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1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编辑部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市: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45166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42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66页
  • 主题词:工程物理学-中国-2001-年报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200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次1

编者的话1

年报专稿 快Z-箍缩等离子体物理研究进展………………………………………彭先觉 华欣生 彩页院士介绍(张兴钤,周毓麟,经福谦,胡仁宇,宋家树,贺贤土)……………………………………彩页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1-1 脉冲载荷下球形爆炸容器的弹性响应 胡八一等5

1-2 动载荷下材料的屈服强度变化 华劲松等5

1-3 飞片在平面爆轰加载下的运动规律 童慧峰等6

1-4 冲击压缩下氩气的辐射特性 唐敬友等7

1-5 金属块状样品的冲击温度测量 戴诚达等8

1-6 用SVR相机进行的多点起爆实验 文尚刚等9

1-7 冲击压缩下铁的高压电导率测量 毕延等10

1-8 串联装置加速飞片的实验 赵蜂等11

1-9 带尾翼翻转型爆炸成形弹丸设计与试验 于川等12

1-10 温度与应变率对钽流动应力的影响 彭建祥等13

1-11 燃料空气炸药爆炸抛撒后云雾液滴尺寸的测量 陈军等14

1-12 闪光照相侧向散射接受实验 管永红等15

1-13 球形破片长距离飞行速度衰减规律 谭多望等15

1-14 “欺骗”法图像消噪声技术 管永红16

1-15 低阻负载的电感储能功率调节系统 郝世荣等16

1-16 液氮冲击压缩特性理论计算 孟川民等17

1-17 三乙基铝及添加物快速反应微观机理的光谱研究和分子轨道法计算 胡栋等19

1-18 输出能量20kJ、脉宽10μs的爆磁压缩电流发生器 孙奇志等20

1-19 螺旋型爆炸磁压缩脉冲发生器的二维等效电路模型 董志伟等20

1-20 爆磁压缩产生器磁场方程解析 王泰春等21

1-21 爆轰波传播的拉氏数值模拟方法 张树道等22

1-22 爆轰参数估算爆温 李银成23

1-23 弹头头部形状对侵彻影响的数值模拟 温万治等24

1-24 二维欧拉网格人机对话前处理软件设计 冯其京等25

1-25 混凝土撞击损伤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张凤国等26

1-26 铝飞片斜腔靶实验的一维模拟 罗平庆等27

1-27 破片杀爆装置的三维模拟分析 董师舜等28

1-28 密集破片发生器 钱立新等29

1-29 弹体在侵彻混凝土过程中的力学响应分析 屈明等30

核物理与等离子体物理33

2-1 靶球表面粗糙度对内爆中子产额的影响 李沄生33

2-2 Z箍缩内爆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机制 宁成等34

2-3 KrF天光一号预放大器中的放大自发辐射效应 张春斌等34

2-4 混合介质对快点火预压缩过程的影响 李蒙等35

2-5 混合材料的非平衡不透明度计算 韩国兴等37

2-6 闪光照相中的辐射场 梁德聪等38

2-7 用改进的直线稳定方法控制耗散系统和保守系统的混沌 许海波等38

2-8 有空位二聚物表层系统的Frenkel-Kontorova模型 许海波等39

2-9 非周期扰动法控制哈密顿系统的混沌 许海波等40

2-10 用常数周期脉冲方法控制哈密顿系统的混沌 许海波等41

2-11 神光Ⅱ三倍频激光腔靶超热电子-X光转换穿透系数 张家泰等42

