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经济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经济学概论
  • 孙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ISBN:780159884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31页
  • 主题词:环境经济学-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经济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1

1.1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1

1.2 对传统经济学观念的再认识2

1.2.1 商品消费2

1.2.2 资源稀缺2

1.2.3 市场3

1.3 环境经济学的建立3

1.3.1 环境经济学的由来3

1.3.2 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背景和必然性4

1.3.3 环境经济学所面临的任务4

1.4 环境经济学的主要研究领域5

1.4.1 环境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5

1.4.2 环境价值的衡量与评估6

1.4.3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7

1.4.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8

1.4.5 国际环境问题9

1.5 环境经济学的发展趋势9

习题9

第2章 环境经济学基础11

2.1 经济效率与市场竞争11

2.2 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12

2.3 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13

2.4 消费者偏好15

2.4.1 商品组合(Market Basket)15

2.4.2 基本假定15

2.4.3 无差异曲线16

2.4.4 序数排列和基数排列17

2.4.5 边际商品替代率18

2.5 效用的概念19

2.5.1 效用与满足19

2.5.2 边际效用20

2.6 个别需求21

2.6.1 预算线21

2.6.2 价格变化23

2.6.3 需求曲线24

2.7 市场需求24

2.7.1 从个别需求到市场需求24

2.7.2 需求的点弹性和弧弹性25

2.8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26

2.9 成本理论28

2.9.1 成本的涵义28

2.9.2 短期成本29

2.10 生产理论30

2.10.1 生产技术30

2.10.2 等产量曲线31

2.10.3 短期与长期32

2.10.4 一种可变投入的产出33

2.10.5 平均产出和边际产出33

2.10.6 劳动生产率35

2.10.7 两种可变投入的产出35

2.11 纳什均衡与囚徒困境37

2.11.1 纳什均衡37

2.11.2 市场博弈与囚徒困境38

2.12 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41

习题42

第3章 外部性理论44

3.1 外部性的定义44

3.2 外部性的类型45

3.2.1 公共外部性与私人外部性45

3.2.2 可转移的外部性46

3.2.3 技术外部性和货币外部性47

3.3 外部性理论的应用48

3.3.1 外部性对价格和资源配置的影响48

3.3.2 外部性的帕累托最优定价49

3.3.3 外部性的受害者50

3.3.4 外部性和产权51

3.3.5 科斯条件下的庇古税52

习题53

第4章 经济效率理论55

4.1 社会经济效率的实现55

4.1.1 商品生产中的埃奇沃斯矩形图55

4.1.2 高效率的生产过程56

4.1.3 商品消费中的埃奇沃斯矩形图57

4.1.4 高效用的消费过程57

4.1.5 效用可能性边界59

4.1.6 帕累托效率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60

4.1.7 最大社会福利60

4.2 帕累托效率的公平意义61

习题62

第5章 物质平衡理论64

5.1 物质平衡的一般概念64

5.2 物质平衡与瓦尔拉-卡塞尔模型67

5.3 环境管理模型74

5.3.1 环境管理的基本模型74

5.3.2 价值平衡与最优环境管理对策75

5.4 物质平衡理论的实践——循环经济78

5.4.1 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特点78

5.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78

5.4.3 21世纪我国发展循环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80

习题83

第6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84

6.1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基本特征84

6.2 自然资源的分类85

6.2.1 可耗竭资源85

6.2.2 可更新资源86

6.3 自然资源的存量、流量与储量87

6.3.1 自然资源的存量与流量88

6.3.2 自然资源的存量与储量88

6.4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89

6.4.1 可耗竭资源的最优耗竭89

6.4.2 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94

习题98

第7章 环境资源价值与费用收益分析99

7.1 环境资源价值的一般概念99

7.2 费用收益分析的产生与发展99

7.3 费用与收益分析的一般概念101

7.3.1 货币与资本(金)的时间价值101

7.3.2 社会贴现率与银行利率102

7.3.3 收益流与成本流102

7.3.4 环境资源的影子价格102

7.4 费用与收益分析的基本步骤107

7.4.1 识别建设项目的费用与收益107

7.4.2 对计算出的费用与收益进行贴现108

7.4.3 分析、比较贴现后的费用与收益110

7.4.4 评价项目的社会经济可行性111

习题112

