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心理资源论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心理资源论析
  • 葛鲁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151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心理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心理资源论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心理资源概述1

第一节 资源内涵1

第二节 文化资源4

一 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内涵4

二 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演变8

三 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性质11

四 心理学与文化的关系意义16

第三节 思想资源18

第四节 学术资源20

第五节 学科资源22

一 关系的演变22

二 依附的关系24

三 排斥的关系25

四 合作的关系27

五 共生的关系31

第六节 心理资源33

第七节 本土资源35

第二章 心理资源论析38

第一节 心理资源考察38

一 考察的视角38

二 考察的学科40

三 考察的内容43

四 考察的方式44

五 考察的结果46

第二节 心理资源分类48

一 分类的尺度和标准48

二 不同的心理学资源49

第三节 心理学的形态51

一 常识形态的心理学51

二 哲学形态的心理学53

三 宗教形态的心理学54

四 类同形态的心理学55

五 科学形态的心理学56

六 资源形态的心理学57

第三章 常识形态的心理学60

第一节 常识心理学的界定60

第二节 常识心理学的产生63

第三节 常识心理学的演变66

第四节 常识心理学的类别67

一 个体的常识心理学68

二 社会的常识心理学70

三 生活的常识心理学71

四 科学的常识心理学73

第五节 常识心理学的功能74

第六节 常识心理学的命运76

第四章 哲学形态的心理学81

第一节 哲学心理学的界定82

第二节 心理学与哲学关系83

一 关系的确立84

二 关系的演变85

三 相关的学科86

第三节 传统的形态89

一 西方的哲学心理学89

二 中国的哲学心理学91

第四节 现实的发展93

一 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定位93

二 反思有关研究对象的理论预设95

三 反思有关研究方式的理论预设98

四 心理科学成熟的重要标志100

第五节 反思的功能102

第五章 宗教形态的心理学106

第一节 宗教心理学的界定106

第二节 两种宗教的心理学108

一 宗教心理学的宗教形态109

二 宗教心理学的科学形态110

三 相互之间的学术性关联112

第三节 宗教的宗教心理学114

一 不同的宗教流派115

二 不同的宗教心理118

第四节 科学的宗教心理学120

一 科学的宗教心理学的起源121

二 科学的宗教心理学的探索122

第五节 宗教形态心理学的价值124

第六节 宗教形态心理学的功能125

第六章 类同形态的心理学128

第一节 类同心理学的界定128

第二节 不同学科的贡献130

一 物理学的贡献130

二 化学学科的贡献132

三 计算机的贡献133

四 生物学的贡献136

五 生态学的贡献139

六 经济学的贡献149

七 社会学的贡献151

八 文化学的贡献152

九 人类学的贡献156

第三节 学科的互涉159

第四节 学科的互动160

第五节 还原主义的问题161

第六节 共生主义的原则166

一 共生的含义166

二 共生的原则168

三 共生的影响169

第七节 大科学的新生成173

第七章 科学形态的心理学176

第一节 科学心理学的划界176

第二节 科学心理学的演变178

第三节 科学心理学的传统181

一 实证立场的心理学181

二 人文立场的心理学184

第四节 心理学科学观问题186

一 心理学的分裂186

二 多元化的研究188

三 认知潮的冲击190

四 文化潮的兴起192

五 后现代的精神193

六 心理学的视野196

第五节 心理学核心性课题199

一 问题中心199

二 方法中心201

三 统一问题202

四 价值问题204

五 资源问题206

第六节 心理学研究的类别209

一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211

二 理论、方法、技术划分213

三 以理论或方法为中心215

四 关于技术优先的思考218

第七节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219

第八节 心理学与本土文化220

第八章 资源形态的心理学224

第一节 后现代的问题224

第二节 心理学本土化228

第三节 心理学全球化233

第四节 文化历史传统235

一 在西方心理学框架下的理解235

二 从中国本土文化出发的理解237

三 片断破碎和语录摘引的理解238

四 完整系统和深入全面的理解239

五 限于传统和解释传统的理解241

六 立足发展和力求创新的理解242

第五节 原始性的创新246

第六节 学科研究取向249

一 社会心理学的对象性质250

二 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252

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角258

四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262

第七节 多元化的文化267

一 多元文化的潮流268

二 多元文化的探索269

三 多元文化心理学270

第八节 新心性心理学273

一 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273

二 中国本土心理学传统277

三 新心性心理学的创新278

四 新心性心理学的建构280

第九节 中国本土心理学展望284

一 心理学本土化的热点与难题285

二 心理学本土化的演变与趋势288

三 心理学本土化的出路与结局291

参考文献294

后记3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