2-12 自适应耦合方法控制保守系统的混沌 许海波等43

2-13 神光Ⅱ钕玻璃三倍频激光腔靶的受激散射 张家泰等44

2-14 手(自)动棒传动和控制系统研制 韩惠林等45

2-15 Rossi-α测量系统研制 范晓强46

2-16 徒手装卸静态次临界实验装置活性区的临界安全检验 黄义超47

2-17 静态次临界实验装置温度平衡实验 李茂辉48

2-18 静态次临界实验装置过渡临界实验 卢伟48

2-19 252Cf随机脉冲源初步测量系统 李建胜等49

2-20 静态次临界实验装置设计与实验 杨成德50

2-21 #300反应堆乏燃料元件源项估算 陈炜等51

2-22 CMRR冷中子源初步安全分析 刘显坤等52

2-23 LiD中子源初步物理计算 胡春明等53

2-24 CMRR冷中子源系统 胡春明等54

2-25 数字化周期测量保护装置 朱世雷等54

2-26 #300反应堆在线中子照相技术 唐彬等55

2-27 吸氘镧基合金微观结构的中子衍射 陈波等56

2-28 应用同步辐射EXAFS技术测量镧基合金氘化物微观结构 陈波等57

2-29 二维装置D-T中子穿透率实验 陈渊等58

2-30 在不同实验装置上的纯水泥圆柱壳体反照中子测量 刘荣等59

2-31 D-T中子照射下含硼聚乙烯球泄漏γ能谱测量 郭海萍等60

2-32 中子散射谱仪技术 谢超美等61

2-33 电子束作用下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辐射效应 黄玮等61

2-34 两种硅泡沫材料辐射的稳定性 黄玮等62

2-35 脉冲核辐射探测系统高精度标定技术 雷家荣等64

2-36 238Pu,241Am和238Pu+241Am在#525水泥块中的扩散行为 但贵萍等65

2-37 交变极性聚焦磁场抑制Corkscrew运动的机理 石金水等66

2-38 交变极性聚焦磁场抑制束质心的Corkscrew运动 李勤等66

2-39 2MeV注入器绝缘支撑设计与实验 王勐等68

2-40 直线感应加速器束流剖面测量技术 陈思富等69

2-41 石油测井用小型中子发生器 周明贵等70

2-42 不同中子辐射模拟源半导体器件辐射损伤等效关系 贾温海等71

2-43 地面的水平极化高空电磁脉冲及其对电缆的感应 许献国等72

2-44 多用途的200kV中子发生器 唐平瀛等73

2-45 高空电磁脉冲作用下的地面电缆和架空线电磁脉冲耦合规律 周启明等74

2-46 高低剂量率辐射CMOS电路总剂量损伤的比较 周开明等75

2-47 双极晶体管X射线辐射剂量增强效应 陈盘训等76

2-48 八路激光等光程的测试实验 刘华等77

2-49 CMOS剂量增强的理论模拟 牟维兵等78

2-50 激光-X光转换和电子热传导 王光裕等79

2-51 利用LARED-H后处理程序计算神光Ⅱ黑腔辐射温度 王光裕等80

2-52 辐射烧蚀CH薄膜理论研究 盛家田等81

2-53 辐射烧蚀CH薄膜理论计算与实验比对分析 盛家田等82

2-54 腔壁发光面移动对半腔辐射输出流的影响 赖东显等84

2-55 神光Ⅱ腔靶辐射温度实验的数值模拟 赖东显等85

2-56 铁磁材料磁场的应用和计算 王贵荣87

2-57 金属丝等离子体形成数值模拟的初步设想 丁宁等88

2-58 常规靶制备技术 陆晓明等89

2-59 中心波长28.5nm多层膜镜反射率测量 黄文忠等90

2-60 高功率钕玻璃固体激光放大器物理性能优化设计 于海武等91

2-61 低驱动功率X射线激光莫尔条纹技术 黄文忠等92

2-62 靶工艺研究进展 吴卫东93

2-63 小口径损伤阈值检测及预处理技术 胡建平94

2-64 腔内等离子体冕区电子温度和金激光等离子体的平均离化度诊断方法探索 杨国洪等94

2-65 多层镜—软X光能谱仪研制 孙可煦等95

2-66 神光Ⅱ柱腔靶SRS、SBS散射产生机制研究 刘慎业等96

2-67 Gabor波带片编码全息成像X光层析技术 曹磊峰等98

2-68 高Z材料辐射热波与Rosseland平均辐射不透明度研究 丁耀南等99

2-69 强激光束波前PSD恢复算法及聚焦特性 粟敬钦等100

2-70 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计算机模拟设计平台研究及其应用 粟敬钦等102

