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漆、汽车修补漆与涂装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汽车漆、汽车修补漆与涂装技术
  • 汪盛藻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3475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448页
  • 主题词:汽车漆;汽车-涂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汽车漆、汽车修补漆与涂装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7

第一部分 汽车涂料用树脂及配套材料7

第1章 醇酸及聚酯树脂类7

1.1 醇酸树脂及聚酯树脂用原料8

1.1.1 植物油及一元羧酸8

1.1.2 多元酸9

1.1.3 多元醇9

1.2 醇酸树脂及聚酯树脂的基本结构特点10

1.2.1 油度10

1.2.2 羟基值11

1.3 醇酸树脂的配方计算12

1.4 气干型醇酸树脂13

1.4.1 气干型醇酸树脂涂料的成膜机理13

1.4.2 溶剂的使用14

1.4.3 催干剂的使用14

1.5 烘烤型醇酸树脂、聚酯树脂15

1.5.1 溶剂的选用16

1.5.2 制造工艺16

1.6 丙烯酸改性醇酸树脂17

1.6.1 先预聚后缩聚法18

1.6.2 先缩聚后共聚法19

1.6.3 冷拼法22

1.7 水性醇酸树脂27

1.7.1 中和剂的选择27

1.7.2 助溶剂对树脂的影响28

1.8 用作汽车漆的各种醇酸树脂实例29

1.8.1 用作中间涂料的主成膜物质29

1.8.2 水性抗石击中间涂料用聚酯树脂30

1.8.3 卡车漆及高级轿车漆用醇酸树脂31

1.8.4 用作汽车修补漆的醇酸树脂32

1.9 聚酯树脂33

1.9.1 聚酯树脂的原料33

1.9.2 聚酯树脂的合成36

第2章 丙烯酸树脂类39

2.1 丙烯酸聚合物合成化学41

2.1.1 自由基聚合基础41

2.1.2 均聚与共聚42

2.1.3 丙烯酸单体及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44

2.1.4 功能性单体及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45

2.2 引发剂、阻聚剂以及链转移剂46

2.2.1 引发剂46

2.2.2 阻聚剂51

2.2.3 链转移剂52

2.3 聚合工艺53

2.3.1 溶剂53

2.3.2 聚合反应的温度对聚合物的性能的影响57

2.3.3 单体及引发剂的加料方式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58

2.3.4 残留单体的消除方法59

2.4 热塑性丙烯酸类树脂60

2.4.1 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的玻璃化温度和脆化点61

2.4.2 丙烯酸各类单体对树脂耐介质性能的影响62

2.4.3 热塑性丙烯酸在金属闪光底色漆中的应用64

2.4.4 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在通用色浆中的应用67

2.5 含官能基丙烯酸树脂69

2.5.1 羟基丙烯酸类树脂70

2.5.2 含其他官能基的丙烯酸类树脂78

2.5.3 高不挥发分、低黏度丙烯酸类树脂81

2.6 水性丙烯酸树脂83

2.6.1 丙烯酸单体用量对树脂亲水性的影响83

2.6.2 中和剂的选择84

2.6.3 助溶剂的选择84

2.6.4 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的合成84

2.6.5 含羟基水性丙烯酸树脂85

2.6.6 Cardura E-10改性水性丙烯酸树脂86

2.6.7 水性底色漆用丙烯酸树脂86

2.6.8 阳极电泳底漆用水性丙烯酸树脂87

第3章 硝基纤维素类89

3.1 主成膜物质89

3.2 增韧剂90

3.2.1 低分子类增韧剂90

3.2.2 高分子类增韧剂91

3.3 稀释剂92

3.4 水性硝化纤维素92

3.4.1 乳化剂的选择92

3.4.2 助溶剂的选择93

