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高等农林专科统编教材 兽医微生物学及免疫学 第2版 兽医、卫生检验等专业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国高等农林专科统编教材 兽医微生物学及免疫学 第2版 兽医、卫生检验等专业用
  • 李决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42553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国高等农林专科统编教材 兽医微生物学及免疫学 第2版 兽医、卫生检验等专业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微生物与微生物学1

二、微生物与人类社会的关系1

目录1

三、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发展简史2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5

一、细菌的形态与排列5

第一章 细菌5

第一篇 总论5

二、细菌的大小6

三、细菌的结构及化学组成7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15

一、细菌的物理性状15

二、细菌的营养16

三、细菌的代谢20

四、细菌的生长和繁殖23

五、细菌的分离培养25

一、微生物在生物学中的分类地位28

第三节 微生物的分类与命名28

二、细菌的分类与命名31

第二章 病毒34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理化特性34

一、病毒的大小及形态34

二、病毒的结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35

三、病毒结构的对称性38

四、包涵体38

六、理化因素对病毒的作用39

五、病毒的物理性状39

七、病毒的血凝性与红细胞吸附现象41

八、噬菌体42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43

一、病毒增殖的特点及方式43

二、病毒增殖的一般过程44

三、不完全复制和缺损病毒45

四、干扰现象和干扰素45

二、病毒的分离培养47

第三节 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47

一、病料的收集和送检47

三、病毒的鉴定49

第四节 类病毒50

一、类病毒的发现50

二、类病毒的生物学特性50

第五节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50

一、动物病毒分类的发展50

二、动物病毒分类的依据50

一、酵母菌的形态和结构53

二、霉菌的形态和结构53

第三章 真菌53

第一节 真菌的形态和结构53

第二节 真菌的繁殖方式54

一、无性孢子54

二、有性孢子56

第三节 真菌的生长和培养特性57

一、真菌的生长要求57

三、真菌的抵抗力58

二、真菌的菌落特征58

第四章 病原微生物与传染60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的病原性与毒力60

一、病原性与毒力的概念60

二、构成病原微生物毒力的因素60

三、毒力的测定62

第二节 传染62

一、传染的概念62

二、传染的发生63

三、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扩散与排出63

第五章 外界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65

第一节 物理因素65

一、温度65

二、干燥68

三、渗透压69

四、辐射69

六、其他物理因素70

五、过滤70

第二节 化学因素71

一、常用消毒剂的实用性能71

二、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73

三、消毒剂的选用74

第三节 生物因素74

一、抗生素与细菌素75

二、噬菌体75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78

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78

第六章 微生物的分布78

二、水中的微生物79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79

第二节 动物体及畜产品中的微生物80

一、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80

二、畜产品中的微生物82

三、无菌动物和无特定病原体动物83

一、基因组和质粒84

第一节 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84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84