2-71 波前功率谱密度函数评价方法探讨 任衰等102

2-72 金属混合靶与准分子激光气相沉积技术 许华等103

2-73 CH材料辐射烧蚀实验 杨家敏等104

2-74 三倍频激光驱动黑腔靶辐射温度定标 黄天暄等105

2-75 靶参数测量技术 高党忠106

2-76 神光Ⅱ三倍频实验柱腔靶X光发射区运动 丁永坤等107

2-77 大口径衍射光学元件技术 杨春林等108

2-78 子孔径拼接干涉仪技术研究 张蓉竹等109

2-79 含氢次临界系统的三维结构模拟与分析 叶涛等111

工程学科115

3-1 KDP晶体金刚石车削加工工艺 辛树明等115

3-2 高精度方形透镜数控加工工艺 王健等116

3-3 平面波透镜粘接界面无损检验的超声透射法 张伟斌等117

3-4 袋装垃圾破袋破碎机的研制 范玉宏等118

3-5 适于在线测量的激光位移传感器 袁道成119

3-6 一种新型的对接装配装置的设计 刘勇等120

3-7 典型零件塑性成型有限元模型方法 黄明等121

3-8 圆柱螺旋弹簧的可靠性设计 郭维强等122

3-9 氦质谱检漏灵敏度分析与应用 蒲洁等124

3-10 冷铁效应与冒口工艺设计 邱义伦等125

3-11 进口加工中心系统功能恢复和技术改造 陈功福等126

3-12 一种机器人特殊手部机构设计 李凡等127

3-13 一种新型自动定心夹具 陈凡等129

3-14 一种新型自动检漏装置 陈凡等130

3-15 仪器基础支架的优化设计探讨 连克难等131

3-16 RT2-180高精度台车式电阻炉的研制与改造 李昌安等132

3-17 可调扭矩测力扳手的设计 吉方等133

3-18 安全等级划分的层次分析方法 方宗銮等135

3-19 “一点安全”阈值特征量的物理内涵 方宗銮等136

3-20 动学支撑定位精度检测技术 符春渝等137

3-21 含间隙结构高速撞击的数值模拟 陈刚等138

3-23 旋转盘冲击拉伸实验系统的建立 陶俊林等140

3-22 靶区支撑桁架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分析 徐兵等140

3-24 跌落试验装置平稳缓冲系统 刘小刚等141

3-25 复杂系统部(组)件可靠性增长模型 唐炜142

3-26 冲击试验夹具的优化设计 毛勇建等143

3-27 特定系统可靠性评估的方法 孙松成等144

3-28 高冲击过载下硬回收装置保护结构设计技术 蒋家桥146

3-29 包装容器内水分变化规律 陈晓丽等147

3-30 电涡流传感器对不同材料的归一化技术 李代生等148

3-31 典型包装箱异常环境跌落试验仿真 王齐鲁等149

3-32 ICP传感器系统应用技术 吴付岗等149

3-33 水中爆破战斗部水中爆炸试验 金建明151

3-34 平头弹穿靶能力数值分析 金建明152

3-35 弹体撞击充液圆柱壳动力响应数值模拟 陈成军等153

3-36 小波分析方法在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用 宁佐贵等154

3-37 超高压液压系统自动控制技术 张新武等155

3-38 云爆弹总体设计 朱永清等156

3-39 网格模型对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 颜怡霞等157

3-40 隔振支承系统动力学试验与参数识别 陈大林等159

3-41 锥壳结构导爆索爆炸加载设计方法 邓宏见等159

3-42 PVDF薄膜压力传感器标定技术 王军等160

3-43 复杂产品可靠性的评估 金碧辉161

3-44 多层塑料微球高压充氢工艺 王朝阳等162

3-45 曲面单点测量方法 杨维川163

材料学科167

4-1 掺锰铬氧化铝陶瓷材料性能 黄晓军等167

4-2 钚材料自辐射损伤的计算机模拟 郑晖等167

4-3 高阈值高消光比偏振膜的研制 马平等168

4-4 温度环境对JB-9014炸药性能的影响 李敬明等169

4-5 JOB-9003与JO-9159断裂特性随温度变化试验 温茂萍等170

4-6 炸药短时蠕变试验老化模型的建立方法 温茂萍等171

