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心电图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编心电图学
  • 于伟琦,张新中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7507704955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770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7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编心电图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心电图基础1

第一节 心脏的应用解剖1

一、心脏的形态与构造1

二、心脏的传导系统及其激动传导方式5

三、心脏的血液供应10

四、心脏的神经支配14

第二节 心脏电生理15

一、心细胞的跨膜电位15

二、自律系统的电生理特点18

三、跨膜电位的类型20

四、心肌的电生理特性24

第三节 心电图产生原理及心电图导联36

一、心肌除极和复极过程36

二、电偶在容积导电体中产生电位的概念38

三、心电向量与平面心电向量图39

四、心电图导联40

五、正常心电向量图53

六、平面心电向量图在各导联轴上的投影59

七、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形成65

第四节 平均心电轴及心室复极差力69

一、平均心电轴69

二、心室复极差力76

三、心电位82

第五节 正常心电图83

一、心电图记录纸的划线与定标83

二、心电图各成分的测量84

三、心电图各波段正常范围与临床意义86

第二章 心房肥大93

第一节 左心房肥大93

一、左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93

二、左心房肥大的心电向量图表现94

三、二尖瓣P波的临床意义94

第二节 右心房肥大95

一、右心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95

二、右心房肥大的心电向量图表现97

三、肺型P波的临床意义97

第三节 双侧心房肥大98

一、双侧心房肥大心电图表现98

二、双侧心房肥大的心电向量图表现98

第三章 心室肥大101

第一节 左心室肥大102

一、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102

二、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向量图表现107

第二节 右心室肥大108

一、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108

二、右心室肥大的心电向量图表现115

第三节 双侧心室肥大116

一、双侧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116

二、双侧心室肥大的心电向量图表现118

第四章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19

第一节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19

一、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120

二、鉴别诊断125

第二节 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27

一、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改变127

二、鉴别诊断130

第三节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定位诊断131

第四节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向量图表现133

第五节 心电图负荷测验135

一、二级梯运动测验136

二、踏车运动试验140

三、活动平板运动测验140

四、运动引起心电图变化的有关问题141

五、运动试验对预后的意义142

第五章 心肌梗塞147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改变及发生原理147

一、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及产生原理147

二、心肌损伤的心电图表现及产生原理150

三、心肌坏死的心电图表现及产生原理152

第二节 心肌梗塞心电图的演变及分期155

一、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演变155

二、心肌梗塞的分期158

第三节 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166

一、心肌梗塞超急性期的心电图诊断166

二、心肌梗塞急性期的心电图诊断166

三、心肌梗塞亚急性期的心电图诊断167

四、心肌梗塞陈旧期的心电图诊断167

第四节 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169

一、前间壁心肌梗塞171

二、局限前壁心肌梗塞173

三、前侧壁心肌梗塞174

四、广泛前壁心肌梗塞176

五、高侧壁心肌梗塞178

六、下壁心肌梗塞179

七、后壁心肌梗塞182

八、心内膜下心肌梗塞184

九、右心室壁心肌梗塞187

十、心房梗塞187

十一、再发性心肌梗塞189

第五节 不典型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191

一、心肌梗塞合并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191

二、无Q波的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202

三、室性异位搏动与心肌梗塞202

四、仅有T波改变的心肌梗塞203

五、乳头肌梗塞206

六、心肌梗塞与预激征候群206

第六节 心电图诊断心肌梗塞的评价208

一、在心肌梗塞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208

二、对心肌梗塞诊断的可靠性209

第六章 心肌损害211

第一节 心肌损害的概念及类型211

第二节 心肌损害的病因及心电图表现214

第三节 ST—T改变的鉴别诊断216

第七章 心律失常总论221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分类及产生机制221

一、心律失常的分类221

二、心律失常的产生机制224

第二节 心律失常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225

第三节 心律失常的分析227

一、心律失常的分析方法227

二、梯形图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239

三、诊断心律失常的注意事项240

第八章 正常窦性心律和窦性心律失常244

第一节 正常窦性心律244

第二节 窦性心动过速245

第三节 窦性心动过缓248

第四节 窦性心律不齐253

第五节 窦房结内游走心律258

第六节 窦性停搏260

第七节 窦室节律264

第八节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64

第九章 逸搏及逸搏心律270

第一节 逸搏及逸搏心律的产生原理270

