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结构经济学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结构经济学文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0386055.jpg)
- 林毅夫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54322176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774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795页
- 主题词:结构经济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结构经济学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思想框架3
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10卷第1期)3
新结构经济学与经济增长41
要素禀赋、专业化分工、贸易的理论与实证——与杨小凯、张永生商榷(与鞠建东、王勇,《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4卷第1期)41
中国经济的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与刘明兴,《世界经济》2003年第8期)72
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与刘培林,《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96
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与刘明兴,《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119
适宜技术、技术选择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张鹏飞,《经济学季刊》2006年第5卷第4期)139
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经济收敛(与张鹏飞,《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5卷第1期)161
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与徐朝阳,《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182
新结构经济学与经济转型205
何以加速增长 唯解自生难题——《前10年的转轨——东欧和前苏联的经验和教训》述评(与刘培林,《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3卷第1期)205
自生能力和国企改革(与刘培林,《经济研究》2001年第9期)222
政策性负担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与刘明兴、章奇,《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239
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与李志赟,《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258
发展战略、休克疗法与经济转型(与徐朝阳,《管理世界》2011年第1期)278
新结构经济学与制度选择309
发展战略、自生能力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制度扭曲(与李飞跃,《南开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309
技术选择、制度与经济发展(与潘士远、刘明兴,《经济学季刊》2006年第5卷第3期)328
我国价格剪刀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计量实证(与余淼杰,《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348
新结构经济学与收入分配373
经济发展战略与公平、效率的关系(与刘培林,《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2卷第2期)373
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与刘培林,《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403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城市化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与陈斌开,《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415
金融抑制、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与陈斌开,《世界经济》2012年第1期)433
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最优金融结构457
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与孙希芳、姜烨,《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457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与孙希芳,《经济研究》2008年第9期)479
信息、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与孙希芳,《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510
发展战略、经济结构与银行业结构——来自中国的经验(与姜烨,《管理世界》2006年第1期)524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制造业为例(与章奇、刘明兴,《世界经济》2003年第1期)549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与李永军,《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602
资本积累与最优银行结构(与徐高,《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7卷第2期)624
新结构经济学与经济波动643
“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643
“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与巫和懋、邢亦青,《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652
过度反应:中国经济“缩长”之解释(与龚刚,《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675
新结构经济学实证研究方法703
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关于技术选择指数的测量与计算(Ⅰ)(与刘明兴、刘培林、章奇,内部未公开研究资料)703
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关于技术选择指数的测量与计算(Ⅱ)(与殷伟、刘明兴、章奇,内部未公开研究资料)742
后记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