第8章 环境损害与收益的价值评估方法114

8.1 工程费用法114

8.2 影子工程法115

8.3 机会成本法116

8.4 市场价值法116

8.5 人力资本法118

8.5.1 环境污染与破坏引起的健康损失的估算方法119

8.5.2 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估算方法119

8.5.3 环境污染与破坏引起的人身伤害损失的计算方法119

8.6 直接计算法120

8.7 经验估算法121

8.8 调查评价法123

8.8.1 投标博弈法123

8.8.2 德尔斐评估法125

8.9 替代市场法131

8.9.1 资产价值法132

8.9.2 工资差额法132

8.9.3 旅行费用法132

习题137

第9章 社会与环境经济评价139

9.1 确立环境保护目标140

9.2 建立环境影响因子名录140

9.3 建立环境影响名录140

9.4 因子的筛选与影响的量化141

9.4.1 因子的筛选141

9.4.2 影响的量化142

9.5 环境影响的货币化144

9.5.1 文献筛选144

9.5.2 价值调整145

9.5.3 计算单位时间的价值145

9.5.4 计算贴现后的影响总价值145

9.6 估算因素分析145

9.6.1 偏差和不确定性145

9.6.2 贴现的价值意义146

9.6.3 其他社会经济问题148

9.7 项目的环境经济分析与评价149

9.7.1 基本假设149

9.7.2 计算各时间段的成本流和收益流149

9.7.3 采用规范的投资标准比较项目的成本和收益149

9.7.4 对社会与环境经济变量进行敏感性分析150

9.7.5 将非货币化的环境成本和收益纳入经济分析150

9.7.6 环境经济评价的结论151

9.8 案例:湘江流域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51

习题152

第10章 环境经济政策153

10.1 环境容量与污染水平153

10.1.1 环境容量153

10.1.2 污染水平153

10.2 环境经济的基本政策:PPP原则154

10.2.1 先PPP(Polluter Pays Principle)原则155

10.2.2 后PPP(Punish Polluter Principle)原则156

10.3 一般环境经济手段157

10.3.1 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157

10.3.2 边际管理成本与边际交易成本158

10.3.3 环境经济手段优化选择的静态分析159

10.3.4 环境经济手段优化选择的比较分析159

10.3.5 环境经济手段的优化选择思路160

10.4 环境经济手段的基本类型与功能162

10.4.1 环境经济手段的基本类型162

10.4.2 环境经济手段的基本功能163

10.5 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影响因素与条件保障163

10.5.1 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影响因素164

10.5.2 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条件保障164

10.6 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165

10.6.1 中国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情况165

10.6.2 中国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必然性167

习题168

第11章 通用排污收费169

11.1 庇古理论与排污收费169

11.1.1 关于污染者的行为假定169

11.1.2 最优庇古税理论170

11.1.3 最优庇古税的数学推导171

11.2 最优排污收费与污染治理成本171

11.2.1 最优排污收费171

11.2.2 最优排污收费的数学推导173

11.3 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排污收费174

11.3.1 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排污收费174

11.3.2 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次优排污收费175

11.4 削减排污量补贴、排污费与行业规模176

11.5 环境标准与排污收费177

11.5.1 环境标准与最优污染水平177

11.5.2 排污收费、超标罚款与政府失灵178

11.5.3 复合运用排污收费的社会效率180

11.5.4 运用排污收费激励污染治理技术的革命181

11.5.5 论排污收费的社会公平性181

11.6 OECD国家与中国的排污收费制度183

11.6.1 OECD国家的环境税183

11.6.2 中国的排污收费制度183

习题185

第12章 排污权交易186

12.1 排污权交易理论的提出186

12.2 排污权交易与市场机制186

12.2.1 排污权交易的宏观调控原理187

12.2.2 排污权交易的微观调控原理187

12.3 排污权交易的优越性188

12.3.1 污染治理成本最小化188

12.3.2 可促进生产者的技术进步,有利于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189

12.3.3 具有更好的社会公平性、有效性和灵活性189

12.3.4 有利于政府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189

12.3.5 有利于公众与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189

12.4 排污权交易的局限性189

12.4.1 实施排污权交易的前提条件190

12.4.2 生产者污染“合法化”190

12.4.3 增大了排污权交易信息的成本190

12.4.4 社会经济制度的影响190

12.5 排污权交易政策的实践191

12.5.1 前进中的美国排污权交易191

12.5.2 探索中的我国排污权交易192

12.5.3 实践中我国排污权交易喜忧参半193

习题194

附表196

附表9-1196

附表9-2198

附表9-3200

附表9-4202

附表9-5204

环境经济学术语206

主要参考文献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