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煤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煤化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0393321.jpg)
- 朱银惠,王中慧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16107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煤-应用化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煤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我国的能源概况及煤炭资源1
二、我国煤炭的综合利用情况3
三、煤利用存在的环境问题4
四、煤化学的发展5
五、煤化学的内容、特点及研究方法7
第二章 煤的特征和生成8
第一节 煤的种类和特征8
一、煤的种类8
二、腐殖煤的外表特征8
第二节 煤的生成11
一、成煤的原始物质11
二、成煤的主要时期和主要煤田15
三、腐殖煤的生成过程17
复习思考题22
第三章 煤的岩相组成与应用23
第一节 宏观煤岩组成23
一、宏观煤岩成分23
二、宏观煤岩类型24
第二节 煤的显微组分25
一、煤的有机显微组分25
二、煤的无机显微组分28
三、煤岩显微组分的分类与命名29
第三节 煤岩学的研究方法33
一、煤岩显微组分的分离和富集33
二、煤岩分析样品制备方法34
三、煤岩显微组分的反射率36
第四节 煤岩学的应用40
一、煤岩学在煤田地质方面的应用40
二、煤岩学在选煤中的应用41
三、煤岩学在煤质评价和煤分类中的应用41
四、煤岩学在炼焦配煤与预测焦炭质量方面的应用43
第五节 煤炭显微组分在炼焦中的变化48
一、光学各向同性组织和光学各向异性组织49
二、焦炭光学组织的镜下特征49
三、焦炭光学组织的命名和分类50
四、煤岩显微组分与焦炭光学组织的关系52
五、影响焦炭光学组织组成的因素52
六、焦炭光学组织的应用54
复习思考题55
第四章 煤的一般性质56
第一节 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56
一、煤的工业分析56
二、煤的元素分析70
三、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与基准换算80
第二节 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83
一、煤的密度84
二、煤的空间结构和表面性质88
三、煤的机械性质91
四、煤的热性质94
五、煤的电性质与磁性质97
六、煤的光学性质99
七、煤的其他物理性质100
复习思考题102
第五章 煤的工艺性质103
第一节 煤的热解103
一、煤热解过程的特征103
二、煤的差热分析104
三、煤的热重分析105
四、煤在热解过程中的化学反应106
五、影响煤热解的因素109
第二节 煤的黏结与成焦机理112
一、溶剂抽提理论112
二、物理黏结理论112
三、传氢理论112
四、胶质体理论113
五、中间相理论115
第三节 煤的黏结性(结焦性)指标116
一、胶质层指数(GB/T 479—2000)117
二、奥亚膨胀度(GB/T 5450—1997)119
三、基氏流动度121
四、罗加指数(GB/T 5449—1997)122
五、黏结指数(GB/T 5447—1997)123
六、坩埚膨胀序数(GB/T 5448—1997)124
七、葛金指数(GB/T 1341—2007)125
第四节 煤炭气化和燃烧的工艺性质126
一、煤的反应性126
二、煤的结渣性127
三、煤的燃点127
四、煤灰的黏度128
第五节 煤的铝甑低温干馏试验129
第六节 煤的可选性129
一、煤的可选性曲线130
二、可选性标准134
第七节 煤的发热量135
一、煤发热量的测定135
二、利用经验公式计算煤的发热量138
三、煤的发热量与煤质的关系139
四、煤的发热量等级140
复习思考题140
第六章 煤的分类和煤质评价142
第一节 煤的分类指标142
一、反映煤化程度的指标142
二、反映煤黏结性、结焦性的指标143
第二节 中国煤炭分类143
一、中国煤炭分类方案143
二、中国煤炭分类标准145
三、中国煤炭编码系统150
四、中国煤层煤分类152
五、各种煤的特性及用途155
第三节 国际煤分类157
一、硬煤的国际分类159
二、褐煤的国际分类(ISO 2950—1974)159
三、最新国际煤分类标准(ISO 11760:2005)160
第四节 煤质评价164
一、煤质评价的阶段与任务164
二、煤质评价的内容165
三、煤质评价方法166
复习思考题167
第七章 煤有机质的化学结构169
第一节 煤的化学结构169
一、煤的基本结构单元169
二、煤中低分子化合物174
第二节 物理方法研究煤174
一、红外光谱对煤结构的研究174
二、X射线衍射对煤结构的研究177
三、核磁共振对煤结构的研究179
第三节 物理化学方法研究煤181
一、煤溶剂抽提法的分类181
二、煤的抽提率与溶剂性质的关系182
三、煤的溶剂抽提183
第四节 统计结构解析法对煤结构的研究187
一、统计结构解析法的原理187
二、煤化学结构的统计解析法研究189
第五节 煤的结构模型191
一、煤的大分子结构模型191
二、煤的分子间结构模型196
三、煤结构的综合模型198
第六节 煤分子结构的近代概念198
复习思考题199
第八章 化学方法研究煤200
第一节 煤中的官能团分析200
一、含氧官能团200
二、煤中的含硫和含氮官能团201
第二节 煤的高真空热分解202
第三节 煤的加氢203
一、煤加氢液化的反应及原理204
二、煤的深度加氢与轻度加氢208
第四节 煤的氧化210
一、煤的氧化阶段210
二、煤的轻度氧化211
三、煤的深度氧化212
第五节 煤的其他化学反应214
一、煤的卤化反应215
二、煤的磺化反应216
三、煤的水解217
复习思考题218
第九章 煤的综合利用219
第一节 煤的燃烧和气化219
一、煤的燃烧219
二、煤的气化223
第二节 煤的液化226
一、方法简介226
二、直接加氢液化(DCL)227
三、煤的间接液化(ICL)228
第三节 煤制化学品和高碳物料230
一、煤液体与煤制高聚物230
二、煤制塑料231
三、煤制洁净燃料232
四、煤制高碳物料234
五、煤制活性材料235
第四节 石煤和煤矸石的利用237
一、石煤237
二、煤矸石238
复习思考题240
附录241
实验一 煤的工业分析测定241
实验二 煤的元素分析250
实验三 煤中全硫含量的测定259
实验四 烟煤胶质层指数的测定262
实验五 烟煤黏结指数的测定269
实验六 煤的发热量测定271
参考文献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