4-7 高温处理对JOB-9003高聚物粘结炸药冲击波感度的影响 田勇等172

4-8 铍材焊接工艺研究 张友寿等172

4-9 调质状态下30CrMnSiA钢的激光焊接 雷华东等173

4-10 激光深熔焊接HR-2钢 雷华东等174

4-11 60Si2MnA钢复合热处理工艺 李昌安等176

4-12 直角尺检定仪改造 罗凡等177

4-13 镀锌对40Cr系列材料氢脆的影响 高福全178

4-14 适合我国中小城市的垃圾焚烧技术 薛东卫等179

4-15 模具钢的激光熔覆组织和性能 汤光平等181

4-16 现场电刷镀修复进口热轧机大轧辊环形磨损带 王仁俊等182

4-17 TC4钛合金精密焊接工艺 郭鹏等183

4-18 激光束焊接铍环残余应力的轴对称有限元分析 董平等184

4-19 Pu2,Pu3和Pu4体系的结构与势能函数 蒙大桥185

4-20 化合物半导体表面金属原子链的形成及生长机理 刘柯钊186

4-21 铍激光焊接的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 张友寿等188

4-22 纳米晶W粉和W-Ni-Fe预合金粉的制备 李强189

4-23 金属纳米微粒电弧法制备 唐清富189

4-24 U-2Nb合金显微组织分析 王小英等190

4-25 CO钝化金属铀表面工艺技术 杨江荣等191

4-26 碳氧离子注入提高铀抗氢化性能 王小英等193

4-27 Ta/W/Sn复合涂层制备工艺 蒋驰等194

4-28 热等静压复合残余应力分布 董平等194

4-29 离子束增强沉积铌(钛)薄膜实验 严东旭等195

4-30 铀表面钛镀层原位氧化行为的AES和EELS 白彬等197

4-31 中低应变率下材料力学性能 陈刚等198

4-32 钨铁镍合金部件研制 冷邦义等199

4-33 高温热冲击对J75不锈钢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谭云等200

4-34 有机泡沫材料的吸放水特性及微观结构 陈晓丽等201

4-35 抗氢钢高压贮氢前后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研究 谭云202

4-36 高应变率下PBX的动态力学行为 罗景润等203

4-37 落锤材料试验机冲击能量测控系统 王军等204

4-38 贫铀材料在常规武器中的应用 李伟等205

4-39 金属材料静高压p-V曲线 黄西成等206

4-40 温度对PVDF压电膜的影响 王军等207

电子学与光电子学211

5-1 新型超宽带短脉冲天线的设计 周海京等211

5-2 氧碘化学激光中气体参数的选取和计算 束小建212

5-3 同轴高功率高频率超宽带电介质契伦柯夫超辐射数值模拟 姜幼明213

5-4 光学部件激光热耦合效率及激光热畸变 陈发良等214

5-5 螺旋MFCG电感和匝间内电压的计算 王贵荣等215

5-6 高功率高频率同轴型返波管超辐射的数值模拟 姜幼明216

5-7 大气折射对激光瞄准的影响 张天树等217

5-8 COIL二维理论模型及其初步数值模拟 李守先等218

5-9 OSIFEL程序对于高平均功率自由电子激光适用性的考查 束小建等219

5-10 大气折射对激光测距的影响 雷广玉等220

5-11 一种新型的X波段同轴渡越时间振荡器 杨温渊等221

5-12 单通自由电子激光中自场引起的共振波长漂移 董志伟等222

5-13 二极管泵浦100mJ Nd:YLF系统 秦兴武等222

5-14 衍射光学元件湿法刻蚀技术 周礼书等223

5-15 两种新型不同泵浦腔构型片状激光放大器性能分析 王成程等224

5-16 环形大功率LD泵浦的YLF激光器特性 罗亦鸣等225

5-18 高功率激光膜层损伤过程 蒋晓东等226

5-17 Nd:YLF激光放大器的LD端面泵浦 秦兴武等226

5-19 高功率面阵二极管激光器封装技术 武德勇等227

5-20 板条侧面绝热技术 蔡震等228

5-21 高平均功率声光Q开关二极管泵浦Nd:YAG激光器 王卫民等228

5-22 战术导弹尾焰红外辐射模拟技术 关有光等229

5-23 空中目标激光照明的数值模拟 叶一东等230

