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罗氏应力应变公式手册 原书第7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罗氏应力应变公式手册 原书第7版
  • (美)W. 杨(Warren C. Young),(美)R. 布迪纳斯(Richard G. Budynas)编;岳珠峰,高行山,王峰会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5526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1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728页
  • 主题词:材料力学-技术手册;结构构件-应力-公式;结构构件-应变-公式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罗氏应力应变公式手册 原书第7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名词术语3

1.2 状态特性、单位、单位换算3

目录译者序第七版序第一版序表目录第一部分 绪论第一章 绪论3

表目录表1.1 结构分析适用单位4

表1.3 USCU单位转化为SI单位的乘数因子4

表1.2 通用前缀4

1.3 内容5

第二部分 论据;原理;方法第二章 应力应变:重要关系9

2.1 应力9

2.2 应变和应力-应变关系11

2.3 应力变换14

2.4 应变变换23

表2.2 绕轴正向旋转的变换矩阵24

2.5 表格24

表2.1 材料特性24

表2.3 变换方程25

2.6 参考文献26

第三章 物体的受力状态27

3.1 加载方式27

3.3 影响弹性的因素28

3.2 弹性;应力和应变的比例关系28

3.6 长时间加载下的蠕变和破坏29

3.4 物体的载荷-变形关系29

3.5 塑性29

3.7 弹性破坏和断裂准则30

3.8 疲劳33

3.9 脆性断裂36

3.10 应力集中36

3.11 形状和尺寸对强度的影响;失效因子37

3.12 预应力38

3.14 参考文献40

3.13 弹性稳定性40

4.1 运动方程和平衡方程43

4.3 挠度互等原理43

4.2 叠加原理43

第四章 原理和分析方法43

4.5 关于应变能的原理和方法44

4.4 变形协调法(应变一致性)44

4.6 量纲分析45

4.7 应用公式时的注意事项46

4.8 参考文献47

第五章 数值方法48

5.1 有限差分法48

5.2 有限元法48

表5.1 有限元库实例49

5.3 边界元法51

5.4 参考文献51

第六章 实验方法53

6.1 测量技术53

6.2 电阻应变片56

6.3 塑性屈服检测64

6.4 比拟法64

6.5 表格65

表6.1 线性各向同性材料三向应变估计方程65

表6.2 电阻应变片横向灵敏度修正66

6.6 参考文献68

第三部分 公式和实例第七章 拉伸、压缩、剪切和复合应力71

7.1 轴向拉(压)杆:一般情况71

7.2 轴向拉(压)杆:特殊情况72

7.3 组合杆件74

7.4 桁架75

7.5 纯剪切应力下的物体77

7.6 直接受剪的情况78

7.7 复合应力78

8.1 弹性应力下直梁的一般情况81

第八章 梁;直杆的弯曲81

8.2 复合梁和双金属带88

8.3 三弯矩方程90

8.4 刚架91

8.5 弹性基础上的梁95

8.6 固定支承的弹性体变形99

8.7 轴向和横向载荷同时作用下的梁99

8.8 变截面梁102

8.9 开槽梁106

8.10 截面高度较大的梁107

8.11 宽梁109

8.12 宽翼缘梁;剪力滞后112

8.13 薄腹梁114

8.14 承受非对称载荷的梁;弯曲中心115

8.15 等截面直梁(一般情况);极限强度116

8.16 塑性设计或极限强度设计119

表8.1 弹性直梁的剪力、弯矩、转角和挠度公式122

8.17 表格122

表8.2 在弹性刚架平面内加载的刚架的反力和挠度公式135

表8.3 表8.5中所用函数的数值146

表8.4 表8.5中所用通用参数的数值147

表8.5 弹性基础上有限长梁剪力、弯矩、转角和挠度公式148

表8.6 弹性基础上半无限长梁的剪力、弯矩、转角和挠度公式156

表8.7(a) 同时承受轴向载荷和横向载荷梁的反力和挠度系数:悬臂梁160

表8.7(b) 同时承受轴向载荷和横向载荷梁的反力和挠度系数:两端简支161

表8.7(c) 同时承受轴向载荷和横向载荷梁的反力和挠度系数:左端简支,右端固定162

表8.7(d) 同时承受轴向载荷和横向载荷梁的反力和挠度系数:两端固定163

表8.8 同时承受轴向压力和横向载荷梁的剪力、弯矩、转角和挠度公式164

表8.9 同时受轴向拉力和横向载荷梁的剪力、弯矩、转角和挠度公式178

表8.10 两端受到约束而不能水平移动的梁181

表8.11(a) 楔形梁的反力和挠度系数;惯性矩按(1+Kx/l)n变化,式中n=1.0182

