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金融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金融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10/34843423.jpg)
- 洪葭管主编;《中国金融史》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75823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52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金融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1
第一篇 古代金融篇2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货币2
第一节 先秦的货币2
一、货币的产生2
二、贝币3
三、布币5
四、刀币6
五、圆钱和蚁鼻钱7
六、黄金和布帛8
七、先秦的货币经济9
一、秦汉的半两钱及其他钱币11
第二节 秦至隋的钱币11
二、西汉的五铢钱12
三、王莽的币制14
四、东汉魏晋的钱币16
五、南北朝和隋的钱币18
第三节 唐至清(鸦片战争前)的钱币20
一、唐和五代的钱币20
二、北宋和辽夏的钱币23
三、南宋金元的钱币26
四、明代的钱币28
五、清代(鸦片战争前)的钱币31
一、黄金33
第四节 秦至清(鸦片战争前)的金银谷帛33
二、谷帛36
三、汉至元的白银38
四、明代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39
五、清代(鸦片战争前)的银货币41
第五节 宋至清(货币战争前)的纸币43
一、北宋的纸币43
二、南宋的纸币45
三、金朝的纸币47
四、元代的纸币49
五、明清(鸦片战争前)的纸币51
一、先秦的信用56
第一节 先秦至隋的信用和信用机构56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信用和信用机构56
二、秦汉的信用58
三、晋至隋的信用和信用机构61
第二节 唐和五代的信用和信用机构63
一、私人高利贷63
二、官营高利贷65
三、汇兑67
四、存款和其他信用业务68
第三节 宋辽金元的信用和信用机构70
一、高利贷和质库70
二、王安石的信用政策73
三、其他信用形式和信用机构75
一、高利贷一般77
第四节 明清(鸦片战争前)的信用和信用机构77
二、当铺79
三、钱铺、钱庄和帐局81
本篇小结85
第二篇 近代金融篇91
第三章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统治时期的金融91
第一节 货币制度与货币流通91
一、银两、制钱并行流通91
二、咸丰朝的通货膨胀94
三、太平天国地区的货币与金融97
四、关于币制问题的论争99
五、银元流通和中国自铸银元107
一、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钱庄业的演变109
第二节 钱庄的发展与演变109
二、适应中外贸易发展需要,钱庄业务的扩大113
三、钱庄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及其隐伏的危机123
第三节 票号的产生、发展及其由盛转衰128
一、票号的产生和初步发展128
二、19世纪后半期票号业务的进一步发展133
三、票号业务从极盛转向衰落140
第四节 外国银行的设立及其活动147
一、丽如等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出现147
二、七十年代中叶后,汇丰等英国银行垄断地位的形成155
三、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后,德、日、俄、法、美等国银行相继开设162
四、外国银行经手巨额借款167
一、中国人自办银行的言论171
第五节 中国资本主义银行业的产生171
二、中国通商银行的成立172
三、户部(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设立176
四、纯粹私人资本银行的出现176
五、清末各省官银钱号182
第六节 清末金融风潮183
一、1883年上海金融风潮183
二、1897年的贴票风潮184
三、橡皮股票风潮185
四、从清末金融风潮看中国货币信用制度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186
第一节 外国在华银行执行本国资本输出的任务189
一、乘辛亥革命混乱之际夺取关税存管权189
第四章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金融189
二、银行团的组成和“善后大借款”191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美对北洋政府贷款的增多和几家中外合资银行的设立196
四、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增加201
第二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和战后的畸形发展207
一、中国、交通银行发生挤兑,但业务仍有增长207
二、“南三行”、“北四行”的形成和“江浙财团”的出现214
三、华资银行业务的扩大及其对民族资本工业贷款的增长226
四、钱庄在这一时期的发展230
五、其他金融机构233
第三节 金融市场的开拓239
一、同业拆借市场和内汇市场的继续发展239
二、标金市场和大条银市场活跃243
三、证券市场的兴起和信交风潮的发生248
四、票据贴现市场的拓展253
五、外汇市场交易兴盛255
第五章 国民党统治时期前十年的金融258
第一节 十年内战时期的外国金融势力258
一、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外国在华银行的动向258
二、对中国货币支配权的争夺263
三、日军占领下,东北沦为殖民地货币金融体系265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建立后国内各种金融机构的新趋势270
