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政金融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朱晓青,高小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 ISBN:7800583724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11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财政金融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财政总论1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和发展1
一、财政的产生1
二、财政的发展2
三、财政及其特征8
第二节 财政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11
一、财政与社会再生产诸环节 的关系11
二、社会主义财政如何参与社会产品分配16
三、财政分配在社会总产品分配中的地位18
第三节 财政的职能19
一、调节分配关系职能19
二、资源配置职能20
三、稳定经济职能21
第二章 财政收入23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构成和形式23
一、财政收入的经济构成23
二、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26
三、财政收入的形式28
第二节 财政收入的真实性问题30
一、虚假性财政收入产生的原因30
二、解决虚假性财政收入的对策31
第三节 组织财政收入的原则32
一、自力更生为主,利用外资为辅的原则32
二、发展经济,广开财源的原则33
三、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三者物质利益的原则34
第四节 税收收入35
一、税收的概念35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38
三、税收的职能39
四、税收的作用41
第五节 债务收入和国有资产收入45
一、债务收入45
二、国有资产收入47
第三章 税收制度53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53
一、纳税人53
二、课税对象55
三、税率56
四、纳税环节60
五、纳税期限61
六、减税免税61
七、违章处理63
第二节 流转额课税65
一、增值税65
二、消费税67
三、营业税68
四、城市维护建设税69
五、关税69
第三节 收益(所得)额课税71
一、企业所得税72
二、个人所得税72
三、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74
四、农(牧)业税76
第四节 资源、财产、行为及其他课税78
一、资源税79
二、土地增值税79
三、城镇土地使用税80
四、房产税81
五、契税81
六、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82
七、印花税83
八、车船使用税84
第四章 财政支出85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与形式85
一、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的分类85
二、财政支出的形式89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原则90
一、量入为出原则91
二、优化支出结构原则92
三、效益原则93
第三节 经济建设支出94
一、固定资产投资支出94
二、支援农业支出103
第四节 文教行政等支出108
一、文教行政支出108
二、社会保障支出113
三、财政补贴支出116
第五章 国家预算121
第一节 国家预算的分类和组成121
一、国家预算的概念121
二、国家预算的分类122
三、预算年度126
四、国家预算的组成126
第二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127
一、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与实质127
二、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128
三、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原则130
四、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133
五、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形式137
六、我国现行预算管理体制140
第三节 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和决算142
一、国家预算的编制142
二、国家预算的执行147
三、国家决算150
第六章 货币、信用和金融工具153
第一节 货币和货币流通规律153
一、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53
二、货币的形态和种类154
三、货币的广义概念和层次划分156
四、货币流通规律159
第二节 信用和信用形式162
一、信用的概念162
二、信用存在的基础和职能作用164
三、信用形式166
第三节 利息和利率172
一、利息的概念和作用172
二、利率及其制订依据173
第四节 金融工具179
一、金融工具的概念和种类179
二、支票、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和信用卡181
三、债券184
四、股票188
第七章 银行和金融体系构成193
第一节 银行的产生和金融体系的构成193
一、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93
二、金融体系的构成194
三、我国金融体系的建立和演变196
第二节 商业银行及其业务和管理200
一、商业银行的特征200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202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203
四、商业银行的业务205
五、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和资产负债管理215
六、目前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简介219
第三节 中央银行及其职能和调控手段223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及其特性223
二、中央银行前职能224
三、中央银行的货币调控手段225
四、中央银行的资产与负债228
五、我国中央银行简介229
第四节 银行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31
一、银行的地位231
二、银行的作用233
第八章 金融市场237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特点、种类和形成237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237
二、金融市场的特点230
三、金融市场的种类239
四、金融市场的作用241
五、金融市场的形成242
第二节 货币市场244
一、票据贴现市场244
二、拆借市场244
三、大额存单市场246
四、短期债券市场246
第三节 资本市场247
一、证券市场概述247
二、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情况255
三、中长期信贷市场260
第四节 外汇、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261
一、国际收支、外汇和汇率261
二、外汇市场267
三、黄金市场269
第九章 货币供求和货币流通稳定271
第一节 货币流通的形式与渠道271
一、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271
二、货币流通的形式272
三、货币流通的渠道273
第二节 货币的需求276
一、货币流通量与货币需求量276
二、货币需求量的因素分析277
三、货币需求量的测算方法284
四、货币容纳量弹性286
第三节 货币的供给287
一、银行是货币供给的“闸口”287
二、货币供给的过程288
三、制约货币供给量的因素295
第四节 货币流通的稳定297
一、衡量货币流通状况的标志297
二、通货膨胀299
三、货币政策305
四、保持货币流通稳定的条件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