第二节 逸搏及逸搏心律的心电图表现271

一、窦性逸搏271

二、房性逸搏及房性逸搏心律271

三、交界性逸搏及交界性逸搏心律279

三、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288

第三节 加速的逸搏心律(非阵发性心动过速)292

一、加速的房性逸搏心律(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292

二、加速的交界性逸搏心律(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296

三、加速的室性逸搏心律(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00

第四节 过缓的逸搏及过缓的逸搏心律304

第十章 干扰及干扰性房室脱节306

第一节 干扰306

一、干扰产生原理及分类306

二、窦房干扰(窦房结内干扰、窦房交界区干扰)307

三、心房内干扰(房性融合波、房内差异性传导)309

四、房室交界区干扰(完全性房室干扰、不完全性房室干扰)313

五、心室内干扰(窦性融合波、室内差异性传导)320

第二节 干扰性房室脱节327

一、房室脱节产生原理327

二、房室脱节的心电图表现328

三、房室脱节的临床意义与治疗335

第三节 心房分离335

第十一章 期前收缩339

第一节 期前收缩的发生机理、分类及时相分期339

一、期前收缩的发生机理339

二、期前收缩的分类344

三、期前收缩的时相分期344

第二节 室性期前收缩346

一、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346

二、鉴别诊断377

三、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意义与治疗379

第三节 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382

一、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383

二、鉴别诊断386

三、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意义与治疗389

第四节 房性期前收缩389

一、房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390

二、鉴别诊断400

三、房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意义与治疗401

第五节 窦性期前收缩403

一、窦性期前收缩的心电图表现404

二、鉴别诊断404

三、窦性期前收缩的临床意义405

第十二章 阵发性心动过速406

第一节 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产生机理406

第二节 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407

一、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的产生机理407

二、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407

三、鉴别诊断407

四、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与治疗409

第三节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409

一、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产生机理410

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410

三、鉴别诊断422

四、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与治疗424

第四节 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427

一、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的产生机理428

二、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428

三、鉴别诊断433

四、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与治疗436

第五节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436

一、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产生机理436

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436

三、鉴别诊断446

四、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意义与治疗449

第十三章 扑动与颤动453

第一节 心房扑动453

一、心房扑动的产生机理453

二、心房扑动的心电图表现455

三、鉴别诊断462

四、心房扑动的临床意义与治疗462

第二节 心房颤动466

一、心房颤动的产生机理466

二、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表现466

三、鉴别诊断480

四、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与治疗484

第三节 心室扑动和颤动488

一、心室扑动和颤动的产生机理488

二、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的心电图表现488

三、鉴别诊断489

四、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的临床意义与治疗489

第四节 紊乱性心室律490

第五节 临终前心电图491

第十四章 并行心律及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493

第一节 并行心律及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产生机理493

第二节 并行心律与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495

一、室性并行心律及室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498

二、房室交界性并行心律及房室交界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506

三、房性并行心律及房性并行心律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512

四、窦性并行心律的心电图表现514

第三节 鉴别诊断516

第四节 并行心律的临床意义与治疗517

第十五章 反复心律与反复性心动过速518

第一节 反复心律的产生机理518

第二节 反复心律与反复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521

一、房性反复心律的心电图表现521

二、交界性反复心律的心电图表现522

三、室性反复心律的心电图表现524

第三节 鉴别诊断524

第四节 反复心律的临床意义与治疗527

第十六章 隐匿性传导528

第一节 隐匿性传导的产生机理528

第二节 隐匿性传导的心电图表现529

一、房室交界区隐匿性传导的心电图表现530

