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中国哲学研究5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五十周年学术文集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中国哲学研究5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五十周年学术文集 上
  • 李景源主编;谢地坤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东方出版社
  • ISBN:701005189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54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769页
  • 主题词:哲学-研究-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中国哲学研究50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五十周年学术文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马克思主义哲学篇3

辩证法是哲学的核心 潘梓年3

百年沧桑话巨变——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而作 邢贲思16

科学发展观:具有时代标志的理论成果 赵凤岐27

不断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王锐生38

实践的要素、特性与真理的标准 夏甄陶54

《马克思主义哲学前史》前言 马泽民72

邓小平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哲学思考 徐崇温81

劳动价值与知识价值 陈筠泉92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译序 郭官义98

论价值 杨远110

怎样实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卢婉清119

论主体本质为形式因——兼析马克思的“对象化—主体化/生产—消费”系统 潘家森124

加强思维方式研究,发挥哲学创新功能 陈中立136

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科学解答——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札记 张浩146

毛泽东与中国思维方式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维方式的中国化 邝柏林156

论实践观和实践标准 吴元樑168

要重视实践模式问题的研究 董谊思179

系统科学的对象、方法及其哲学意义 闵家胤185

唯物史观和现当代中国问题 刘奔199

社会规律研究的几个问题 李立新213

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 景天魁229

认识·图式·客观性 李景源237

普遍价值及其客观基础 李德顺251

试论建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现实可能性 黄凤炎265

关于技术与价值关系的两个问题 朱葆伟275

革命胆略与理论创新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李长福29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应用、形态变化及发展前景 徐素华303

“主体性”涵义辨析 魏小萍318

论后马克思主义的解构基础——拉克劳与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剖析 孔明安330

从解释学视角看马克思文本研究——兼评“重读马克思”的两种学术取向 杨学功339

试论权利与公共物品的内在关联 欧阳英355

价值论如何“改变”哲学 孙伟平365

论实践的客观性与能动性 高岸起374

马克思的知识理论 刘文旋380

走向“共生论的”存在论意义上的价值与评价 熊在高392

从现成到生成——论哲学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 崔唯航412

中国哲学篇425

中国哲学遗产底继承问题 冯友兰425

驳马非百《关于〈管子·轻重篇〉的著作年代问题》 容肇祖431

论《太平经钞》甲部之伪 王明443

智顗的止观学说 谈壮飞454

试论刘师培的经学思想 陈克明462

《论语》辩证法与现代文明 胡子宗473

综合创新,发展中国哲学 钟肇鹏485

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绵延与变迁 王玉波495

简论中国近现代佛学的地位和作用——兼述中国近现代佛学三大家 张春波499

学派与中国文化 谷方513

“所以然”与“所当然”如何统一?——从朱子对存在与价值问题的解决看中西哲学之异同 蒙培元533

老子“和谐”思想的特色及其现代意义 张智彦549

张东荪的“泛架构主义”宇宙观新探 佟玉琨558

元代礼乐思想探析 徐远和565

道家、道教缘起说 胡孚琛578

庄子之“忘” 王生平594

郭象庄注的改编及其与向注的混合——从一新角度看郭象庄注问题 王葆玹607

范仲淹与宋代儒学的复兴 李存山619

稷下学派论“心” 高正632

“中国哲学史”写作与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难局 郑家栋643

“吾丧我”——《庄子·齐物论》解读 陈静661

从郭店竹简看先秦哲学发展脉络 郭沂669

科举制的衰落和制度化儒家的解体 干春松677

中国解释学与解释学中国化 贾红莲696

圆测唯识思想研究——以《解深密经疏》与《解深密经序品》解读问题为中心 张志强712

从《礼记》看阴阳五行思想的合流 刘丰728

从放心体仁到戒慎涵养 马晓英741

——明儒颜钧的体仁工夫论探析757

西方哲学篇757

关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 贺麟757

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和批判的方法论问题 杜任之774

我与黑格尔哲学 姜丕之784

康德的时空观批判导论 陈元晖789

黑格尔《逻辑学》的“有”与“无” 杨一之802

关于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 王玖兴813

阿弗兰姆·诺姆·乔姆斯基 丘成839

可说的与不可说的——关于维特根斯坦早期哲学中神秘概念的一种解释 张金言847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 涂纪亮853