5-24 主动照明目标的光学特性 叶一东等231

5-25 信标实验中的高消光比光开关设计 雒仲祥等231

5-26 积分球的光功率波形变换理论 高学燕等232

5-27 CCD成像器件抗干扰技术 葛成良等233

5-28 光束大气传输闪烁效应 万敏等234

5-29 激光初始光场的强度分布特性对远场能量集中度的影响 万敏等235

5-30 激光导引星自适应光学系统对大气湍流低阶像差校正效果分析 万敏等236

5-32 可适宜光化学反应的CO激光器主副腔 易亨瑜等237

5-31 小体积大功率CO2激光器输出模式分析 易亨瑜等237

5-33 由绘图仪改装的激光雕刻机二维数控机床 易亨瑜等239

5-34 光电器件空间环境实验 周殿华等240

5-35 射频腔光阴极注入器发射度 杨茂荣等240

5-36 大功率直流电源的设计 黎明等241

5-37 微脉冲电子枪理论分析与实验设计 杨兴繁等242

5-38 100μm自由电子激光自发辐射实验 谢敏等243

5-39 连续波光阴极注入器的驱动激光 黎维华等244

5-40 低能电子加速器用于氚的生产 钱民权等245

5-41 0.5~1kW高平均功率自由电子激光器 胡克松等245

5-42 2π/3模场中渡越时间效应机理 范植开等246

5-43 C波段三腔渡越时间效应振荡器的理论与实验 范植开等247

5-44 Tesla变压器型强流电子加速器初级能源系统 邹光荣等248

5-45 超宽带天线阵列频谱分布 杨周炳等249

5-46 高功率、大电荷传递量场畸变型重复频率气体火花开关实验 罗敏等250

5-47 圆波导斜劈辐射天线的实验 陈代兵等251

5-48 长脉冲强流电子束二极管径向绝缘机理与实验 谭杰等252

5-49 超宽带微波在坑道内的传输实验 陆巍等253

5-50 电子系统微波接收截面 余川等254

5-51 提高超宽带脉冲源的重复频率的研究 石小燕等255

5-52 同轴输出腔高频参数的解析分析 黄华256

5-53 300kV双绕组脉冲变压器研制 康强等258

5-54 交叉梁硅微加速度开关设计 苏伟等259

5-55 辐射图像的信噪比 江孝国等260

5-56 加窗VISAR测试技术 马云等261

5-57 直线感应加速器注入器中电子束束剖面的时间分辨测量 畅里华等262

5-58 记录粒子场全息图的记录介质选取 李作友等263

5-59 高灵敏度VISAR研究与设计 彭其先等264

5-60 微粒场全息术的最佳远场条件 李作友等265

5-61 电子系统抗高过载冲击防护技术 高进忠266

5-62 圆锥体模型截短对天线辐射特性影响 李彪267

5-63 一种宽频带微带贴片天线 杨向华268

5-64 系统可靠性的修正极大似然法 蒲仁壁269

5-65 ST-2型触发同步机 陈克难270

5-66 单元对系统可靠性影响的增量分析法 胡斌270

5-67 常规引信全电子安全系统程序控制组件设计 王兵271

5-68 处理器80C196KC总剂量辐射效应及等效 杨怀民等272

5-69 飞行器电子系统地面测控软件设计 王志颖273

5-70 复杂系统性能仿真模型统计确认的不确定性分析 杨江274

5-71 80C51单片机系统在UWB-EMP场下的扰动响应 谢泽元等275

5-72 反熔丝FPGA的γ总剂量效应 赵聚朝276

5-73 快速响应EMP保护技术 赵洪超等277

5-74 伪随机脉间二相编码的多普勒频率补偿 刘建新等278

5-75 冲击大电流的能源装置 曾清等279

5-76 特殊多芯长电缆电流注入法EMP耦合试验 罗学金等280

5-77 EMP保护器件的应用 余彦胤281

5-78 数字化扩频遥控系统 韩宇等282

5-79 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雷达高度表接收机 张海283

5-80 S波段DDS/PLL频率合成技术 金数波284

5-81 双极晶体管总剂量辐射失效概率 陈盘训等285

5-82 影响准两点注入式锁相调频器调制特性的因素 黄强286

5-84 半导体致冷器的密封技术 曾文富288

5-83 双反射盘端射螺旋天线及天线阵 李林翠288

5-85 密封电真空器件真空度的测量方法 金大志等289

