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奴隶社会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奴隶社会史
  • 金景芳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11074·546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50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奴隶社会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1

第一章 夏——中国由氏族社会向奴隶1

制国家转变的过渡时期1

第一节 中国奴隶制国家产生的前提条件1

一、从“五帝”说起1

二、尧舜禹时代的部落联盟4

三、禹在历史上所起的巨大作用13

1.征有苗14

2.合诸侯16

3.画为九州17

4.任土作贡19

第二节 启是中国奴隶制国家的开创者20

一、从取得政权这一方面来看22

二、从行使政权这一方面来看26

第三节 夏原为地名,后来用作朝代的名28

称,中国历史上不存在“夏部落”28

一、夏代是过渡时期32

第四节 夏代是由氏族制度向奴隶制国家32

过渡的时期32

二、夏代的几个重大历史事件36

1.启的“钧台之享”36

2.有扈氏不服,启灭有扈氏37

3.夏代初、中期传子制同传贤制的斗争38

第五节 夏代的阶级斗争39

一、羿、浞搆乱,少康中兴39

二、夏桀暴虐,商汤灭夏43

一、农业45

第六节 夏代的农业、手工业、建筑和天文45

历法45

二、手工业47

三、建筑48

四、《夏时》和《夏小正》48

附:夏代世系表50

1.砥石51

一、商文化起源于我国北方51

形成和发展时期51

第二章 商——中国奴隶社会国家的51

第一节 商的起源51

2.亳52

二、殷商称号的由来54

第二节 商代社会概述56

一、社会的基本情况56

二、商三十一王的统治概况64

附:商代世系表64

一、农业70

第三节 商代的社会生产概况70

二、畜牧业和渔猎72

三、手工业75

第四节 商代的阶级斗争和对外邦外族的79

斗争79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奴隶社会阶级斗争特点79

的论述79

二、商代的阶级81

三、商代的阶级斗争85

四、商对外邦外族的斗争89

第五节 商代的思想文化92

一、文字92

二、宗教96

三、医药99

四、哲学99

五、艺术100

六、音乐101

第一节 周的兴起103

第三章 西周——中国奴隶社会的全盛103

时期103

第二节 周人是怎样夺取政权的107

一、文王准备灭商107

二、武王伐纣灭商109

三、周政权的建立112

第三节 周人是怎样巩固政权的115

1.救乱116

2.克殷116

一、救乱、克殷、践奄116

3.践奄117

二、建侯卫118

三、营成周120

四、制礼作乐122

1.畿服123

2.爵、谥124

4.法制126

3.田制126

5.嫡长子继承制127

6.乐127

五、致政成王128

第四节 中国奴隶社会全盛时期的若干特129

点129

一、井田制130

二、分封制137

三、宗法制141

四、礼149

第五节 西周时期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154

一、西周时期的阶级154

1.奴隶主阶级154

(1)王室154

(2)公室155

(3)卿大夫156

(4)士157

2.自由民和奴隶阶级158

二、西周时期的阶级斗争161

三、西周时期的民族斗争164

附:西周世系表169

第六节 西周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169

一、农业170

二、手工业175

第七节 西周的思想文化179

一、宗教180

二、哲学183

1.《周易》里的阴阳183

2.《尚书·洪范》里的五行190

三、科学193

1.天文193

2.历法194

四、文学195

五、音乐197

第四章 春秋——中国奴隶社会的衰落200

时期200

一、序幕阶段203

第一节 五霸迭兴和政权下移203

1.周205

2.秦205

3.晋206

4.齐207

5.楚207

6.郑208

二、高潮阶段209

1.齐桓公209

2.晋文公217

3.楚成王222

4.秦穆公223

三、持续阶段224

1.晋楚争霸225

(1)邲之战226

(2)鄢陵之战229

(3)宋之盟233

2.晋与秦的关系238

四、尾声阶段240

3.晋与齐的关系240

1.吴越242

2.晋243

3.楚244

4.齐244

5.秦及其他诸国245

附:春秋主要诸侯纪年表247

第二节 春秋时期在井田、分封、宗法和礼253