关于历史哲学两个问题的思考 汝信869

孟德斯鸠与中国 侯鸿勋886

青年费希特的人际关系理论 梁志学897

费希特早期的宪法理论 沈真909

霍布斯的功利主义伦理哲学 余丽嫦917

20世纪与苏俄哲学 贾泽林935

世纪的困惑——中西哲学对“本体”问题之思考 叶秀山947

略论中国符号学的意义 李幼蒸955

作为第一哲学的超越论现象学 王炳文966

“象思维”与原创性论纲 王树人(老树)983

理解与承认 薛华993

西方历史哲学综论 张文杰1000

重视研究当代美国哲学 姚介厚1010

论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哲学史:解释与方法 李鹏程1020

海德格尔与德里达 宋祖良1032

胡塞尔和弗莱格的语言哲学思想比较 周国平1043

后现代哲学和康德 程志民1055

西方近代认识论论纲: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 周晓亮1065

论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历史观 李洁1075

德国启蒙运动和启蒙哲学再审视 张慎1089

内容“述”形式——现代欧洲暨法国美学情趣之源流 尚杰1110

哲学与自由——兼论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 谢地坤1124

栖身于语词世界的哲学概念 李河1137

康德道德哲学的拱心石 范进1149

现代英美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背景 江怡1164

什么是哲学与为什么要研究哲学史——兼论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黄裕生1175

伽达默尔:翻译与对话 单继刚1182

理性时代的信仰危机及出路——克尔凯郭尔假名写作时期的宗教哲学思想研究 王齐1194

索洛维约夫对西方哲学的批判——兼谈索洛维约夫对俄罗斯哲学的意义 马寅卯1206

康德的综合和分析概念 陈志远1215

对霍菲尔德法律权利概念的分析 李剑1233

东方哲学篇1247

“原人”奥义探释 巫白慧1247

户坂润的科学世界 刘及辰1269

试论日本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驱——堺利彦 滕颖1276

《福乐智慧》与伊斯兰文化 王家瑛1288

东西文化融合的探索 卞崇道1303

——19世纪后半叶以降日本的文化选择1318

儒学在近现代对越南的影响 何成轩1318

以韩国三国时代儒学诠释东亚文化圈 李甦平1337

《乔荼波陀颂》文献学研究 孙晶1352

唯识与唯了别——“唯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的再诠释 周贵华1369

从“支那”到“西洋”的转折点——试论日本近世思想家本多利明 王青1380

关于龙树的生平及其时代问题 成建华1395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探析与存疑 刘一虹1409

儒家传统与新加坡发展模式 罗传芳1425

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李奇1445

伦理学篇1445

试论道德规范的根源和特点 刘启林1461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道德进步研究述评 任俊明1474

道德为什么有继承性 石毓彬1482

关于中国伦理学史研究 陈瑛1492

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讨论中的几个问题 廖申白1504

中国市场经济的制度整合与伦理道德建设 张晓明1513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 王延光1523

应用伦理学:民主时代的道德理论与实践 甘绍平1537

博弈问题的哲学分析 赵汀阳1547

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的相关性问题 余涌1557

经济全球化与仁爱伦理 孙春晨1568

动物拥有权利吗? 杨通进1577

林罗山和朱熹的排佛论比较 龚颖1587

逻辑学篇1599

论真实性与正确性的统一 金岳霖1599

丰富的中国逻辑思想遗产 汪奠基1608

初基演算 沈有鼎1613

形式逻辑和自然语言 周礼全1625

20世纪逻辑学的发展 张尚水1636

关于J.S.穆勒的逻辑观——从不矛盾逻辑到真理逻辑 倪鼎夫1641

关于逻辑证明和实践证明的一些质疑 诸葛殷同1650

后期墨家已经提出了相当于三段论的推理形式——论“故”、“理”、“类”与“三物论式” 周云之1661

论辩证逻辑的基本思维形式 金顺福1672

论名称和指示词 张家龙1683

名辩学简论 刘培育1698

经典命题逻辑的一个公理系统 张清宇1702

汉语的句法语义特点和语言逻辑研究 邹崇理1713

“是”的逻辑研究 王路1721

命题型的择类语义与主次条件句逻辑 李小五 刘壮虎1733

经典一阶逻辑的希尔伯特型系统 刘新文1743

缺省逻辑如何研究非单调推理? 刘奋荣1749

美学篇1761

说自然人化——美学视野中的“天人新义” 李泽厚1761

美·美学·美学研究——关于美学的对象与方法的探讨 齐一1785

理学家的理趣与艺术情趣 聂振斌1798

书意论——《孙过庭论》之一 韩玉涛1808

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和设计 滕守尧1821

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符号理论是如何成为可能的? 章建刚1839

哲学与诗歌为何而争? 王柯平1852

先天不足的美学——对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的哲学反思 徐碧辉1866

现代语境中的中国当代设计 梁梅1879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试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 刘悦笛1889

科技哲学篇1905

忆哲学所自然辩证法组的创建 于光远1905

关于心理的本质 赵璧如1914

哲学所自然辩证法组初创的十年 龚育之1927

20世纪自然科学四大成就丰富了辩证自然观 查汝强1934

基因突变——一种特殊的质变形式 张乃烈1951

论智能革命——高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 童天湘1961

人的克隆:支持和反对的论证 邱仁宗1979

有关时间和空间本质的若干问题 陈荷清2000

四种生产力创造四种经济价值 余谋昌2003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创新理念与特征 金吾伦2017

高科技和国际经济的发展正在改变世界 李惠国2026

非线性科学与决定论自然观的变革 林夏水2037

试论STS的对象、内容和意义 殷登祥2045

《中国遗传学史》之前言 赵功民2059

从实体本体论到关系实在论 罗嘉昌2065

信息哲学:科技哲学的新范式 刘钢2084

“实在”概念辨析与关系实在论 胡新和2097

从基因、遗传密码到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 林侠2110

科学与人文 吴国盛2119

第一人称权威的本质 唐热风2141

联结主义、排除主义和思想的构成性 徐向东2159

基于现代性反思的技术伦理考量 段伟文2172

文化哲学篇2187

毛泽东思想与鲁迅思想 徐懋庸2187

文化产品商品化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兼谈精品“生产”问题 蔡俊生2192

批判“人权高于主权”的谬论 徐亦让2203

文明的冲突与合作 杨深2207

试论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倾向和特征说开去 霍桂桓2222

为什么宪政对人权和财产权的保障是现代经济制度的基础——兼论罗马法以来公民社会法权形态与中国皇权社会“蚁民”法权形态的迥异 王毅2235

《师门杂忆》读后余话 高山杉22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