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策科学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策科学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第2版
  • 陈振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2592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677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696页
  • 主题词:公共政策-分析-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策科学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1

第一节 政策科学的兴起2

一、政策研究溯源2

二、政策科学运动5

三、从政策科学到政策分析11

第二节 什么是政策科学14

一、政策科学的概念14

二、政策科学的学科性质17

三、政策科学的研究范围19

四、政策科学的研究途径19

五、政策科学的划界24

第三节 中国政策科学的建构31

一、中国政策科学发展的现状31

二、中国政策科学研究的取向36

三、中国政策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39

第一节 政策的内容与实质47

上篇 政策系统47

第二章 政策与政策系统47

一、政策的概念48

二、政策的本质50

三、政策的基本功能52

四、政策的分类54

第二节 政策系统的构成55

一、“主体”和“客体”的概念56

二、政策主体56

三、政策客体57

四、政策环境60

第三节 政策系统的运行70

一、政策主体、客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70

二、政策子系统的划分71

三、政策系统运行的各个环节77

第一节 官方的政策活动者84

第三章 政策活动者84

一、立法机关85

二、行政机关86

三、执政党88

四、司法机关90

第二节 非官方的政策活动者91

一、利益团体91

二、公民(选民)96

三、大众传播媒介99

第三节 现代政策研究组织100

一、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形成、特征和类型101

二、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体制、地位与功能105

三、现代政策研究组织的研究方法和手段113

四、中国政策研究组织的现状与改革115

第四章 公共决策体制131

一、公共决策体制的构成132

第一节 公共决策体制概述132

二、公共决策体制的结构133

三、决策权力135

第二节 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140

一、公共决策体制的分类140

二、议会制142

三、独裁制145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148

第三节 现代公共决策方式152

一、投票规则152

二、投票规则中的悖论156

三、过半数规则的变异形式160

四、决策方式的改进161

第五章 政策工具167

第一节 政策工具概述167

一、政策工具研究的兴起168

二、政策工具的内涵与分类169

三、政策工具研究的途径173

四、政策工具研究的主题与走向174

第二节 基本的政策工具177

一、市场化工具177

二、工商管理技术183

三、社会化手段189

第三节 政策工具的选择192

一、政策执行中工具选择的重要性192

二、影响政策工具选择的因素193

三、选择政策工具的方法198

中篇 政策过程209

第六章 政策制定209

第一节 政策议程209

一、政策议程的种类210

二、建立政策议程的途径213

三、建立政策议程的策略217

四、建立政策议程的模型219

第二节 方案规划220

一、方案规划的含义220

二、方案规划的原则222

三、方案规划的程序224

第三节 政策合法化224

一、政策合法化的概念与作用225

二、政策合法化的主体及其权限231

三、政策合法化的程序233

四、政策法律化239

第四节 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的特点与经验241

一、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的特点241

二、中国政策制定的原则性要求244

三、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和群众路线245

四、“摸着石子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247

第一节 政策执行概述254

第七章 政策执行254

一、政策执行的研究255

二、政策执行的含义259

三、政策执行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260

第二节 政策执行的过程与手段261

一、政策执行过程的诸环节262

二、政策执行的基本手段266

第三节 创造性执行政策的问题269

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要求269

二、政策变通272

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剖析275

第四节 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因素284

一、政策执行的若干理论模式284

二、影响政策有效执行的诸因素289

第五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执行的基本经验294

一、注重政策宣传295

二、重视政策实验297

三、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统一的执行手段299

四、抓中心工作、以点带面的领导方法302

第八章 政策评估307

第一节 政策评估概述307

一、政策评估的概念308

二、政策评估的类型309

三、政策评估的标准311

四、政策评估的意义313

一、政策评估过程的三个阶段315

第二节 政策评估的过程和模式315

二、政策评估的八种模式317

三、政策失败的一般原因325

第三节 推进中国政策评估事业的思考329

一、政策评估面临的困难329

二、我国政策评估的现状332

三、发展我国政策评估事业的思考336

第一节 政策监控概述343