等几个方面所发生的变化253

一、井田254

二、分封256

三、宗法258

四、礼259

第三节 春秋时期的民族斗争与融合261

一、华夏族与西方诸戎的斗争和融合261

1.犬戎261

2.骊戎262

3.允姓之戎262

4.陆浑之戎262

5.扬拒、泉皋、伊、雒之戎263

6.蛮氏263

二、华夏族与北方诸狄的斗争和融合264

1.赤狄264

2.白狄265

3.北戎、山戎、无终267

4.巴268

3.百濮268

2.群蛮268

的斗争和融合268

三、华夏族与南方卢戎、群蛮、百濮、巴等各族268

1.卢戎268

四、华夏族与东方诸夷的斗争和融合269

1.淮夷269

2.群舒269

4.莱270

5.根牟270

3.介270

第四节 春秋时期的经济271

一、农业271

1.各诸侯国大片土地的开发271

2.铁制农具的出现272

3.牛耕的使用273

4.大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274

二、手工业274

三、商业277

1.商人阶层的活跃277

2.商业市场278

3.金属货币的产生279

4.高利贷279

第五节 春秋时期的思想文化280

一、春秋时期的思想280

1.老子281

2.孔子288

3.孙子309

1.哲学321

二、春秋时期的文化321

2.史学323

3.文学326

4.音乐327

5.科学技术329

第五章 战国——中国由奴隶社会向339

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339

第一节 战争是战国时期一个最突出的339

特点339

一、从兵源来看340

二、从防御工事来看341

三、从将帅来看342

四、从战争技术来看342

五、从战争工具来看343

六、从战争规模来看344

七、从后勤供应来看345

第二节 战国七雄346

一、秦347

二、楚351

三、齐352

四、魏354

五、赵357

六、韩360

七、燕361

第三节 战国时期的士363

一、名相367

二、名将368

三、游说之士369

五、高士370

四、学士370

六、义侠之士371

第四节 战国时期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些372

重大改革372

一、魏文侯的改革373

二、吴起在楚变法376

三、商鞅在秦变法377

四、申不害相韩381

五、齐威王的发愤图强382

六、燕王哙的让国384

七、战国官制的改革386

第五节 战国时期经济的新发展388

一、农业388

1.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388

2.水利事业的迅速发展389

3.农业技术的日益进步392

1.手工工具的变革394

2.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变化394

二、手工业394

3.手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397

(1)采矿397

(2)冶铁与铁器制造397

(3)炼铜与铜器制造398

(4)兵器制造398

(7)陶瓷399

(8)漆器399

(6)皮革399

(5)木工399

(9)玉器和玻璃器400

(10)煮盐400

(11)酿酒400

(12)编织400

(13)纺织401

(14)造船401

(15)建筑401

三、商业402

1.商品生产的发展402

2.商业活动和商人队伍403

3.商品市场和商业都市405

4.金属货币的广泛流通407

5.借贷的盛行和券的使用409

第六节 战国时期中国境内的各少数民族410

一、创造了灿烂文化的中山国411

二、北方与西方的其他少数民族413

1.代413

2.林胡、楼烦413

3.义渠414

5.西域各族416

4.羌戎416

三、南方与东方诸少数民族417

1.巴、蜀417

2.西南夷418

3.蛮越419

第七节 战国时期大放异采的思想界和421

灿烂的文化艺术421

一、战国时期的思想界421

(1)孟轲422

1.儒家422

(2)荀况432

2.墨家——墨翟444

3.道家——庄周449

4.法家——韩非457

5.阴阳家——驺衍466

6.名家——惠施、公孙龙468

7.兵家——吴起、孙膑470

二、战国时期灿烂的文化艺术475

8.杂家475

1.史学476

2.文学477

3.艺术479

4.科学技术484

第八节 诸侯割据称雄局面的结束和秦的494

统一的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494

国家的建立494

附:战国年表4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