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性视域中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 以历史的维度与视角 historical dimensions and perspectives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性视域中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 以历史的维度与视角 historical dimensions and perspectives](https://www.shukui.net/cover/15/30391653.jpg)
- 赵宬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7057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性视域中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 以历史的维度与视角 historical dimensions and perspectives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现代性的变迁: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产生的时代背景10
第一节 现代性内涵10
一、从现代到现代性11
二、现代性的内涵14
第二节 现代性的变迁17
一、科技现代性的变迁:新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17
二、经济现代性的变迁:知识经济的凸显20
三、社会现代性的变迁:学习型社会的兴起22
第三节 现代性的变迁与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出场27
一、现代性的变迁催生学习型政党28
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内涵界定31
三、学习型政党:适应现代性变迁的战略选择34
第二章 现代性的模仿:中国政党对现代性的模仿与移植41
第一节 中国境域中现代性的启蒙与焦虑41
一、现代性的启蒙与焦虑42
二、民权政治的演练与现代性政党的生成47
三、民国初年政党展现的现代性特质51
第二节 对苏联政党体制的模仿与移植55
一、对苏联政党体制的移植与党国体制型政党的建构55
二、由“社会党”到“共产党”60
三、东方国度里的“苏维埃模式”的建构64
第三节“中国化”命题的现代性意识及探索73
一、“中心主义”与“边缘意识”74
二、“中国化”命题的提出79
三、“中国化”命题的现代性探索80
第三章 现代性的探索:中国政党对现代性的试错与创新91
第一节 延安模式与政党的现代性提升91
一、学习的现代性与本土化政党的经验累积92
二、新民主主义政治模式的建构96
第二节 政党革命的现代性冲动与输出105
一、现代性“革命”的流变及其话语特质105
二、中国式“革命”的现代性输出110
三、革命现代性后果——留给当下世界的反思119
第三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模式的建构123
一、自觉的现代性与本土化探索123
二、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本土化建构127
三、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现代性特质134
第四章 现代性的借鉴:中国政党对国外政党模式的借鉴与反思139
第一节 苏联政党的威权模式建构139
一、由民主立宪到一党执政140
二、威权政党组织结构的演变146
三、钦定教科书与实行宏大叙事149
四、“大清洗运动”与维护社会的“纯洁性”154
第二节“欧洲共产主义”与政党发展模式探索158
一、葛兰西思想的启迪与“欧洲共产主义”新概念的提出158
二、“欧洲共产主义”的探索与欧洲共产党的政策调整162
第三节“粉红色欧洲”现象与政党现代性纠错172
一、“粉红色欧洲”现象的出现172
二、社会民主党的现代性纠错方案173
第四节由“深绿”到“浅绿”的适度回归与调整182
一、生态运动的演进与绿色政党出现182
二、由“深绿”转向“浅绿”的现代性意蕴186
三、如何吸纳绿色政治192
第五章 现代性的反思: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治理能力的再造与提升195
第一节 风险社会的来临——一种人类无法回避的境遇195
一、风险社会的来临196
二、风险社会展现的特征与结构199
第二节 风险社会视域中政党面临的困境与限度206
一、政党的结构与功能遭遇挤压207
二、政党政治控制力的下降207
三、政党号召力的弱化208
四、对政党的意识形态造成信仰危机209
五、对政党的公信力造成信任危机210
六、政党化解舆情带来引导危机210
七、对政党的合法性造成认同危机211
第三节 风险社会中政党治理能力的再造与提升212
一、健全网络话语表达机制212
二、丰富政党的话语叙事表达213
三、提升政党形象表达与传播力215
四、打造与提升公共话语场217
参考文献219
后记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