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权程序的建构与效应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权程序的建构与效应](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4729104.jpg)
- 常鹏翱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6859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物权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物权程序的建构与效应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导论1
一、分析对象1
二、分析思路17
第一部分 物权程序的建构29
第一章 形式主义法律传统中的物权程序29
第一节 引言29
第二节 形式主义法律传统的规则表达与实践35
一、罗马法的形式主义规则35
二、日耳曼法的形式主义规则39
三、德国法的形式主义规则42
第三节 解读形式主义法律传统:物权程序的意义和生成49
一、形式主义法律传统的建构:形式的意义50
二、形式主义法律传统的嬗变:从形式到程序58
第二章 物权程序建构的正当性标准(一):工具价值69
第一节 工具价值与物权程序建构的内在逻辑70
一、工具价值与程序的关联70
二、工具价值与物权程序建构的内在逻辑73
第二节 作为工具价值的真实观念81
一、客观真实观念与物权程序的对应性:以法国法为考察对象82
二、客观真实观念和法律真实观念的对比86
三、对法律真实观念的提倡92
第三章 物权程序建构的正当性标准(二):过程价值103
第一节 物权程序过程价值的意义:以绝对工具主义为分析对象104
一、绝对工具主义观念下的物权程序104
二、对绝对工具主义的诘问之一:程序是完全丧失独立性的工具?108
三、对绝对工具主义的诘问之二:程序没有独立价值?112
第二节 物权程序过程价值的基本要求117
一、程序同一119
二、程序参与123
三、程序理性131
第三节 物权程序过程价值的地位141
一、程序本位主义观念下的物权程序141
二、物权程序工具价值和过程价值的协调147
第四章 物权程序的基本建构151
第一节 启动程序152
一、启动机制153
二、申请154
三、小结168
第二节 审查程序168
一、引言168
二、审查方式的检讨和确定170
三、小结188
一、办理登记190
第三节 决定程序190
二、暂缓登记192
三、拒绝登记193
第二部分 物权程序的效应197
第五章 物权程序的正效应(一):登记的推定力197
第一节 引言197
第二节 如何证明权利198
一、问题的提出200
二、立法范畴中的权利证明203
三、司法范畴中的权利证明205
第三节 登记推定力的制度内涵206
一、登记推定力的特征207
二、登记推定力的类型209
三、登记推定力的反驳210
第六章 物权程序的正效应(二):权利的顺位212
第一节 顺位的意义213
一、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方案的选择213
二、顺位的意义216
第二节 顺位的原则220
一、登记决定原则220
二、顺位移动原则225
第三节 顺位的形态229
一、形态组合之一:法定顺位和意定顺位229
二、形态组合之二:正常顺位和异化顺位237
第四节 顺位的变动240
一、顺位变动的形态241
二、顺位交换242
第七章 物权程序的负效应(一):登记错误及其处理机制概述246
一、登记错误的判断247
第一节 登记错误的基本原理247
二、登记错误的形态250
第二节 登记错误的处理机制252
一、问题一的解决方案252
二、问题二的解决方案253
三、小结256
第八章 物权程序的负效应(二):登记的公信力258
第一节 登记公信力的类型化分析258
一、绝对公信力259
二、典型公信力260
三、相对公信力265
第二节 登记公信力的合理性分析266
一、对相对公信力的评析267
二、我国实行登记公信力的基础273
三、小结276
二、登记公信力的构成277
第三节 登记公信力的制度构造277
一、引言277
三、登记公信力的排除283
四、登记公信力的后果287
第九章 物权程序的负效应(三):更正登记与异议登记292
第一节 更正登记292
一、更正登记的界定293
二、更正请求权295
三、更正登记的程序302
第二节 异议登记304
一、异议登记的比较法考察305
二、我国确立异议登记的必要性310
三、异议登记的制度构造315
第十章 物权程序的关联效应:预告登记321
一、预告登记的界定323
第一节 异域经验的考察与分析323
二、预告登记的效力332
第二节 本土规则的考察和分析337
一、我国台湾地区的预告登记制度338
二、我国的预售合同登记制度339
三、上海市的预告登记制度341
第三节 预告登记的制度构造342
一、预告登记的定位343
二、预告登记的产生和消灭346
结语348
附录一 不动产物权登记法的一般规则352
附录二 《德国土地登记法》379
主要参考文献420
后记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