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ORACLE数据库系统应用开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顾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46784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197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ORACLE数据库系统应用开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 论1
1.1 关系数据库的由来1
1.2 关系数据库系统的特点2
1.3 关系数据库技术的新进展6
1.4 主要厂商及数据库产品特点6
1.4.1 几家主导厂商简介6
1.4.2 ORACLE的产品线8
第二章 数据库的存储方式11
2.1 数据库的逻辑载体:表空间11
2.1.1 表空间与数据文件的关系11
2.1.2 设计表空间和数据文件考虑的因素12
2.1.3 表空间的操作13
2.2 表空间的逻辑构成:段、区间和数据块15
2.2.1 段、区间和数据块之间的关系15
2.2.2 数据块16
2.2.3 区间和段17
2.3 存储参数的选择17
2.3.1 存储参数17
2.3.2 一次到位原则18
第三章 数据表示与查询(表和视图)21
3.1 数据类型21
3.1.1 数据库中的主要数据类型21
3.1.2 关于数据类型的ANSI标准24
3.1.3 数据类型的转换25
3.2 表26
3.2.1 表的存储方式26
3.2.2 空值和缺省值27
3.2.3 管理表的SQL语句27
3.3 查询语句及表达式、函数29
3.3.1 SQL的查询语句概述29
3.3.2 运算符和表达式30
3.3.3 函数32
3.4 查询的基本技术与条件36
3.4.1 查询三要素36
3.4.2 表达式的组织和应用36
3.4.3 查询输出顺序37
3.4.4 聚组函数的计算过程38
3.4.5 暂存段40
3.5 视图41
3.5.1 视图与表的关系41
3.5.2 视图的操作和特点41
3.5.3 视图上的查询42
第四章 数据表示与查询(索引和聚簇)44
4.1 索引44
4.1.1 索引的概念44
4.1.2 索引的操作45
4.1.3 应用索引提高效率48
4.2 连接52
4.2.1 表连接的概念与分类52
4.2.2 连接优化原则54
4.2.3 连接模型分析56
4.3 聚簇57
4.3.1 聚簇的概念57
4.3.2 聚族空间需求计算58
4.3.3 聚簇操作60
4.4 HASH簇存储61
4.4.1 HASH簇的概念61
4.4.2 HASH簇操作62
4.4.3 HASH函数64
第五章 数据完整性66
5.1 数据的完整性概念66
5.1.1 数据完整性及基本实现方法66
5.1.2 单一表上的完整性模型67
5.1.3 参照完整性模型70
5.2 数据完整性的定义方法73
5.2.1 相关的SQL语句73
5.2.2 增加和删除约束定义76
5.2.3 对数据完整性约束的控制78
5.3 数据输入设计81
5.3.1 减少错误数据输入81
5.3.2 减少输入操作量83
第六章 动态存储与进程管理85
6.1 动态存储85
6.1.1 动态存储结构85
6.1.2 系统全局区和程序全局区86
6.2 进程管理88
6.2.1 例程与进程结构88
6.2.2 后台进程91
6.2.3 多线索结构93
6.2.4 程序接口94
6.3 SQL语句处理95
6.3.1 SQL指针95
6.3.2 SQL语句的处理阶段96
6.4 数据库与例程管理98
6.4.1 启动与关闭的概念98
6.4.2 启动例程和数据库99
6.4.3 初始化参数文件100
6.4.4 关闭例程和数据库101
第七章 事务控制103
7.1 回退段结构103
7.1.1 回退段的作用103
7.1.2 回退段的区间分配104
7.1.3 回退段的状态105
7.1.4 创建回退段的原则106
7.2 提交与回退109
7.2.1 事务定义109
7.2.2 事务控制语句110
7.3 两阶段提交112
7.3.1 两阶段提交的概念112
7.3.2 会话树114
7.3.3 事务级容错分析117
第八章 数据并发性121
8.1 数据并发性和一致性121
8.1.1 基本概念121
8.1.2 基本控制方法123
8.1.3 用回退段保证读一致性124
8.2 数据锁126
8.2.1 数据锁的类型126
8.2.2 数据锁的操作特点128
8.3 字典锁和内部锁129
8.3.1 字典锁129
8.3.2 内部锁130
8.4 改善数据并发性131
8.4.1 按约定顺序封锁表131
8.4.2 行级封锁中的问题133
8.4.3 减少封锁时间的方法135
第九章 数据库系统的可靠性137
9.1 故障类型与基本对策137
9.1.1 故障类型137
9.1.2 前卷与回退138
9.1.3 故障的基本对策139
9.2 日志文件140
9.2.1 日志文件工作方式140
9.2.2 检查点141
9.2.3 日志文件与检查点的优化142
9.2.4 日志文件操作143
9.3 数据冗余保存144
9.3.1 在归档方式下的日志数据144
9.3.2 影像备份145
9.3.3 卸出和装入147
9.4 介质故障恢复过程148
9.4.1 恢复SYSTEM以外的表空间148
9.4.2 日志文件和控制文件的恢复150
9.4.3 共享磁盘系统的备份和恢复151
第十章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153
10.1 用户管理153
10.1.1 用户分类153
10.1.2 用户的权限管理155
10.1.3 用户管理156
10.1.4 系统权限和对象权限157
10.1.5 角色管理158
10.2 资源管理159
10.2.1 资源限制文件159
10.2.2 资源限制文件的用途160
10.3 数据库访问的安全性162
10.3.1 三种基本访问角色162
10.3.2 数据库用户的创建与删除165
10.3.3 数据库访问的审计166
10.4 数据库对象的安全性167
10.4.1 访问表中的数据167
10.4.2 审计数据库对象168
10.4.3 统计数据库中的数据安全性169
第十一章 数据库系统的网络平台172
11.1 网络设备与硬件172
11.1.1 基本网络设备:网卡172
11.1.2 基本拓扑结构174
11.1.3 扩充网络的范围176
11.1.4 平衡网络传送能力177
11.1.5 高速网络平台180
11.2 网络设计180
11.2.1 网络性能需求180
11.2.2 合理划分网段181
11.3 影响网络平台的因素183
11.3.1 运行管理的影响183
11.3.2 应用设计的影响184
11.3.3 数据库系统软件的影响186
第十二章 数据库服务器的硬件平台188
12.1 中央处理器188
12.1.1 比较标准188
12.1.2 技术特征189
12.2 体系结构190
12.2.1 总线190
12.2.2 多机并行结构191
12.3 内存192
12.3.1 容错能力192
12.3.2 容量193
12.4 硬盘子系统195
12.4.1 硬盘配置195
12.4.2 硬盘冗余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