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公共关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公共关系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1/34788974.jpg)
- 刘健儿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7504335096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51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62页
- 主题词:教育学(学科: 公共关系学) 教育学 公共关系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公共关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现代公共关系实践的发展1
一、现代公共关系活动在国外的发展2
二、现代公共关系活动在我国的发展5
第二节 教育公共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基础6
一、教育公共关系与公共关系学6
二、教育公共关系与教育管理学8
三、教育公共关系与心理学和传播学10
第二章 教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12
第一节 教育公共关系主体13
一、教育组织13
二、狭义的教育公共关系主体16
三、广义的教育公共关系主体16
第二节 教育公共关系对象18
一、教育组织公众及其特点19
二、教育组织公众的分类20
第三节 教育公共关系中介26
一、传播和传播过程26
二、传播的形式类型和过程方式28
三、传播媒介31
第三章 教育公共关系的涵义和意义34
第一节 教育公共关系的涵义34
一、以教育组织为主体的公共关系34
二、教育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39
三、关系协调是教育公共关系的基本内容43
四、促进教育管理和教育现代化的双重功能50
第二节 教育公共关系的意义51
一、教育竞争和教育组织发展战略的需要51
二、提高教育组织效能的需要55
三、教育现代化的需要56
第四章 教育公共关系的职能和原则59
第一节 教育公共关系的职能59
一、传播和收集信息59
二、咨询建议62
三、协调关系63
四、塑造形象65
五、争取外援和合作66
一、重视教育组织形象67
第二节 教育公共关系的原则67
二、尊重客观事实70
三、社会整体效益为上、公众利益为重73
四、双向沟通76
五、全面渗透78
第五章 教育组织外部公共关系81
第一节 教育组织与家长的公共关系81
一、教育组织与家长公共关系的意义和作用81
二、家长的心理特点83
三、对家长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形式及其内容和方法85
第二节 教育组织与社区的公共关系90
一、教育组织与社区公共关系的意义90
二、社区公众的需要92
三、对社区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内容93
第三节 教育组织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公共关系95
一、上级主管部门的特点和需要96
二、教育组织与上级主管部门公共关系的意义和作用97
三、教育组织与上级主管部门公共关系的原则97
四、教育组织与上级主管部门公共关系的内容98
第四节 非公办教育组织的对外公共关系101
一、非公办教育组织公共关系的问题101
二、非公办教育组织对外公共关系的内容102
第六章 教育组织内部公共关系106
第一节 教育组织与学生的公共关系106
一、教育组织与学生公共关系的意义107
二、师生关系的特点108
三、学生的心理需要109
四、教育组织与学生公共关系的原则110
五、教育组织与学生公共关系的内容和方法111
第二节 教育组织与教职工的公共关系115
一、教育组织与教职工公共关系的意义115
二、教职工的基本需要116
三、教育组织与教职工公共关系的内容117
第三节 教育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公共关系120
一、教育组织各部门之间公共关系的意义120
二、教育组织各部门之间公共关系的内容121
一、教育公共关系调查的作用124
第一节 教育公共关系调查的作用和原则124
第七章 教育公共关系工作过程(一)124
二、教育公共关系调查的原则125
第二节 教育公共关系调查的程序126
一、确定调查的问题、范围和内容126
二、选择调查方法128
三、搜集和整理分析资料137
四、写调查报告142
一、确定教育公共关系目标144
第一节 制订教育公共关系计划144
第八章 教育公共关系工作过程(二)144
二、辨认教育公共关系对象148
三、编制教育公共关系计划149
第二节 实施教育公共关系活动152
一、实施教育公共关系活动的原则152
二、实施教育公共关系活动的步骤、途径和传播方式154
第三节 教育公共关系评估155
一、教育公共关系评估的意义和作用155
二、教育公共关系评估的内容156
三、教育公共关系评估的方法157
四、教育公共关系评估的程序159
第九章 教育公共关系综合性活动162
第一节 庆典活动162
一、庆典活动的类型和特点162
二、庆典活动的计划和准备163
三、现场组织和新闻报道166
第二节 开放日167
一、开放日的作用167
二、开放日的准备和安排168
一、社会捐赠和赞助的意义170
第三节 社会捐赠和赞助170
二、社会捐赠和赞助的原则171
三、社会捐赠和赞助的实施172
第四节 危机事件处理173
一、危机事件的含义和特点174
二、危机事件的类型和预防174
三、危机事件处理的含义和意义177
四、危机事件公共关系处理的方法178
一、演讲稿182
第十章 教育公共关系的传播技巧182
第一节 文字传播技巧182
二、新闻稿185
三、宣传资料187
四、广告稿188
五、常用公关文书190
第二节 口语传播技巧193
一、演讲193
二、劝说195
三、新闻发布会197
第三节 实像传播技巧200
一、校(园)内环境的设计和布置200
二、教育教学活动公开展示203
三、橱窗展示204
第十一章 教育公共关系的其他技巧207
第一节 教育公共关系接待技巧207
一、接待室布置207
二、日常公共关系接待技巧208
三、其他接待技巧210
一、善于运用非语言形式217
第二节 人际沟通技巧217
二、合理利用心理效应223
第三节 社交礼节礼仪226
一、日常社交礼节礼仪226
二、交谈的礼节礼仪233
第一节 教育公共关系组织机构238
一、专门设置238
第十二章 教育公共关系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238
二、兼职设置239
三、外聘公共关系顾问240
第二节 教育公共关系工作人员的素质241
一、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241
二、知识和经验结构243
三、能力结构245
四、心理素质248
五、法律政策水平249
主要参考文献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