5-86 基于PCI总线的100MHz数据采集卡的设计实现 陈大海291

5-87 单相步进电机矩角特性的数值模拟 杨晴292

5-88 具有抗辐射干扰性能的脉冲电子束流探测器设计 周启明293

5-89 低噪声放大器模块化分析与设计的等效噪声模型法 王军294

5-90 延迟时间稳定性、调试准确度及其分布 陈玮玮295

5-91 Markov链在全电子引信保险机构安全性分析中的应用 李东杰等296

5-92 数字示波器自动检定程序库的开发 郭伟民等297

5-93 多路脉冲时间间隔校准方法 范泽辉298

5-94 单次脉冲波形测量技术 陈曙光299

5-95 微波阻抗及自动校准测试技术 魏翔文301

5-96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温度测试系统 李翀等302

5-97 光纤位移传感器工程化应用 齐勇等302

5-98 激光触发多级多通道开关 李洪涛等303

5-99 200kV/100kA低抖动低预击穿概率环形轨道场畸变开关 李洪涛等304

化学与化工309

6-1 茶园沟极低放废物填埋场核素迁移分配系数实验 李宽良等309

6-2 核素迁移研究:铀在土壤材料中的吸附比测定 康厚军等310

6-3 可剥离膜的研制与应用 谭昭怡等311

6-4 锆-镍合金消气剂消气行为 石正坤等312

6-5 锑酸消除含氚废空气中氚的行为 但贵萍等313

6-6 尿氚的分析测量和氚人体半排期的实验 王兰新等313

6-7 尿中氚水和总氚的对比分析测定 王兰新等314

6-8 斑蝥素衍生物的合成与初步标记 蹇源等315

6-9 三苯基膦定量还原Re(Ⅶ) 王关全等315

6-10 117mSn的标记HEDTMP 何佳恒等316

6-11 一种新型99Mo-99mTc发生器的研制 汤磊等317

6-12 153Sm标记烷基膦类化合物的制备与烷基膦酸结构的关系 杨玉青等318

6-13 两种氦-3释放量测量方法比较 丁伟等319

6-14 微球高压充氚系统氘氚化铀床中3He的处置 李海容等320

6-15 用氧化电位溶出法测量铁含量 李晓兵等321

6-16 自适应式Z-箍缩丝阵负载制备技术 邱龙会等321

6-17 热电池的工艺改进 李立等322

6-18 PS-PVA双层球的研制 李波323

6-19 超低密度有机泡沫研制 张林等325

6-20 贮存条件下炸药安全试验及其吸水渗水性实验 吕子剑325

6-21 聚酰胺酸合成工艺 张占文等326

6-22 靶材料研究 张林等327

6-23 超薄薄膜靶制备技术及工艺 杜凯等328

6-24 环境微量水分测试技术 陈捷等329

6-25 老化过程中炸药、粘结剂的变化研究 房永曦等330

6-26 固相微萃取和GC/MS研究炸药老化释出微量气氛 杨秀兰等331

6-27 用火焰原子吸收测量纯铜中锌的含量 邹德霜等331

6-28 印染废水处理工程技术 龚大国等332

6-29 示范工程模拟烟气电子束脱硫工艺试验 陈伟华等334

6-30 酒厂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参数选择 朱永全335

6-31 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副产物收集技术 张晓春336

6-32 电子束脱硫工业化示范装置烟气成分分析 陈海燕等337

6-33 聚合硫酸铁在工业废水中的应用 涂强等338

6-34 逐时络合比色法用于PFSS的形态分析 袁宗宣338

6-35 电子束辐照烟气脱硫脱硝工业化试验装置 毛本将等340

6-36 铀铌合金腐蚀产物中杂质元素的光谱分析 刘勇等341

6-37 氦-3的质谱准确测定技术 郭文胜等342

6-38 LaNi5-xAl(x=0.1,0.3)的氚老化效应 熊义富344

6-39 超临界二氧化碳处理对铀抗大气腐蚀性能影响 杨维才等345

6-40 铀-铌合金腐蚀产物中碳、硫含量的同时测定 武红英等346

6-41 LaNi4.7Al0.3Hx去氢化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陈虎翅等347

