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 跨世纪的社会经济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 跨世纪的社会经济工程
  • 辜胜阻,简新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19175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42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 跨世纪的社会经济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篇 人口流动与迁移3

第一章 人口流迁的国际经验3

一、人口流迁的动因4

二、人口流迁的步骤8

三、人口流迁的规律11

四、人口流迁的作用和后果15

第二章 当代中国的人口流迁22

一、当代中国人口流迁的原因23

二、当代中国人口流迁的部门流向27

三、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模式31

四、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类型35

五、当代中国人口迁移的选择性45

第三章 中国人口流动与就业49

一、流迁人口的就业状况50

二、流迁人口的就业观55

第四章 中国人口流动与人口控制62

一、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构成特征63

二、流动人口的生育状况66

三、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71

第五章 中国人口流迁的地区差异80

一、人口迁移流向和流动率的地区差异81

二、人口迁移原因的地区差异84

三、迁移人口就业的地区差异89

第六章 中国90年代最大的工程性人口迁移——三峡移民92

一、工程性人口迁移的特殊性及其教训93

二、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的大争论95

三、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的涵义及其运作100

第二篇 农业现代化与非农化和城镇化111

第七章 农业现代化与非农化和城镇化的国际经验111

一、农业发展是非农化和城镇化的根本前提112

二、非农化的两种模式116

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非农化各具特色120

四、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土地制度制约城镇化128

五、城镇化的两条道路132

六、城镇化促进农业现代化137

第八章 中国的农业发展与非农化140

一、中国的农业商品化与非农化141

二、中国的食物生产与非农化144

三、中国的农业开发与非农化150

第九章 中国农业的兼业经营和规模经营与非农化156

一、中国农业的兼业经营与非农化157

二、中国农业的规模经营与非农化163

第十章 中国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与非农化173

一、中国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174

二、中国非农化的模式和趋势181

三、二元结构条件下非农化的对策186

第十一章 中国的非农化和城镇化191

一、中国城镇化的滞后性192

二、中国城、镇、乡的非农化及其特征200

三、中国的农村非农化和城镇化212

第十二章 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城镇化220

一、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历史回顾221

二、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相互制约关系225

三、实现城镇化与农业发展良性循环的对策229

第三篇 工业化与城镇化235

第十三章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国际经验235

一、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加速器236

二、工业化战略模式制约城镇化的发展244

三、工业化发展程度决定城镇化的特点247

四、城镇化促进工业化251

五、城镇化可能产生“城市病”253

六、高度工业化引起逆城市化趋势257

第十四章 当代中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260

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度量及其关系261

二、中国工业化的进程263

三、中国城镇化的历史分期265

四、中国城镇化的特点271

第十五章 中国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277

一、第三产业的类型及其发展278

二、城市第三产业的特点280

三、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285

四、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方向289

第十六章 中国农村城镇化和“城镇农村化”294

一、中国农村城镇化295

二、中国“城镇农村化”305

第十七章 中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区域发展模式308

一、三大地带之间城镇化的差异309

二、30个省、区、市的城镇化差异312

三、中国城镇化区域发展的模式320

第十八章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与城镇化328

一、城市基础设施与城镇化的关系329

二、城镇基础设施滞后的现状及原因332

第四篇 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战略337

第十九章 人口流动与城镇化337

一、农村人口向城镇流迁与城镇化338

二、城镇化过程中迁移人口的特征341

三、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的流量与流向347

第二十章 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355

一、人口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要条件356

二、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360

三、人口流动对社会稳定的双重作用362

第二十一章 中国城镇化的理论和发展观366

一、城镇化与工业化、现代化的协调性和同步性367

二、城镇化发动主体的多元化和制度创新373

三、城镇化发展的规模效益和分工效益376

四、城镇化的非平衡发展观379

第二十二章 中国人口流动的合理化和对策383

一、人口流动的合理化384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渠道及其合理化386

三、引导人口合理流动的对策390

第二十三章 中国城镇化的道路398

一、中国城镇化的原则399

二、中国二元城镇化的战略402

三、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对策409

四、中国城镇化的预测和前景展望413

后记4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