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昌都卡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昌都卡若
  • 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物出版社
  • ISBN:11068·1229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17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昌都卡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自然环境和工作概况1

图一 卡若遗址位置图2

图二 卡若遗址地形图3

第二章 文化堆积4

图三(A) 卡若遗址探方坑位编号图5

图三(B) 第二层建筑遗迹分布图6

图三(C) 第三层建筑遗迹分布图7

图三(D) 第四层建筑遗迹分布图8

图四 T4地层剖面图9

图五 T102东壁北段剖面图10

图六 T45-T103西壁剖面图12

第三章 建筑遗存13

第一节 房屋13

一、房屋的类型13

图七 F26平、剖面图18

图八 F26复原示意图20

图九 F26高度推算图20

图一○ F19平、剖面图21

图一一 F14平、剖面图22

图一二 F17平、剖面图23

图一三 F4平、剖面图25

图一四 F4北穴壁炭化圆木及石块等堆积26

图一五 F4烧灶平、剖面图26

图一六 F4复原示意图27

图一七 F4高度推算图27

图一八 F8平、剖面图28

图一九 F8西南角出土遗物分布示意图29

图二○ F8北穴壁炭化木板29

图二一 F9平、剖面图30

图二二 F9“井杆式结构”复原示意图30

图二三 F9复原示意图30

四二四 F12南壁石墙32

图二五 F5、F12、F30石墙建筑组合平、剖面图33

图二六 F12二次利用后的房基35

图二七 F5、F12、F30复原示意图36

图二八 F15平、剖面图38

图二九 F15复原示意图39

图三○ F22·29平、剖面图40

图三一 F22·29复原示意图42

图三二 F20平、剖面图43

二、房屋的建造程序和方法44

图三五 圆形台面(MI3)平面图44

图三四 烧灶(Z)遗迹平、剖面图44

图三三 柱洞平、剖面图44

第二节 道路、石墙、圆石台、石围圈45

图三七 石墙(Q3)平面图46

图三六 石子路(L1)残段平面图46

图三九 圆石台(TAI2)平面图47

图三八 圆石台(TAI1)平面图47

第三节 灰坑48

图四○ 石围圈(QU1)平、剖面图48

图四一 灰坑(H1)平、剖面图48

图四二 灰坑(H2、H3)平、剖面图48

第四节 建筑遗存的分期49

第四章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51

一、打制石器51

第一节 生产工具51

图四三 石核、石片54

图四四 石片、铲状器(打制石器)56

图四五 铲状器(打制石器)58

图四六 铲状器、切割器、斧(打制石器)60

图四七 切割器、斧、锄状器(打制石器)63

图四八 锄状器、斧、钻、切割器(打制石器)66

图四九 钻、切割器、尖状器、刮削器(打制石器)68

图五○ 砍斫器、敲砸器、犁形器、刮削器(打制石器)71

图五一 刮削器、矛(打制石器)75

图五二 砍斫器、刻刮器、刮削器、敲砸器(打制石器)79

图五三 矛、镞、刻刮器、重石、石帖(打制石器、磨制石器)80

图五四 砍斫器、犁形器、斧形器(打制石器)82

二、细石器85

图五五 细石核87

图五六 细石核、尖状器、石镞、细石叶(细石器)89

图五七 刮削器、细石核、刻器、尖状器(细石器)92

图五八 刮削器、石片刮器(细石器)97

三、磨制石器102

图五九 石斧、石?(磨制石器)103

图六○ 石凿、石?、石镞、切割器(磨制石器)106

图六一 石刀、切割器(磨制石器)108

图六二 重石、研磨器、切割器(磨制石器)113

四、其它116

图六三 骨角器117

第二节 生活用具120

一、陶器120

图六四 陶制工具120

图六五 陶罐122

图六六 陶罐124

图六七 陶盆、陶碗127

图六八 陶饼129

图六九 陶器口沿130

图七○ 陶器口沿、器底132

图七一 刻划纹饰134

图七二 刻划纹饰135

图七三 刻划纹饰、附加堆纹137

图七四 绳纹、抹刷纹、剔刺纹、压印纹、篦纹、篮纹138

图七五 陶器主要器形发展示意图142

图七六 陶器主要纹饰发展示意图143

二、装饰品145

图七七 装饰品146

图七八 项饰147

第五章 结论149

第一节 卡若文化149

第二节 卡若文化与我国其它地区原始文化的关系151

第三节 卡若文化的社会经济情况及族属的初步探讨153

参考文献157

附录一 卡若遗址兽骨鉴定与高原气候的研究160

附录二 卡若遗址的孢粉分析与栽培作物的研究167

编后记170

藏文提要171

英文提要1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