6-42 电化学法去除金属表面铀污染物影响因素 陆春海等348

6-43 铀铌合金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特性 伏晓国等349

6-44 铀或不锈钢对炸药的作用 刘妙根等351

6-45 含铝FAE燃料配方 刘晓波等352

6-46 同时测定铀铌合金中微量氧和氮含量 吴伦强等352

6-47 铀铌合金与O2表面反应的XPS研究 伏晓国等353

6-48 ICP-OES法测定LaNiAl储氢材料中Ce,Pr,Nd,Sm 魏彦波等354

6-49 铀铌合金中微量硫的测定方法 纪新华等355

6-50 铀铌合金腐蚀产物中氧含量的测定 蔡定洲等356

6-51 一种新型电解去污技术 王东文等357

6-52 挠性炸药配方及性能 袁启纯等358

6-53 一种复合材料等静压成型技术 唐文龙等358

6-54 新型含铝炸药 关立蜂等359

6-55 GI-920炸药模拟物的研制 袁启纯等360

6-56 添加剂对丁羟胶强度的影响 古忠云等361

6-57 B炸药的改性 黄亨建等362

6-58 战斗部灌封胶的研制 习彦等364

计算机与计算数学367

7-1 混合Krylov子空间算法及其应用 刘兴平等367

7-2 界面不稳定性数值模拟方法 唐维军等368

7-3 利用极小化泛涵求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基态解 唐维军等369

7-4 光滑开弧上Helmholtz方程的第一型积分方程的数值解 唐维军等370

7-5 利用Ghost Fluids方法模拟接触间断 程军波等371

7-6 网络流量统计与安全审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沈卫超372

7-7 邮件过滤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沈卫超373

7-8 热传导方程的一类应用于并行计算的区域分解算法 左风丽等374

7-9 基于Web数据库技术的上机资源查询系统 郑育蜂375

7-10 2D-DVS系统中的动画制作 徐平均等376

7-11 分布环境下大规模数值模拟程序的实时监控与驾驭 王弘坤等377

7-12 复杂系统运动的控制与同步化 陈式刚377

7-13 二维可激媒质激发波的有效控制 王光瑞等378

7-14 二维螺旋波的演化与控制 王光瑞等379

7-15 可激振子的位相重置 王光瑞等380

7-16 二维三温流体动力学程序LARED-I的研制 符尚武等381

7-17 一维激发波的演化与控制 王光瑞等382

7-18 在可激媒质中一对螺旋波的控制和消除 王光瑞等383

7-20 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Burgers方程 沈智军等384

7-19 二维初始分布辅助生成系统IDAD的设计和实现 姚彦忠384

7-21 积分输运方程在平板几何下的高阶数值解 沈智军等385

7-22 基于物理量梯度的AMR技术 王瑞利386

7-23 激光与靶相互作用体汽化模型的计算方法 陶应学等387

7-24 求解三维非正规六面体网格上抛物型方程的变分-差分格式 陈光南等387

7-25 科学城环境管理信息系统 李立清等388

7-26 网络测试分析技术 李芬390

7-27 黑客攻击检测技术 高行宇等390

7-28 网络安全攻防技术实例 刘渊391