表8.11(b) 楔形梁的反力和挠度系数;惯性矩按(1+Kx/l)n变化,式中n=2.0184

表8.11(c) 楔形梁的反力和挠度系数;惯性矩按(1+Kx/l)n变化,式中n=3.0186

表8.11(d) 楔形梁的反力和挠度系数;惯性矩按(1+Kx/l)n变化,式中n=4.0188

表8.12 各种截面的弯曲中心Q的位置190

表8.13 塑性铰连接的直梁的破坏载荷193

8.18 参考文献196

9.1 曲面内的弯曲200

第九章 曲梁200

9.2 曲梁的挠度205

9.3 圆环和拱211

9.4 椭圆环218

9.5 承受垂直曲率面载荷作用的曲梁219

9.6 表格224

表9.1 承受曲率面内弯曲的曲梁公式224

表9.2 圆环公式232

表9.3 圆拱的反力和变形公式253

表9.4 承受垂直于曲率面的载荷的密实截面曲梁公式271

9.7 参考文献300

10.1 承受纯扭转的圆形等截面直杆302

第十章 扭转302

10.2 承受纯扭转的非圆形等截面杆303

10.3 端部约束的影响307

10.4 纵向应力的影响311

10.5 扭杆的极限强度312

10.6 曲杆的扭转;螺旋弹簧313

表10.1 扭转变形和应力公式315

10.7 表格315

表10.2 薄壁开口截面的扭转特性和应力公式328

表10.3 承受扭转载荷的等截面薄壁开口构件的弹性形变公式333

10.8 参考文献342

第十一章 平板344

11.1 一般情况344

11.2 圆边等厚板的弯曲345

11.3 由剪切引起的圆板挠度348

11.4 双金属板349

11.5 圆板承受非均布载荷351

11.6 弹性基础上的圆板352

11.7 变厚圆板353

11.8 碟形弹簧(盘簧)354

11.9 承受轴线分布扭矩的窄环355

11.10 直边等厚板的弯曲356

11.11 大挠度效应;薄膜应力357

11.12 板的塑性分析361

11.13 极限强度361

11.14 表格363

表11.1 表11.2所用函数的数值363

表11.2 等厚平圆板公式365

表11.3 等厚平圆板的剪切挠度410

表11.4 直边等厚平板公式413

11.15 参考文献436

第十二章 柱和其他受压构件440

12.1 柱;一般情况440

12.2 局部屈曲442

12.3 格状柱的强度445

12.4 偏心载荷;初始曲率447

12.5 承受压缩和弯曲的柱448

12.6 加筋薄板449

12.7 承受偏心载荷的短棱柱450

表12.1 承受偏心载荷的短棱柱公式,不可能出现应力反向454

12.8 表格454

12.9 参考文献459

第十三章 旋转壳;压力容器;管道460

13.1 情况和一般应力状态460

13.2 承受只产生薄膜应力的分布载荷的旋转薄壳460

13.3 承受产生弯曲应力和薄膜应力的集中载荷或突变载荷的旋转薄壳462

13.4 多元旋转薄壳471

13.5 承受外部压力的旋转薄壳480

13.6 旋转厚壳481

13.7 多支点管道483

表13.1 薄壁压力容器的薄膜应力和变形公式485

13.8 表格485

表13.2 承受轴对称载荷的长短薄壁柱形壳的剪力、弯矩、转角和变形公式494

表13.3 薄壁压力容器中弯应力和薄膜应力与变形公式501

表13.4 薄壳与板结合处的不连续应力和变形公式526

表13.5 内外加载条件下厚壁容器公式571

13.9 参考文献574

第十四章 承受直接挤压应力和切应力的物体578

14.1 弹性体相互挤压时产生的应力578

14.2 铆钉与铆接接头581

14.3 其他情况583

表14.1 弹性体上或弹性体间的压力所产生的应力应变公式586

14.4 表格586

14.5 参考文献591

15.2 杆的屈曲594

第十五章 弹性稳定性594

15.1 概述594

15.3 平板和曲板的屈曲596

15.4 壳的屈曲597

表15.1 杆、环和梁的弹性稳定性公式599

15.5 表格599

表15.2 板和壳的弹性稳定性公式612

15.6 参考文献624

第十六章 动应力和温度应力629

16.1 动载荷;通常条件629

16.2 处于已知运动状态的物体629

16.3 冲击载荷和突加载荷634

16.4 冲击载荷和突加载荷;近似公式636

16.5 冲击应力的说明637

16.6 温度应力638

表16.1 连续构件振动的固有频率642

16.7 表格642

16.8 参考文献647

第十七章 应力集中648

17.1 静态应力和应变集中因子648

17.2 减缓应力集中的方法652

表17.1 弹性应力的应力集中因子(Kt)655

17.3 表格655

17.4 参考文献672

附录A 平面图形几何性质675

附表A.1 截面的几何性质677

附录B 名词术语及其定义688

参考文献695

C.1 复合材料696

附录C 复合材料696

附表C.1 复合材料系统698

C.2 层状复合材料698

C.3 层状复合材料结构703

C.4 参考文献705

索引7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