3.4.3 水性硝化纤维素乳液的制备93

3.5 硝基纤维素在汽车修补漆中的应用93

第4章 环氧树脂类95

4.1 环氧酯类96

4.1.1 底漆用溶剂型环氧树脂及其酯类96

4.1.2 阳极电泳底漆用水性环氧酯98

4.2 阴极电泳底漆用改性环氧树脂100

4.2.1 环氧聚氨酯类100

4.2.2 聚酰胺改性环氧聚氨酯102

4.2.3 研磨树脂102

第5章 聚丁二烯树脂及其他合成树脂103

5.1 聚丁二烯类103

5.1.1 低分子量聚丁二烯树脂103

5.1.2 引入羧基103

5.1.3 聚丁二烯树脂的改性104

5.1.4 阳离子化105

5.2 酚醛类106

第6章 交联剂用树脂108

6.1 高温烤漆用交联树脂108

6.1.1 脂肪醇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108

6.1.2 封闭异氰酸酯类110

6.1.3 异氰酸酯封闭反应114

6.2 低温固化用交联剂116

6.2.1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及其衍生物117

6.2.2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及其衍生物118

6.2.3 芳香族异氰酸酯及其衍生物120

第7章 颜填料及助剂122

7.1 颜料及填料122

7.1.1 彩色颜料122

7.1.2 效应颜料132

7.2 助剂137

7.2.1 润湿分散剂137

7.2.2 流平剂140

7.2.3 消泡剂141

7.2.4 潮气消除剂142

7.2.5 紫外光吸收剂143

7.2.6 流变助剂144

7.2.7 催化剂146

7.2.8 增韧剂147

第二部分 汽车原厂漆150

第8章 涂料材料150

8.1 面漆150

8.1.1 色浆151

8.1.2 本色漆157

8.2 中间涂料176

8.2.1 汽车中间涂料概况176

8.2.2 中间涂料用原料177

8.2.3 几类中间涂料180

8.3 底漆183

8.3.1 汽车底漆演化简史183

8.3.2 浸涂及自泳底漆184

8.3.3 阳极电泳底漆190

8.3.4 阴极电泳底漆195

8.4 底盘抗石击涂料200

8.4.1 漆膜抗石击碎落性的原理201

8.4.2 PVC塑溶胶类202

8.4.3 弹性聚酯、聚氨酯型203

8.5 汽车用塑料零部件涂料205

8.5.1 汽车用塑料品种及特性206

8.5.2 塑料的表面处理209

8.5.3 汽车塑料件涂装用涂料212

8.5.4 涂装工艺217

第9章 阴极电泳底漆涂装设备及工艺220

9.1 漆前预处理工艺220

9.1.1 表面预处理221

9.1.2 除油除锈221

9.1.3 表调、磷化、钝化221

9.1.4 水洗224

9.2 阴极电泳底漆涂装设备及工艺224

9.2.1 设备配置的一般知识224

9.2.2 电沉积工艺227

9.3 投槽及日常管理227

9.3.1 投槽前系统的清洗及其他准备工作227

9.3.2 投槽228

9.3.3 槽运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31

9.3.4 日常槽液管理的控制项目233

9.3.5 相关设备的管理234

第10章 面漆及中间涂料涂装设备及工艺235

10.1 面漆及中间涂料涂装工艺235

10.1.1 3C2B与3C1B工艺235

10.1.2 无中间涂层系统236

10.2 涂装设备和工艺控制238

10.2.1 压缩空气雾化静电喷涂238

10.2.2 高压无气喷涂239

10.2.3 高速旋转雾化喷涂240

10.3 涂装设备及工艺的进步243

第三部分 汽车修补漆248

第11章 涂料材料248

11.1 面漆系统的基本组成248

11.1.1 丙烯酸系列251

11.1.2 聚酯类系列262

11.1.3 非异氰酸酯类266

11.1.4 色浆267

11.2 辅料273

11.2.1 底漆274

11.2.2 腻子279

11.2.3 中间涂料285

11.2.4 稀释剂、驳口水、防白水等288

第12章 汽车修补涂料系统与配色293

12.1 汽车修补涂料品种的选择及配套293

12.1.1 汽车修补涂料系统的基本构成293

12.1.2 汽车的涂装系统及修补涂料的配套293

12.2 调漆与配色294

