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技术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技术管理
  • 昝云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ISBN:750222724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55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502页
  • 主题词:核电站-工业企业管理:技术管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技术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2

第1章 绪论2

1.1 概述2

1.1.1 管理范畴2

3 重大设备状态管理 413

1.1.2 管理目标3

1.1.3 管理特点4

1.2 发展历程4

1.2.1 建设时期5

1.2.2 投产初期8

1.2.3 运行时期10

1.3 改进方向12

1.3.1 提高能力因子12

1.3.2 提高运行功率12

1.3.3 提高安全性能13

1.3.4 改善燃料管理13

1.3.5 延长运行寿命14

1.3.6 风险定量评价15

第2章 组织体系18

2.1 组织机构18

2.2 管理程序21

2.3 外部支持21

2.3.1 现场生产的在线支持22

2.3.2 外部的离线技术支持25

第3章 设备管理28

3.1 概述28

3.1.1 管理体系28

3.1.2 管理职责29

3.1.3 管理内容30

3.1.4 管理手段31

3.2 设备技术问题管理31

3.2.1 责任分工与管理流程32

3.2.2 信息收集34

3.2.3 权重与评判标准35

3.2.4 管理范例36

3.2.5 大修中重大设备技术问题处理37

3.3.1 状态管理介绍41

3.3.2 重大设备状态监督44

3.3.3 趋势跟踪管理47

3.4 不符合项管理50

3.4.1 不符合项报告流程50

3.4.2 工程处理措施52

3.4.3 关闭54

3.4.4 经验反馈54

3.5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57

3.5.1 理论介绍58

3.5.2 责任分工60

3.5.3 工作过程63

3.5.4 应用范例69

3.5.5 在国外核电站的应用72

3.6 维修实施大纲优化73

3.6.1 基于RCM分析成果的优化73

3.6.2 仪控设备的大纲优化75

3.6.3 基于内外部经验反馈的优化75

3.6.4 主要接口问题76

3.7.1 系统简介77

3.7 设备信息管理77

3.7.2 基本概念78

3.7.3 与其他模块的关系84

3.7.4 与电站其他独立系统接口86

3.7.5 发展和改进方向 87

3.8 设备失效根本原因分析88

3.8.1 组织分工 89

3.8.2 工作流程90

3.8.3 分析示例91

3.9 设备老化管理94

3.9.1 责任分工95

3.9.2 管理规定95

3.9.3 电站老化管理100

3.9.4 老化管理发展103

3.9.5 老化管理与设备管理104

3.10 战略备件管理104

3.10.1 战略备件确定105

3.10.2 战略备件分析106

3.10.3 采购与储存110

3.11 设备防腐处理112

3.11.1 工作原则112

3.10.4 战略备件共享112

3.11.2 腐蚀类型与防腐措施113

3.11.3 经验总结116

3.12 设备保养118

3.12.1 调试期间118

3.12.2大 修期间120

4.1.1 概况124

第4章 工程改造124

4.1 概述124

4.1.2 政策125

4.1.3 特点125

4.1.4 过程127

4.2 项目来源128

4.2.1 外部经验反馈128

4.2.2 运行中发现的缺陷128

4.3.1 技术可行性分析129

4.2.3 新技术的运用129

4.3 可行性研究129

4.3.2 成本效益分析130

4.4 设计管理131

4.4.1 初步设计131

4.4.2 详细设计133

4.5 设备质量控制138

