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力经济学 兼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才战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力经济学 兼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才战略
  • 李继樊,罗仕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7145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73页
  • 主题词:劳动力资源-资源开发-研究-中国;人才-资源开发-发展战略-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力经济学 兼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才战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基础篇1

第一章 导论2

第一节 人力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

第二节 人力经济学的任务6

第三节 人力经济学的方法8

第四节 建立人力经济学的必要性10

第二章 人力的概念14

第一节 人力14

一、人力的内涵和外延14

二、人力的特征15

三、人力的分类17

第二节 与“人力”相关概念的辨析17

一、人力与人力资源17

二、人力与人力资本27

三、人力和劳动力38

第三节 “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投资”辨析39

一、经投资获取的人力并非天然就是资本40

二、经投资获取的人力并非都能成为资本41

三、人力投资并非都是为了获取人力资本41

第三章 人力属性与人力产权43

第一节 人力的属性43

一、人力的自然属性43

二、人力的社会属性45

第二节 人力产权的含义47

一、人力产权的概念47

二、人力产权的权能结构51

第三节 人力产权的性质53

一、人力产权的一般属性53

二、人力产权的特殊属性55

第四节 人力产权的界定59

一、人力产权界定的原则59

二、人力产权界定应注意的问题59

三、确立人力产权关系的现实意义60

运行篇64

第四章 人力生产与消费64

第一节 人力生产与生命生产65

一、生命生产是人力生产的基础65

二、生命生产的两个方面65

第二节 人力生产单元67

一、家庭68

二、学校69

三、企业69

第三节 影响人力生产的消费因素70

一、生活消费对人力生产的影响71

二、生产消费对人力生产的影响71

三、教育消费对人力生产的影响72

四、卫生和体育消费对人力生产的影响74

五、环境对人力生产的影响75

第五章 人力生产与投资78

第一节 人力投资的含义78

第二节 人力投资的形式79

一、从人力投资的投资品形态划分79

二、从人力内部结构上划分80

三、从投资性质划分81

四、从消费与人力生产紧密度的角度分析82

第三节 人力投资的特点83

一、人力投资的对象是人84

二、人力投资主体具有多元性84

三、人力投资主体与客体具有同一性84

四、人力生产投资品主要是由消费品构成85

五、人力投资市场与消费市场联系密切85

六、人力投资具有非物质形态投入的要素86

七、人力投资具有相继性86

八、人力投资风险性来自市场和个人因素87

九、人力投资受个人偏好的影响87

第四节 人力投资主体及其投资特点88

一、个人投资主体88

二、企业投资主体89

三、政府投资主体90

第六章 人力生产的数量控制95

第一节 人力生产的数量控制与人力再生产95

一、人力的简单再生产96

二、人力的扩大再生产96

三、人力的缩小再生产97

第二节 制约人力生产数量的因素98

一、生产资料总量和生产技术构成制约人力生产数量98

二、经济结构状况制约人力生产数量99

第三节 人力生产数量控制的途径100

一、“人”的生产与“物”的生产的数量比例101

二、计划生育是人力生产数量控制的惟一途径104

第七章 人力生产的质量提高106

第一节 人力质量的构成106

一、身体素质107

二、文化素质108

三、技能素质108

四、思想素质108

第二节 人力质量的时代特点110

一、具有显著的智力化特点110

二、具有显著的高新化特点111

三、具有显著的高能性特点112

四、具有显著的高效性特点112

第三节 提高人力质量的主要任务113

一、中国人力质量现状113

二、提高人力质量的主要任务117

第八章 人力生产与教育的功能125

第一节 人力生产中教育的功能125

第二节 人力生产要求教育优先发展128

一、超常规发展学校教育130

二、大力发展成人教育133

第三节 加快人力生产与教育的产业发展134

一、教育的产业发展的内涵134

二、教育的产业发展的范围135

三、推进教育产业发展的途径137

第四节 教育质量是人力生产质量的保证138

一、教育质量的内涵138

二、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139

第五节 加强职业教育提高人力技能素质145

一、加强技能型人力生产的紧迫性145

二、加快技能型人力生产的措施148

第九章 人力供给155

第一节 人力供给的内涵155

一、狭义的人力供给155

二、广义的人力供给156

第二节 影响人力供给的因素158

一、人口因素158

二、劳动力参与率160

三、宏观经济状况162

第三节 我国人力供给现状及趋势预测162

一、人力供给现状162

二、人力供给趋势预测167

第四节 人力供给调节169

一、人力供给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69

二、人力供给调节的途径170

第十章 人力需求174

第一节 人力需求的概念及其确定174

一、人力需求的内涵174

二、人力需求的确定175

第二节 人力需求的预测181

一、人力需求的预测方法181

二、我国人力需求趋势预测184

