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理论的轨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理论的轨迹
  • 洪远朋,王克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7205021111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691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7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理论的轨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经济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

第一节 经济理论的产生和演变1

“经济”的含义1

“经济学”的起源2

政治经济学的出现3

经济理论的综合与分化4

经济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科学体系6

第二节 经济科学的现状及其分类7

资产阶级经济学和无产阶级经济学8

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10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11

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13

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15

第三节 经济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16

经济科学的内部深化16

经济科学的边缘交叉18

经济科学的多层次综合20

第四节 社会主义需要建立综合经济学23

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综合经济学23

社会主义综合经济学是怎样一门学科25

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综合经济学28

第二章 价值理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价格形成32

第一节 马克思以前的价值理论32

中国古代价格思想32

外国古代价格思想33

供求决定价值论34

生产费用论35

效用价值论36

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37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38

科学的、完整的劳动价值论38

价值转形理论40

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贡献41

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价格理论42

第三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47

边际效用价值论47

均衡价值论48

垄断价格理论50

“创新”价值论50

知识价值论51

怎样正确对待西方价值价格理论52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和价格形成54

对社会主义价值规律的认识过程54

对社会主义几种主要价格形成理论的简评57

对我国社会主义价格形成的管见61

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65

第三章 货币理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货币理论的争鸣与展望68

第一节 马克思以前的货币理论68

金属主义货币论68

名目主义货币论70

纸币和信用货币理论71

货币数量说的古典形式73

小资产阶级的货币理论7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77

货币的本质77

货币的职能78

货币形态的演变及其趋势80

信用制度下的货币运动81

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83

货币和银行准备金83

货币、信用和危机84

对社会主义货币认识上的“根本改变”86

第三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货币理论88

新历史学派的货币固定论89

现代货币数量说90

货币的累积过程理论94

中立的货币理论95

货币理论的“所谓凯恩斯革命”97

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论99

金融资产选择理论101

货币增长理论104

第四节 社会主义货币理论的争鸣与展望107

社会主义货币的必要性及其性质107

关于纸币的价值基础问题109

关于货币流通规律问题111

宏观货币调控的讨论和政策选择115

货币理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17

重商主义的商业资本观118

第四章 资本理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资金理论118

第一节 马克思以前的资本理论118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资本理论119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资本理论12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理论127

资本的产生127

资本的定义128

资本的构成130

资本的形式132

资本的分类132

垄断资本理论134

第三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资本理论136

庞巴维克的获利资本说136

克拉克的资本边际生产力论138

马歇尔的两重资本观139

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论140

希克斯的资本积累论141

萨缪尔逊的资本净生产率论142

罗宾逊的资本积累论143

“人民资本主义”的人民资本论144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145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资金理论146

关于社会主义资金的不同理论观点147

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资金问题152

社会主义资金理论新的探讨156

第一节 马克思以前的社会再生产理论159

第五章 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类型和实质159

魁奈《经济表》的贡献和局限性161

斯密的前进和倒退16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66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形成166

康替龙的社会再生产理论169

马克思对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贡献170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丰富和发展185

第三节 马克思以后的社会再生产理论191

杜冈·巴拉诺夫斯基的社会再生产理论192

罗莎·卢森堡的社会再生产理论193

列昂节夫的“投入——产出”分析194

哈罗德——多玛经济增长论197

“斯旺——索洛”的增长理论198

卡尔多的“新剑桥”增长理论198

均衡增长理论199

“非均衡增长”理论200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201

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争鸣的简单回顾201

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实质203

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类型204

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形式206

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两大规律209

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尚待进一步深入讨论的问题211

第一节 马克思以前的经济周期理论213

中国古代的经济周期思想213

第六章 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经济周期问题213

经济危机思想的萌芽214

供给创造需求的无危机论215

消费不足的危机理论217

第二节 马克思的经济周期理论22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周期性的221

周期性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222

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224

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225

周期性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矛盾226

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对经济周期理论的贡献227

评资产阶级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周期理论的责难229

自然因素周期理论231

第三节 现代西方经济周期理论231

货币信用周期理论232

投资过度周期理论234

创新周期理论236

心理周期理论238

政治因素周期理论240

非线性函数周期理论242

乘数 加速数周期理论243

长短波周期理论246

第四节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周期问题249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观点249