二、窦房交界区隐匿性传导的心电图表现536

三、异位起搏点与其周围心肌之间隐匿性传导的心电图表现538

四、束支及分支中隐匿性传导的心电图表现540

第三节 隐匿性传导的临床意义544

第十七章 心房内传导阻滞及窦房传导阻滞545

第一节 心房内传导阻滞545

一、心房内传导阻滞的产生机理545

二、心房内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545

三、鉴别诊断550

四、心房内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与治疗550

第二节 窦房传导阻滞550

一、窦房传导阻滞的产生机理551

二、窦房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551

三、鉴别诊断557

四、窦房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与治疗559

第十八章 房室传导阻滞560

第一节 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560

一、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产生机理560

二、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560

三、鉴别诊断563

四、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与治疗564

第二节 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565

一、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产生机理565

二、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568

三、鉴别诊断577

四、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与治疗578

第三节 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580

一、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产生机理580

二、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580

三、鉴别诊断585

四、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与治疗586

第四节 频率依赖性房室传导阻滞587

一、第3位相阻滞588

二、第4位相阻滞590

第十九章 房室束支传导阻滞592

第一节 单侧束支传导阻滞592

一、右束支传导阻滞592

二、左束支传导阻滞607

第二节 单侧分支传导阻滞614

一、左前分支阻滞615

二、左后分支阻滞622

三、左间隔分支阻滞626

第三节 双分支传导阻滞627

一、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628

二、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左后分支阻滞631

三、左前分支阻滞合并左后分支阻滞634

第四节 双侧束支主干阻滞634

一、双侧束支主干阻滞心电图改变的产生原理634

二、双侧束支主干阻滞的心电图表现636

三、双侧束支主干阻滞的临床意义与治疗636

第五节 三分支阻滞640

第六节 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645

第二十章 传出阻滞646

第一节 异位——心房传出阻滞646

第二节 房室交界区传出阻滞648

第三节 异位——心室传出阻滞648

第二十一章 意外传导652

第一节 超常期传导652

第二节 空隙现象653

第三节 韦登斯基现象655

第二十二章 预激综合征657

第一节 预激综合征的发生机理657

第二节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659

一、典型的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特征659

二、预激综合征按附加径路在心电图的表现可分为三型660

第三节 典型预激综合征波形的分型661

第四节 预激综合征的定位诊断662

第五节 预激综合征变异型的心电图变化666

第六节 预激综合征的鉴别诊断669

第七节 预激综合征并发心律失常原理671

第八节 预激综合征的治疗680

第二十三章 药物与电解质紊乱的心电图改变682

第一节 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682

一、洋地黄类药物682

二、奎尼丁687

三、锑制剂688

四、吐根素688

五、利多卡因688

六、心得安688

七、乙胺碘呋酮689

八、异搏定689

第二节 电解质平衡紊乱的心电图变化689

一、低血钾690

二、高血钾691

三、低血钙692

四、高血钙692

第二十四章 心脏疾病的心电图改变696

第一节 心包炎696

一、急性心包炎696

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698

第二节 心肌炎699

第三节 心肌病702

第四节 风湿性心瓣膜病706

第五节 肺原性心脏病711

一、急性肺原性心脏病711

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713

第六节 先天性心脏病718

一、房间隔缺损719

二、室间隔缺损720

三、动脉导管未闭722

四、肺动脉瓣狭窄723

五、先天性紫绀四联症725

六、右位心727

七、主动脉缩窄728

八、三类瓣下移畸形729

第二十五章 心脏起搏心电图731

第一节 心脏起搏时的心电图表现731

一、脉冲波731

二、起搏部位的心电图定位732

三、各种类型起搏器的起搏心电图特征733

第二节 心脏起搏时的心电图变化736

一、竞争心律736

二、医原性房室分离737

三、起搏夺获造成心律不齐738

四、反复心律738

五、超常期传导与隐匿性传导738

六、韦登斯基现象738

七、电张调节性T波改变738

第三节 起搏故障时心电图变化739

一、起搏障碍739

二、感知障碍739

第二十六章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查740

第一节 临床心脏电生理检测技术740

一、心腔内心电图740

二、心脏标测术744

三、预激综合征的药物电生理效应747

四、心脏刺激术747

第二节 窦房结功能的电生理检查751

一、窦房结功能检查的方法及目的751

二、窦房结功能电生理激发试验751

第三节 心脏传导系统不应期的测定757

一、不应期的种类757

二、影响不应期测定的因素757

三、心脏不应期检查方法757

四、心脏各部位不应期的正常值范围和临床意义761

第二十七章 心电图描记分析和报告762

第一节 心电图描记程序和注意事项762

一、心电图描记程序762

二、心电图描记中注意事项763

第二节 心电图分析顺序和注意事项763

一、心电图的分析顺序764

二、分析复杂心律失常时注意事项764

第三节 心电图的诊断与报告766

附:1、正常P-R间期最高限度表768

2、不同心率时Q-T间期的正常值768

3、心电图自R-R间期推算心率表768

4、Master氏二阶梯运动试验登梯次数表769

5、自Ⅰ、Ⅱ导联QRS测定心电轴表7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