7-29 基于Domino的OA技术 马军等392

7-30 金属旋压、锻压成型的数值仿真技术 刘建波等393

7-31 基于PDM系统的产品协同开发环境应用 唐定勇等394

7-33 产品装配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 崔树礼等395

7-32 面向仿真平台的分布式可视化应用技术 郑澎等395

7-34 三维空间非理想爆轰波传播的SMP并行计算 黄清南等396

7-35 高非线性的数值模拟 成伟等397

7-36 网络化测试系统及其面向对象设计 李凤保398

7-37 基于Ethernet的网络化测试技术 李凤保399

7-38 基于虚拟现实的产品公差分析 马玥等400

7-39 光路自动准直计算机控制系统 虢仲平等401

7-40 基于SPC的可控数据采集网络系统的研究及实现 马绍良等402

7-41 基于实例的变型设计系统 何朝明等403

7-42 基于遗传算法的一类不确定性扰动下的系统参数估计 李世玲404

7-43 信息系统共享结构与主动服务技术 马卫东405

7-44 弹体侵彻厚靶的计算方法 李恩征等406

7-45 结合气体分子动力学方法的RKDG有限元格式求解一维Euler可压方程组 蔚喜军407

7-65 有关正态分布的小样本可靠性评估 马智博等407

7-46 间断有限元方法求解流体力学方程组 蔚喜军408

7-47 二维非定态中子输运方程的一个解法 傅连祥410

7-48 确保并行与串行结果一致的蒙特卡罗并行随机数产生及应用 邓力等411

7-49 细胞质钙离子浓度非线性振荡的一种同步机制分析 应阳君412

7-50 在一般速度场中的二维中子输运离散格式及其程序实现 阳述林413

7-51 压强边界条件下铝球压缩的二维计算 张永慧等414

7-52 三维爆轰数值模拟欧拉方法研究与程序研制 何长江等415

7-53 Beeler-Reuter模型的动力学结构 王光瑞等415

7-54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数据库访问技术 王朝阳等416

7-55 二维非理想爆轰波绕射过程的高精度数值计算 柏劲松等417

7-56 并行算法到并行结构的映射 姚向东418

7-57 线性代数方程组的并行列处理法 杨本立等418

7-58 材料性能自调节神经模糊预测及应用 夏伯才等419

7-59 基于VC的数据库开发技术在凸轮机构CAD软件中的应用 鲁聪等420

7-60 零件组工艺知识获取系统 蒋小应等421

7-61 计算机辅助工艺任务流程管理与工艺批改技术 蒋小应423

7-62 网络系统可靠性建模及综合评估软件 王玉明等424

7-63 三对角方程组快速并行行处理法 杨本立等425

7-64 基于主观推断的可靠性评估方法 马智博等425

7-66 CAD/CAM在模具开发中的应用 鱼胜利428

7-67 基于CORBA和Web的协同设计制造系统 张明君等429

军备控制433

8-1 核弹头类型γ射线指纹识别机制 刘素萍等433

8-2 PPS脆弱性分析及软件设计 方妮等433

8-3 DSA数字签名算法研究及软件实现 方妮等434

8-4 主动式光纤封装装置的电源设计 陈静等435

附录 2001年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题目4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