4.5.1 合同中的质量要求138

4.5.2 制造中的质量控制140

4.5.3 与国际水平的差距141

4.6 实施过程管理142

4.6.1 招投标管理142

4.6.2 实施前的准备145

4.6.3 实施中的控制148

4.7 完工后再鉴定153

4.7.1 文件准备154

4.7.2 人员和工具准备154

4.7.3 现场操作154

4.8 完工后的评价155

4.7.4 报告与批准155

4.9 已实施和正在实施的重大改造项目156

4.9.1 控制棒导向筒改造156

4.9.2 凝汽器疏水箱改造159

4.9.3 主蒸汽和主给水管线阻尼器减少161

4.9.4 应急柴油发电机抗震支撑改造163

4.9.5 安全注入系统浓硼回路降低硼浓度164

4.9.6 增设第五台柴油发电机组167

4.9.7 18个月换料工程改造171

第5章 中长期技术改进180

5.1 中长期技术改进的背景180

5.1.1 机组设计状态180

5.1.2 设计规范标准181

5.1.3 商业运行以来实施的主要改进项目181

5.1.4 法国同类机组的改进政策和目前的状态182

5.2 中长期技术改进的政策183

5.2.1 中长期技术改进的方针183

5.2.2 中长期技术改进的目标183

5.2.3 中长期技术改进的原则184

5.3.1 总体计划185

5.3 第一个十年改进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准备185

5.3.2 组织机构和分工186

5.3.3 改进项目确定188

5.3.4 实施准备188

第6章 物项替代与商品化192

6.1 物项替代192

6.1.1 物项替代简介192

6.1.2 物项替代等效技术论证193

6.1.4 替代物项的质量控制196

6.1.3 替代物项仿制196

6.1.5 大亚湾核电站物项替代现状199

6.2 商品化200

6.2.1 商品化的定义及历史背景200

6.2.2 商品级物项的鉴定过程201

6.2.3 商品级物项的技术评估201

6.2.4 商品级物项的验收202

6.2.5 大亚湾核电站商品化实践及前景展望207

7.1 概述210

7.1.1 内容和要求210

第7章 核燃料管理210

7.1.2 专职部门设置211

7.1.3 主要实践经验212

7.2 核燃料采购214

7.2.1 采购政策214

7.2.2 采购合同214

7.2.3 浓缩铀采购217

7.2.4 燃料组件采购218

7.2.5 采购经验220

7.3 核燃料监造221

7.3.1 监造目的221

7.3.2 制造过程221

7.3.3 监督体系222

7.3.4 技术监督225

7.3.5 质保监查229

7.3.6 监造经验230

7.4 核燃料运行230

7.4.1 燃料组件使用概况230

7.4.2 燃料组件可靠性231

7.4.3 燃料组件辐照性能233

7.4.4 燃料组件破损234

7.4.5 燃料组件运行管理经验235

7.5 核材料衡算235

7.5.1 目的235

7.5.2 外部监督236

7.5.3 内部管理236

7.6.1 换料堆芯设计244

7.6 换料设计及安全评价244

7.6.2 设计软件及方法247

7.6.3 换料设计报告250

7.6.4 技术后援和设计审查253

7.6.5 堆芯运行数据跟踪255

7.6.6 现场技术问题的处理256

7.6.7 重大核安全问题的处理258

7.7 堆芯物理试验及其优化261

7.7.1 试验目的261

7.7.2 启动物理试验261

7.7.3 周期性物理试验264

7.7.4 物理试验的优化267

7.8 核燃料循环及乏燃料269

7.8.1 核燃料循环概述269

7.8.2 燃料循环的前段271

7.8.3 反应堆中的燃料272

7.8.4 燃料循环的后段273

7.8.5 世界民用动力钚的积累275

7.8.6 大亚湾核电站乏燃料的处置276

7.9.1 优化目标278

7.8.7 岭澳核电站乏燃料池超密集贮存278

7.9 核燃料管理策略的优化278

7.9.2 已经部分实现的优化目标279

7.9.3 可望采用的新技术280

7.9.4 潜在的优化项目281

第8章 在役检查284

8.1 概述284

8.2 在役检查的准备和实施285

8.2.1 在役检查的准备286

8.2.2 在役检查的实施287