一、金融业资产阶级对国民党政府的经济支持270
二、本国银行的继续发展和取代钱庄的地位274
三、钱庄地位的衰落和作用的削弱280
四、省地方银行的普遍设立283
五、其他金融机构概况284
六、金融市场的活跃和金融中心辐射作用的加强288
七、金融业资产阶级对国民党政权从支持、抗衡到屈从295
第三节 “四行两局”信用体系的形成299
一、中央银行制度和国民党中央银行的建立299
二、中国银行的发展和被政府完全控制304
三、交通银行的改组和中国农民银行的设立309
四、中央信托局的开设和邮政储金汇业局的组成311
第四节 法币政策和金融垄断步伐的加速313
一、改革币制的前期准备,1933年的废两改元313
二、1935年的币制改革及其前因后果316
三、1935—1936年间统一公债的发行321
四、对民族资本银行的兼并和对钱庄的控制323
第六章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金融327
第一节 全面抗战初期的金融业327
一、《安定金融办法》的实施和汇划制度的施行327
二、国民党政府的外汇政策在上海金融市场的反映332
三、上海成为“孤岛”后金融业的畸形繁荣和投机盛行334
第二节 日军占领区的殖民地金融338
一、日本对东北沦陷区金融的全面控制338
二、日本对华北沦陷区金融的控制与利用341
三、日本在华中的金融侵略。伪中央储备银行的成立和“中储券”的发行及其严重膨胀345
一、国民党政府在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下的财政金融政策和通货膨胀政策350
第三节 官僚资本银行在“大后方”加强垄断350
二、“四联总处”的成立及其活动,中央银行地位的加强354
三、“中、中、交、农”四行的信用扩张和对官僚资本企业的扶植359
四、美、英对国民党政府的金融支援。美金储蓄券、美金公债的发行和黄金存款的举办363
五、对民族资本银行的业务与活动的限制与统制372
第四节 战后官僚资本金融垄断达到最高峰376
一、美国代替日本的地位和对蒋介石政府的支持376
二、国民党在金融方面的接收和集中巨额外汇黄金379
三、中央银行执行开放外汇市场和抛售黄金、物资的政策384
四、民族资本银行在官僚资本银行排挤和恶性通货膨胀冲击下资力削弱、业务萎缩387
第五节 恶性通货膨胀的迅速加剧和国民党统治区货币金融的崩溃391
一、1947年2月的“黄金潮”预示着法币的覆灭命运391
二、所谓再次币制改革,金圆券的出笼392
三、金圆券、银圆券的崩溃和官僚资本银行负责人逃离大陆395
第七章 新民主主义金融的建立、发展和胜利401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金融的萌芽401
一、新的农村金融政策的提出401
二、农民协会创办金融机构403
第二节 土地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金融的建立406
一、革命根据地金融机构的建立406
二、苏区货币的发行与管理410
二、苏区银行的业务413
四、长征中的国家银行和长征后的金融政策417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金融的发展419
一、边区金融机构的建立420
二、发行货币,组织货币流通424
三、边区银行的信贷活动430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金融的全面胜利435
一、解放区金融机构大发展435
二、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人民币的发行438
三、货币斗争的最后胜利443
四、银行业务的开展与金融管理的实施447
本篇小结454
第三篇 当代金融篇461
第八章 新中国建立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时期的金融461
第一节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金融461
一、建立新中国金融体系461
二、稳定金融物价,制止通货膨胀465
三、贯彻统一财经工作的决定468
四、贯彻《共同纲领》的金融政策470
五、为壮大国营经济提供信贷472
六、配合土地改革,支持农业生产发展474
七、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率先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474
第二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的金融477
一、信贷、结算等制度的建立和高度集中的银行体制的形成477
二、积聚建设资金,开展储蓄工作479
三、运用信贷、利率杠杆,支持国营经济发展和“三大改造”483
四、新人民币的发行和货币制度的健全489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曲折发展中的金融493
第一节 “大跃进”中金融工作的失误493
一、浮夸风和经济盲目发展中的金融工作493
二、金融工作失误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498
第二节 认真贯彻“银行工作六条”,促进国民经济调整500
一、“银行工作六条”的提出和贯彻实施500
二、银行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作出贡献507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不断受折腾的银行工作510
一、“文化大革命”中金融工作受到的干扰与破坏510
二、“文革”期间金融工作的第一次转机与受挫513
三、金融工作的第二次转机与再度受挫516
第四节 金融事业发展新阶段的开端518
一、金融事业的拨乱反正518
二、银行工作的整顿与加强520
三、迎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金融体制改革523
本篇小结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