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家庭教育学 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忠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13653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91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14页
- 主题词:职业技术培训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家庭教育学 教育子女的科学与艺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顾明远1
第一章 家庭教育学是怎样的一门科学(绪论)1
第一节 什么是家庭教育2
一、什么是家庭2
二、什么是家庭教育4
三、家庭教育的性质5
第二节 什么是家庭教育学9
第三节 家庭教育学的发展过程12
思考研究题18
第二章 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19
第一节 父母遗传和个人成长19
第二节 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23
第三节 家庭教育和个人成长30
第四节 家庭教育和社会发展41
思考研究题46
第三章 家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47
第一节 家庭教育产生的过程48
一、家庭教育不是最原始的教育形式48
二、家庭教育的产生51
第二节 奴隶社会的家庭教育55
一、奴隶的家庭教育56
二、平民的家庭教育57
三、奴隶主的家庭教育59
第三节 封建社会的家庭教育67
一、外国封建社会的家庭教育67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家庭教育70
一、资本主义社会家庭教育的本质特征80
第四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家庭教育80
二、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家庭教育82
三、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家庭教育85
第五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家庭教育87
一、社会主义社会家庭教育的现状87
二、社会主义社会家庭教育的特点89
思考研究题91
第四章 家庭教育的特点93
第一节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94
一、实施教育的环境不同94
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不同95
三、教育者自身的条件不同96
四、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不同98
五、教育内容不同98
六、教育的方法、途径不同99
七、组织管理不同100
第二节 家庭教育的优势100
一、广泛的群众性101
二、强烈的感染性105
三、特殊的权威性111
四、鲜明的针对性115
五、天然的连续性118
六、固有的继承性121
七、内容的丰富性125
八、方法的灵活性126
第三节 家庭教育的局限性127
一、家庭教育的条件不平衡127
二、家庭教育易感情用事129
三、家庭教育比较封闭132
思考研究题134
第五章 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因素135
第一节 家长自身的素质136
一、家长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136
二、家长的文化素养138
第二节 家长对子女的态度141
一、家长对子女热爱、关心的程度和方式142
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143
第三节 家庭生活环境146
一、家庭结构147
二、家庭经济生活状况150
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154
四、家庭生活方式158
一、家庭所处的历史时代161
第四节 家庭的社会背景161
二、家庭所处的社会区域163
三、家庭所处的国度164
思考研究题166
第六章 家庭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167
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目的168
一、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客观存在的168
二、家庭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169
三、确定家庭教育目的的依据172
第二节 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178
一、家庭体育的任务和内容179
二、家庭德育的任务和内容181
三、家庭智育的任务和内容183
四、家庭美育的任务和内容184
五、家庭劳动教育的任务和内容185
思考研究题186
第七章 家庭教养的态度187
第一节 理智施爱 爱而不娇188
一、要严格要求,不能一味迁就189
二、爱子女的动机和效果要统一193
三、要从子女的长远利益出发去施爱195
第二节 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199
一、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199
二、不要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204
第三节 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210
一、处理好全面发展和发展特长的关系210
二、针对孩子的不同个性因材施教213
第四节 态度一致 教育统一221
一、家长对待子女的态度要一致222
二、家长对所有子女要一视同仁226
三、对子女的态度要一以贯之231
思考研究题235
第八章 家庭教育的方法236
第一节 家庭环境 熏陶渍染237
一、重视家庭环境影响238
二、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239
第二节 说服教育 以理服人241
一、谈话241
二、讨论242
第三节 树立榜样 形象影响243
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243
二、引导子女向榜样学习244
第四节 实际锻炼 切身体验246
一、重视实际锻炼246
二、指导子女进行实际锻炼247
第五节 表扬奖励 正面鼓励248
一、表扬奖励的方式249
二、正确进行表扬奖励249
第六节 批评惩罚 严格要求252
一、重视批评惩罚252
二、正确进行批评惩罚253
第七节 暗示提醒 简便易行258
一、直接暗示259
二、间接暗示259
三、反暗示260
四、自我暗示260
第八节 课外阅读 加强指导262
一、充分发挥电视的积极作用263
第九节 收看电视 加以节制263
二、加强对孩子看电视的指导264
第十节 生活秩序 井井有条265
思考研究题266
第九章 家庭教育的艺术267
第一节 以身作则 导之以行269
第二节 数子十过 不如奖子一长273
第三节 掌握分寸 划清界限276
第四节 遇物则诲 择机而教283
第五节 寓教于喻 深入浅出286
第六节 宽容感化 以情动情289
第七节 转移注意 另谋教机293
思考研究题297
第一节 独生子女问题的提出298
一、独生子女日益增多298
第十章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298
二、中国过去为什么独生子女极少300
三、西方国家大批独生子女出现的历史背景303
四、我国大批独生子女出现的历史背景306
五、独生子女的教育事关重大309
第二节 必须正确看待独生子女313
一、历史上对独生子女的几种看法314
二、独生子女也是普通儿童317
三、必须纠正对独生子女的偏见322
第三节 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环境的特点325
一、没有兄弟姐妹325
二、生活条件比较好328
三、受到的父母之爱强烈而集中330
四、生活上受到的照顾更周到332
第四节 独生子女教育应特别注意的问题334
一、把孩子摆在恰当的位置上335
二、对孩子的期望要实事求是337
三、要全面关心独生子女338
思考研究题340
第十一章 特殊儿童青少年的家庭教育342
第一节 超常儿童的家庭教育342
一、什么是超常儿童342
二、超常儿童的形成和鉴别344
三、超常儿童的教育346
第二节 低常儿童的家庭教育351
一、什么是低常儿童351
二、低常儿童的成因353
三、低常儿童的防治与教育355
一、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358
第三节 犯罪青少年的家庭预防与教育358
二、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359
三、怎样预防青少年犯罪362
思考研究题364
第十二章 家长的自身修养365
第一节 必须加强家长的自身修养365
第二节 家长要有义务感369
第三节 家长要有知识376
一、家长必须要有知识376
二、家长应具备的知识378
第四节 家长要有能力380
一、家长必须要有能力380
二、家长应具备的能力382
一、家长必须有威信387
第五节 家长要有威信387
二、怎样建立和维护家长的威信389
第六节 家长要有理智392
思考研究题395
第十三章 家庭教育的指导396
第一节 必须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396
第二节 指导家庭教育的一般途径和方式402
一、家庭访问403
二、家长会议404
三、家庭教育咨询405
四、家长委员会406
五、利用各种宣传工具409
第三节 努力办好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409
一、要采取多种形式办学411
二、要选择好教学内容413
三、教学方式要多样化416
四、加强家长学校的教材建设417
五、加强家长学校的管理418
第四节 加强家庭教育立法419
思考研究量425
第十四章 新形势下的家庭教育426
第一节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427
一、家庭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427
二、家庭生活日益信息化429
三、家庭结构简单430
四、家庭稳定程度降低431
五、家长重视子女的智力开发和文化学习432
六、独生子女教育434
七、个体工商业者子女教育435
第二节 家庭教育改革436
一、更新评价子女的标准437
二、建立新型的父母子女关系439
三、建立新型的家庭教育模式443
思考研究量450
附录45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5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55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64
关于颁布《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的通知476
家长教育行为规范478
推行家庭教育办法479
家庭教育讲习班暂行办法483
家庭教育实验区设施计划要点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