8.3 在役检查方法288

8.4 核岛在役检查289

8.4.1 核岛在役检查的管理和实施289

8.4.2 反应堆压力容器检查297

8.4.3 反应堆压力容器材料辐照监督299

8.4.4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查301

8.4.5 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清洁度检查308

8.4.6 压力容器水压试验312

8.4.7 其他检查实践317

8.5 常规岛及电站配套设施在役检查320

8.5.1 在役检查管理320

8.5.2 特殊的在役检查项目和检查方法327

第9章 性能试验334

9.1 概述334

9.2 性能试验管理335

9.2.1 性能试验大纲335

9.2.2 周期性性能试验管理336

9.3 旋转设备振动监测337

9.3.1 振动监测与数据管理338

9.3.2 振动故障诊断339

9.3.3 振动监测系统340

9.3.4 汽轮发电机组振动监测343

9.3.5 一回路冷却剂泵振动监测346

9.4 机组效率监督347

9.4.1 堆芯功率热平衡测量348

9.4.2 凝汽器特性试验350

9.4.3 高压与低压加热器效率试验352

9.4.4 常规岛系统效率监督与评价353

9.5 安全壳完整性监督356

9.5.1 安全壳A类密封性试验356

9.5.2 安全壳B类密封性试验360

9.5.3 安全壳C类密封性试验361

9.5.4 安全壳泄漏率在线监测364

9.5.5 安全壳静态结构变形监督366

9.6 通风系统过滤器试验369

9.6.1 试验概述370

9.6.2 试验组织与实施373

9.6.3 试验结果评价与趋势分析374

9.7 一回路承压边界瞬变统计376

9.7.1 基本原理376

9.7.2 统计实施379

9.7.3 统计总结与趋势分析381

9.7.4 发展方向与改进385

9.8 能量统计385

9.8.1 能量统计系统387

9.8.2 报告呈报方式389

9.8.3 能量统计应用390

9.9 其他性能试验管理393

9.9.1 控制棒落棒时间测量393

9.9.2 反应堆堆芯流量测量396

9.9.3 动平衡试验398

第10章 计量管理402

1.1 概述 402

1.2 计量管理模式 403

1.3 计量器具检定管理职责分工 404

1.4 计量标准的设置和分布 404

1.5 计量管理文件体系 405

1.6 核电站计量管理 407

1.7 计量外部监督 409

1.8 计量内部监督409

1.9 核电站计量信息管理系统 410

第11章 技术文件管理412

11.1 概述 412

11.2 技术文件的编制方式及使用特点 413

11.2.1 编码规则413

11.2.3 功能性文件和实施性文件 416

11.2.2 文件格式 416

11.3 生产运行阶段的文件管理 417

11.3.1 改造项目的文件修改控制417

11.3.2 文件修正申请的文件修改控制 421

11.3.3 计算机在文件管理中的应用 421

11.4 生产阶段制作的重要技术文件 423

11.4.1 流程图 423

11.4.2 大型综合系统图 426

11.5 发展趋势 426

11.5.1 参照韩国电站IPD图纸建立以图集为中心的技术文件管理系统 427

11.5.2 以流程图为中心建立活化流程图 428

11.5.3 计算机三维模型为基础的文件管理 429

第12章 其他技术活动管理432

12.1 工程遗留项目的处理 432

12.1.1 工程遗留项目的组成 432

12.1.2 工程遗留项目的统计 433

12.1.3 经验反馈434

12.1.4 重要工程遗留项目说明 435

12.2.1 专用工具开发的背景 437

12.2 专用工具开发 437

12.2.2 专用工具开发的管理 439

12.2.3 专用工具开发的现状 440

12.3 焊接管理 441

12.3.1 焊接管理规范 441

12.3.2 焊接工艺评定 441

12.3.3 焊工资格管理 444

12.3.4 焊接设备及消耗材料管理 446

12.3.5 现场焊接活动的实施 447

12.3.6 特殊焊接及其接头的检验 4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