第九章 政策监控343

一、政策监控的含义344

二、政策监控的分类345

三、政策监控的作用346

第二节 政策监控的功能活动349

一、政策监督349

二、政策控制353

三、政策调整356

第三节 中外政策监控机制的比较359

一、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360

二、西方政策监控机制的若干特点367

三、我国的政策监控机制372

四、完善我国政策监控机制的若干思考379

第十章 政策终结与周期387

第一节 政策终结387

一、政策终结概述388

二、政策终结的原因、类型与方式392

三、政策终结的障碍395

四、政策终结的策略399

第二节 政策周期403

一、政策周期的内涵403

二、研究政策周期的意义405

三、政治—经济周期407

四、我国的政策周期及其特点408

第三节 政策变化412

一、政策变化的两种基本模式412

二、常规的政策变化和政策风格414

三、政策发展中的“范式”变化416

下篇 政策分析方法427

第十一章 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427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过程框架及步骤428

一、政策分析的基本因素428

二、政策分析的过程框架429

三、理性过程模型的基础及其局限性431

第二节 政策问题界定的方法432

一、政策问题界定的概念432

二、政策问题的性质433

三、政策问题界定的过程434

四、政策问题界定的方法436

第三节 目标确立的方法441

一、澄清政策目标在政策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442

二、澄清和确定政策目标的困难442

三、澄清和确定目标的途径与方法444

第四节 方案搜寻的方法446

一、备选方案的必要性与来源446

二、备选方案产生的步骤与方法448

三、若干应注意的事项454

第五节 结果预测的方法454

一、政策分析中的预测455

二、外推预测的方法457

三、理论预测的方法459

四、直觉预测的方法460

第六节 方案比较的方法462

一、方案比较中的绩效标准462

二、确定绩效标准的活动及其困难463

三、方案比较的内容与方法464

第七节 效果评估的方法468

一、政策效果的概念469

二、政策效果的类型469

三、评估标准471

四、效果评估的方法472

第十二章 系统分析方法479

第一节 系统分析概述479

一、系统分析的形成与发展480

二、系统分析、运筹学与政策科学的关系481

三、什么是系统分析482

四、系统分析的特征485

五、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486

六、系统分析的作用与局限性488

第二节 系统分析的内容489

一、整体分析489

二、结构分析490

三、逻辑分析493

四、环境分析493

第三节 系统分析中的定量技术和定性方法494

一、系统分析中的定量技术495

二、系统分析中的定性方法509

第十三章 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515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经济学基础515

一、经济学的定义516

二、经济学的分类516

三、经济学与政策分析的相关性519

第二节 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523

一、政策研究的经济学途径的内容523

二、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和概念529

三、几种主要的经济学分析框架532

第三节 公共选择理论534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界定534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535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主题和方法539

四、对公共选择理论的评价542

第四节 政策分析中的经济学方法544

一、成本—效益分析方法544

二、成本—效能分析方法553

三、公共定价法554

第十四章 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566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伦理学基础566

一、伦理学及其分支568

二、政策分析与伦理学的相关性571

三、价值、价值观和政策价值观573

第二节 政策研究中的价值分析581

一、公共政策价值分析的兴起581

二、什么是价值分析582

三、价值分析的标准与原则583

四、价值分析的方法586

五、价值分析的难点问题589

第三节 政策分析的职业伦理590

一、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特殊性591

二、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不同观点593

三、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基本内容594

四、加强我国政策分析的职业伦理建设597

第十五章 政策分析中的创造性思维601

第一节 理性、有限理性和渐进主义602

一、理性和有限理性602

二、渐进主义607

三、理性分析方法的作用及其局限性610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和作用612

一、创造性思维的内涵612

二、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形式615

三、创造性思维在政策分析中的作用618

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620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的方法623

一、专家预测法623

二、德尔菲法627

三、脚本写作631

四、运筹博弈634

第十六章 结论:走向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641

一、市场经济与公共决策642

二、我国公共决策的现状646

三、推进我国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650

参考文献66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