二、转座因子和独立岛85

第二节 微生物的主要变异85

一、形态与结构的变异85

二、生化变异86

第三节 微生物变异的机理87

一、非遗传性变异87

二、遗传性变异88

三、基因工程89

第四节 微生物变异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90

一、理论上的意义90

二、实际应用90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93

第八章 免疫学基础理论93

第一节 免疫的概念、功能和类型93

一、免疫的概念93

二、免疫的基本功能93

三、免疫的类型94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95

一、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因素95

二、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97

三、非特异免疫的增强剂97

第三节 特异性免疫98

一、免疫系统98

二、抗原105

三、抗体111

四、机体的免疫应答114

第四节 变态反应120

一、变态反应的概念120

二、变态反应的类型120

第五节 免疫应答的其他问题123

一、自身免疫123

二、免疫耐受124

三、免疫缺陷124

一、血清学反应的概念及一般特点126

第一节 概述126

第九章 血清学反应126

二、血清学反应的类型和参与成分127

三、血清学反应的应用方式和目的127

第二节 沉淀试验129

一、液相沉淀试验129

二、琼脂扩散试验129

三、免疫电泳130

一、直接凝集试验132

第三节 凝集试验132

二、间接凝集试验133

三、抗球蛋白试验134

第四节 与补体有关的试验134

一、补体的性质134

二、溶解试验135

三、补体结合试验135

第五节 中和试验136

一、免疫荧光技术137

第六节 免疫标记技术137

二、免疫酶技术139

三、放射免疫分析140

四、其他免疫标记技术141

第七节 葡萄球菌A蛋白及其应用142

一、葡萄球菌A蛋白的主要特性142

二、葡萄球菌A蛋白在免疫学上的应用143

第十章 免疫学的应用145

第一节 免疫诊断与检测145

一、免疫诊断试剂145

二、免疫诊断与检测的应用145

第二节 免疫预防及免疫治疗146

一、免疫预防146

二、免疫治疗149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151

一、葡萄球菌的一般特性151

第三篇 各论151

第十一章 主要病原性细菌151

二、金黄色葡萄球菌152

第二节 链球菌属153

一、链球菌的一般特性153

二、马腺疫链球菌156

三、无乳、停乳、乳房链球菌156

四、猪链球菌157

五、化脓链球菌157

一、芽胞杆菌科的一般特性158

第三节 芽胞杆菌科158

二、炭疽杆菌159

三、气肿疽梭菌162

四、魏氏梭菌163

五、破伤风梭菌165

六、肉毒梭菌166

第四节 丹毒杆菌属167

一、猪丹毒杆菌167

第五节 分枝杆菌属169

一、结核分枝杆菌170

二、副结核分枝杆菌171

第六节 巴氏杆菌属172

一、多杀性巴氏杆菌172

二、溶血性巴氏杆菌174

第七节 鸭疫里默氏杆菌175

第八节 弯杆菌属176

一、弯杆菌属的一般特性176

二、胎儿弯杆菌176

二、绿脓杆菌178

第十节 布氏杆菌属178

第九节 假单胞菌属178

一、假单胞菌属的一般特性178

第十一节 肠杆菌科181

一、肠杆菌科的一般特性181

二、埃希氏菌属182

三、沙门氏菌属184

第十二节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189

第十三节 嗜血杆菌190

第十四节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191

第十二章 主要病毒194

第一节 口蹄疫病毒194

第二节 猪水泡病病毒196

第三节 猪瘟病毒198

第四节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199

第五节 轮状病毒201

第六节 猪繁殖-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202

第七节 细小病毒204

第八节 日本脑炎病毒205

第九节 伪狂犬病病毒206

第十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208

第十一节 新域疫病毒210

第十二节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212

第十三节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214

第十四节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215

第十五节 马立克氏病病毒216

第十六节 附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218

第十七节 圆环病毒219

第十八节 病毒性关节炎病毒221

第十九节 脑脊髓炎病毒221

第二十节 鸡腺病毒223

第二十一节 痘病毒224

第二十二节 鸭瘟病毒226

第二十三节 鸭肝炎病毒228

第二十四节 小鹅瘟病毒229

第二十五节 狂犬病毒231

第二十六节 犬瘟热病毒233

第二十七节 朊病毒233

一、朊病毒的生物学特性233

二、牛海绵状脑病234

三、痒病235

第十三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及其他微生物237

第一节 曲霉属237

一、烟曲霉237

二、黄曲霉238

第二节 皮霉239

第三节 白色念珠菌241

第四节 螺旋体242

一、螺旋的一般特性242

二、钩端螺旋体243

三、猪痢疾密螺旋体246

第五节 支原体247

一、支原体的一般特性247

四、兔密螺旋体247

二、猪肺炎支原体250

三、丝状支原体251

四、鸡败血支原体252

第六节 衣原体253

第七节 立克次氏体255

实验指导257

实验须知257

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258

实验二 细菌的基本形态及构造的观察266

实验三 细菌抹片标本的制备及染色268

实验四 玻璃器皿的准备272

实验五 培养基的制备274

实验六 真菌制片及形态观察279

实验七 细菌的分离培养280

实验八 细菌的培养特性和细菌运动力的检查285

一、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表现285

二、细菌运动的检查方法288

实验九 细菌的生化试验289

实验十 动物试验法294

实验十一 沉淀反应297

实验十二 凝集试验300

一、玻片凝集试验300

二、试管凝集试验300

实验十三 间接血球凝集试验302

实验十四 补体结合反应(示教)303

一、常规(直接)补体结合反应303

二、微量补体结合反应309

实验十五 标记抗体染色法313

一、荧光抗体染色法313

二、酶标抗体染色法314

实验十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316

实验十七 葡萄球菌和链球菌318

实验十八 炭疽杆菌和魏氏梭菌320

实验十九 猪丹毒杆菌322

实验二十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323

实验二十一 多杀性巴氏杆菌325

实验二十二 病毒的鸡胚培养326

实验二十三 病毒的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329

实验二十四 细胞培养技术(示教)332

附录336

附录一 常用的培养基336

附录二 常用试剂和溶液的配制338

附录三 试剂、药品使用常识340

附录四 微生物学常用的计量单位3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