储油物性参数间的统计关系163
二 粒度、胶结物和含量盐等因素对孔隙度的制约163
四 孔隙结构的首要参数及其预测164
三 孔隙结构参数间的统计关系164
第六章 地层压力和地层温度的研究166
第一节 原始地层压力及其在油气藏中的分布166
一 有关地层压力的概念166
二 原始地层压力在油气藏中的分布167
三 原始地层压力的来源169
四 利用原始地层压力预测气—水、油—水界面169
第二节 异常地层压力171
一 异常地层压力的概念172
二 超压(高异常地层压力)形成的机理173
三 产生超压的地质条件175
四 超压层的预测方法178
五 超压与油气田地质、勘探和开发182
第三节 地层温度185
一 地温梯度与地温级度186
二 地温与油气分布的关系186
一 工业油气流的标准189
第七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计算方法189
第一节 工业油气流标准和储量分级189
二 油气储量分级190
第二节 容积法191
一 石油的储量计算191
二 天然气的储量计算198
第三节 物质平衡法200
一 物质平衡方程式的建立200
三 超压气藏的储量计算200
第五节 产量递减曲线法200
二 储量参数的确定204
三 有关问题讨论204
第四节 压降法205
一 压降法的原理和公式206
二 压降法的影响因素206
一 产量递减曲线的类型和计算公式209
二 应用实例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