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原因252

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255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思想家的就业思想258

第七章 就业理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就业258

第一节 马克思以前的就业思想258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就业理论264

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就业理论266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就业理论268

庸俗政治经济学的就业理论26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就业理论272

劳动形式的历史性和就业制度的实质272

资本主义制度的劳动就业273

社会主义制度的劳动就业276

共产主义制度下劳动将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278

庸俗的充分就业理论279

第三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的就业理论279

有效需求的充分就业理论280

长期预算平衡的充分就业理论285

稳定增长的充分就业理论288

长期稳定增长的充分就业理论289

货币主义的就业理论29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就业理论295

社会主义社会的就业目标295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的流动形式和就业制度298

社会主义劳动制度299

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300

第八章 人口理论发展和社会主义人口问题303

第一节 马克思以前的人口思想303

鼓励人口增殖的思想304

人口与财富306

人口与土地307

人口质量的提出308

适度人口思想309

人口需求与资本310

过剩人口论311

人口纯自然增长规律31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315

人口的社会性质315

“两种生产”相适应论317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规律318

人口与社会发展320

人口要有计划发展320

人口控制思想322

第三节 现代西方人口理论323

长期停滞论324

生育经济决策论325

人口经济增长长波论327

人口投资论328

现代适度人口论329

人口压力论331

人口推力论332

第四节 社会主义人口问题336

计划人口是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336

人口与经济发展339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342

第九章 分配理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商品型按劳分配345

第一节 马克思以前的分配思想345

奴隶社会思想家的分配思想345

封建社会思想家的分配思想347

重农学派的纯产品分配思想351

古典经济学派的分配理论352

小资产阶级的公平分配理论357

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359

庸俗经济学的分配理论36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369

分配一般的理论369

资本主义制度的分配371

社会主义制度的分配373

共产主义制度的分配376

列宁对分配理论的新贡献376

第三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378

时差利息的分配理论379

边际生产力的分配理论380

四位一体的国民收入分配理论383

福利经济学收入均等的分配理论38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商品型按劳分配的理论387

产品型按劳分配的弊端387

商品型按劳分配的产生及其特点388

商品型按劳分配需要进一步研究391

生活资料价值工资理论393

第十章 工资理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工资的实质、水平和形式39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工资理论393

维持生存工资理论395

二元工资理论395

劳动力价值工资论397

工资——劳动对偶论399

工资基金理论40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工资理论404

工资的实质404

工资形式405

工资水平407

工资的国民差异410

对未来社会分配原则的几点启示411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工资理论的发展412

斯大林对马克思工资理论的贡献415

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工资理论的发展418

第三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工资理论421

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421

集体交涉工资理论425

复合工资理论431

第四节 社会主义工资理论434

关于社会主义的工资实质434

关干社会主义的工资水平436

关于社会主义工资的形式439

第一节 马克思以前的利润理论443

古代中国的利润思想443

第十一章 利润理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利润理论研究443

古代西欧的利润思想446

重商主义的“让渡利润”说447

古典经济学的利润理论448

小资产阶级的利润理论453

空想社会主义的利润理论454

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利润理论45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利润理论459

剩余价值科学范畴的确定459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461

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463

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464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465