第十一章 人力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189

第一节 人力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特征189

一、人力总需求的特征189

二、人力总供给的特征192

第二节 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对我国人力总供求的影响193

一、新型工业化对人力总供求提出新的要求193

二、城镇化率的加速提高导致人力供求向城镇集中195

第三节 人力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196

一、人力总供给与总需求的静态平衡197

二、人力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动态平衡198

三、实现人力总供求基本平衡的宏观经济调控200

第十二章 人力配置203

第一节 人力配置的客观依据203

一、生产条件的相互结合203

二、生产条件的现实状况205

第二节 人力配置的原则210

一、劳动人口充分就业原则210

二、人力合理配置原则211

三、人才资源有效使用原则211

四、人力配置的开放性原则211

第三节 人力配置的基本形式212

一、宏观配置212

二、中观配置213

三、微观配置214

第四节 人力配置的途径215

一、人力市场的概念215

二、人力市场的构成要素216

三、人力市场的功能217

第五节 人力配置机制220

一、人力配置的市场调节机制220

二、人力配置的政府调控作用225

第十三章 人力流动228

第一节 人力流动的成因228

一、实现个人期望值最大化是人力流动的直接动因228

二、获取最大的人力投资收益是人力流动的根本动因229

三、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人力流动的基本推动因素230

四、市场竞争是促使人力流动的外在压力因素231

第二节 人力流动与资本流向的牵引作用232

第三节 人力流动的形式234

一、区域间流动234

二、职业间流动236

第四节 人力流动的效应237

一、人力流动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合理配置238

二、人力流动有利于劳动者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239

三、人力流动有利于促进劳动者个人素质的提高239

四、人力流动有利于促使政府加强对人力配置的宏观调控239

第五节 人力流动的调控240

一、政府加强对人才流动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41

二、政府加强对人才流动宏观调控的措施245

第十四章 失业与扩大就业249

第一节 就业249

一、就业的内涵249

二、充分就业250

第二节 失业254

一、失业与失业率255

二、失业的类型256

三、我国的失业现状260

第三节 治理失业与扩大就业的途径265

一、确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266

二、努力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268

三、坚持城乡统筹就业促进农业剩余人力有序转移273

四、扩大劳务输出,向国际市场延伸人力需求274

五、加强人力市场建设,为扩大就业提供支撑276

六、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缓解失业压力创造条件277

七、建立完善的就业政策体系,形成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277

实证篇282

第十五章 人力经济发展与人才全球化282

第一节 人力经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特征282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催生人才全球化286

一、经济全球化模糊了人才的国籍界限286

二、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人才的全球紧缺286

三、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国政府的人才全球化政策288

四、经济全球化促使跨国公司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290

五、经济全球化引起了“人才出国潮”与“人才回流潮”的交替变化291

第三节 人才全球化的特征293

一、人才培养全球化293

二、人才市场全球化295

三、人才竞争全球化296

四、人才使用全球化299

五、人才能力素质全球化299

第十六章 中国人力经济发展与人才强国战略300

第一节 中国人才强国战略的确立301

一、人才战略思想的确立阶段301

二、人才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阶段302

三、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阶段302

第二节 国家人才战略303

一、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人才培养304

二、以智力引进为导向加快人才聚集310

三、以规模和效率并重为原则加强人才市场建设326

四、以能力和绩效为依据强化人才使用331

第三节 区域人才战略334

一、东部人才战略335

二、西部人才战略336

三、区域间的人才合作339

四、政府对区域人才配置的宏观调控340

第四节 企业人才战略341

一、企业人才战略的决定性意义341

二、我国企业实施人才战略的重点343

主要参考文献3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