12.2.1 人工及电脑配色294

12.2.2 配色实践296

12.2.3 调漆299

12.3 市场实用修补涂料系统299

12.3.1 赫伯茨公司“施必快”、“施得乐”系统300

12.3.2 ICI公司304

12.3.3 巴斯夫公司305

12.3.4 杜邦公司307

12.3.5 广东东莞博德公司309

12.3.6 邦尼制漆有限公司312

12.3.7 广州浩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314

第13章 汽车修补施工及设备317

13.1 施工设备317

13.1.1 喷枪317

13.1.2 空气压缩机327

13.1.3 空气清洁器330

13.1.4 软管331

13.1.5 喷漆间333

13.1.6 烘房334

13.2 表面处理336

13.2.1 车身的表面清洗336

13.2.2 车身涂层表面的清洗337

13.2.3 金属表面的表面调整338

13.2.4 打磨和砂光339

13.2.5 表面处理用其他辅料348

13.3 汽车修补涂装施工基础351

13.3.1 涂装前的准备工作351

13.3.2 喷涂施工的基本技能357

13.3.3 基本喷涂法359

13.3.4 不同对象的喷涂施工361

13.3.5 汽车修补涂装的一般施工工艺363

13.4 汽车修补施工实践368

13.4.1 汽车整个或部分板面的修补施工368

13.4.2 整车的修补施工378

13.4.3 塑料零部件的修补施工380

第四部分 汽车涂料的性能检验390

第14章 原漆性能检验390

14.1 溶剂型涂料性能检验391

14.1.1 外观391

14.1.2 透明度的测定方法391

14.1.3 颜色的测定方法392

14.1.4 相对密度392

14.1.5 黏度392

14.1.6 细度和清洁度393

14.1.7 不挥发分394

14.1.8 遮盖力394

14.1.9 贮存稳定性395

14.1.10 干性396

14.2 水性电泳底漆原漆的性能检验396

14.2.1 CED超滤能力397

14.2.2 CED涂料的抗剪切稳定性397

14.2.3 CED泳透力的测定398

14.2.4 CED槽液抗污性的测定400

14.2.5 CED涂装过程中锌敏感性测定400

14.2.6 CED槽液和UF液的起泡性401

14.2.7 入槽痕迹402

14.2.8 CED涂料MEQ值的测定403

第15章 涂层性能检验406

15.1 厚度406

15.2 硬度408

15.3 柔韧性409

15.4 冲击性410

15.5 附着力410

15.6 光泽411

15.7 杯突试验411

15.8 耐介质性411

15.9 耐候性412

第16章 漆膜缺陷、起因及解决措施413

16.1 面漆413

16.1.1 浮色、发花413

16.1.2 轻微收缩、起皱413

16.1.3 起泡414

16.1.4 遮盖力差415

16.1.5 渗色416

16.1.6 工业污染416

16.1.7 附着力不良417

16.1.8 气泡417

16.1.9 鱼眼418

16.1.10 流挂418

16.1.11 橘纹419

16.1.12 咬底419

16.1.13 龟裂420

16.1.14 起皱420

16.1.15 砂痕421

16.1.16 疵点421

16.1.17 光泽不良422

16.1.18 水痕423

16.1.19 云斑423

16.1.20 金属闪光漆流平性424

16.2 中间涂层424

16.2.1 开裂424

16.2.2 附着力差424

16.2.3 表面粗糙425

16.3 腻子425

16.4 阴极电泳底漆425

16.4.1 漆膜太薄425

16.4.2 漆膜太厚426

16.4.3 漆膜粗糙426

16.4.4 漆膜针孔427

16.4.5 缩孔427

16.4.6 漆膜光泽偏高428

16.4.7 漆膜光泽偏低428

16.4.8 水痕428

16.4.9 漆膜表面印痕429

16.4.10 漆膜厚度不均429

16.4.11 漆膜表面有赃物沉积429

16.4.12 流挂430

16.4.13 漆膜表面有疵点、颗粒430

附录 常用有机过氧化物和偶氮化合物半衰期和温度的曲线431

参考文献4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