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467

垄断利润468

第三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利润理论470

无利润常态理论470

“时差利息”说470

“边际资本利息”论、“过渡性”利润论472

“管理工资”说472

“创新补偿”说473

工人与资本家分享“剩余”说47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利润理论研究476

运用什么范畴476

利润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地位480

社会主义平均利润率482

提高社会主义利润率的途径485

第十二章 利息理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的利率杠杆作用486

第一节 马克思以前的利息理论486

反自然的利息理论486

官办高利贷及其理论489

货币租金论491

利息是承担风险的报酬492

关于利息率和货币数量的关系493

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494

利息是对资本使用权的支付495

利息率和利润率的关系496

利息是资本收入497

利息是延期消费的报酬497

利息是对商品价格的加价498

第二节 马克思的利息理论499

利息是资本商品的价格499

决定利息率的各种因素501

利息率和虚拟资本运动504

高利贷资本增殖的特点506

第三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利息理论507

时差利息论507

利息和资本边际生产率509

均衡利息论510

自然利率和经济波动511

利息是放弃货币流动性的报酬513

新古典利率理论514

IS—LM分析的利率理论515

第四节 我国利率体制的改革与理论探讨518

利率对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519

负利率和零利率对经济的不利影响520

提高利率和调整利率结构521

如何建立合理的利率结构体系522

发挥利率杠杆作用必须具备的外部条件523

第十三章 地租理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地租理论的探索526

第一节 马克思以前的地租理论526

中国封建地租思想526

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的形成529

地租就是剩余价值说530

地租是使用土地的价格531

地租来自产品价值说532

土地创造地租论533

级差地租理论533

绝对地租理论534

土地价格理论536

第二节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537

地租是一种超额利润537

对级差地租理沦的发展538

绝对地租理论创立的贡献541

垄断地租理论543

土地价格理论的贡献544

对未来社会地租问题的预测545

第三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546

土地生产率报酬论547

土地的供求决定地租548

土地的影子价格551

第四节 社会主义地租理论553

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理论的最初探讨553

级差地租理论认识上的发展555

绝对地租理论最初探讨555

否认绝对地租的原因和新观点的提出557

尚须深入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559

第十四章 消费理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消费理论561

第一节 马克思以前的消费理论561

中国古代的消费思想561

古希腊和重商主义的消费思想563

古典经济学家的消费思想565

庸俗经济学家的消费思想57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572

马克思恩格斯的消费学说572

列宁斯大林的消费学说575

毛泽东的消费学说578

第三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的消费理论579

边际学派和马歇尔的消费思想580

消费函数理论581

消费行为理论584

消费结构理论585

消费水平理论587

消费趋势理论588

关于社会主义消费问题的若干论争590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消费理论590

社会主义消费经济运行及其规律593

值得深入探讨的消费经济问题599

第十五章 垄断理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垄断理论的探索601

第一节 马克思以前的垄断思想601

中国古代的垄断思想601

勒修斯的垄断思想604

重商主义的垄断思想605

库尔诺的垄断思想605

反垄断的经济思想606

傅立叶对垄断阶段的预测607

马恩的科学预见及恩格斯的证实60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垄断理论608

列宁的垄断理论614

布哈林的垄断理论620

斯大林的垄断理论623

毛泽东的垄断思想625

第三节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垄断理论626

小资产阶级的垄断理论626

调和利益垄断理论628

垄断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理论630

福利经济学的垄断理论633

创新垄断理论635

自由主义的垄断理论637

加尔布雷思的垄断理论638

社会主义垄断的形成原因及条件641

第四节 社会主义垄断理论的探索641

社会主义垄断的类型643

社会主义垄断的特点645

社会主义垄断与竞争的关系647

有待研究的几个问题649

第十六章 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652

第一节 马克思以前的生产力理论652

古代的分工思想652

古典经济学中的生产力理论654

庸俗经济学的生产力理论656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663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沦的形成663

生产力的三要素及其发展的内在源泉663

社会生产力概念665

生产力的社会历史作用667

生产力的运动和发展670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劳动生产率671

第三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力理论673

生产函数和规模经济673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676

生产力布局理论678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理论681

国外有关生产力理论的讨论681

我国对生产力理论的研究684

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686

生产力理论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690

后记69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