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全志 卷9 社会志 社会运动篇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台湾全志 卷9 社会志 社会运动篇
  • 何明修,萧新煌著 著
  • 出版社: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 ISBN:9860067678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台湾全志 卷9 社会志 社会运动篇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台湾社会大转型的脉络、轨迹与政策回应社会志总论&萧新煌1

第十一篇 社会运动34

第一章 综说34

第一节 社会运动的概念34

第二节 台湾社会运动史概论与本书架构37

第二章 从二二八到美丽岛事件(1945-1979年)43

第一节 前言43

第二节 二二八事件:外来政权与本土社会的矛盾43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社会控制与社会改造45

第四节 七○年代的危机与公共领域的浮现47

壹、保钓运动:学生的爱国行动48

贰、《大学杂志》集团:知识界的改革诉求50

参、党外运动:从改革言论到组党行动51

第五节 小结54

第三章 迈向软性威权主义时期(1980-1986年)55

第一节 前言55

第二节 消费者运动:中产阶级的社会改良主义56

第三节 保育运动与反核运动:环境教育的公众启蒙58

第四节 反污染运动:求生存的自力救济61

第五节 劳工运动:阶级意识的萌芽65

第六节 妇女运动:从拓荒到觉醒67

第七节 学生运动:校园内的异议69

第八节 原住民运动:原住民知识青年的出现72

第九节 小结73

第四章 政治自由化的冲击(1987-1989年)75

第一节 政治自由化75

第二节 解严作为自由化75

第三节 社会运动的兴盛79

壹、劳工运动:从阉鸡到斗鸡81

贰、环境运动:遍地烽火84

参、妇女运动:从菁英到草根88

肆、农民运动:五二〇的震撼90

伍、学生运动:走出校园92

陆、原住民运动:从服务到抗议96

柒、教师人权运动:异议教师的结社97

捌、无住屋者运动:小市民的愤怒100

玖、教育改革运动:以人为本的教育101

拾、客家运动:客家风云103

拾壹、政治人权运动:为二二八正名104

第四节 小结106

第五章 大抗争的年代(1990-1992年)108

第一节 「对无法治的社会开刀」:被压缩的抗议空间108

壹、以警力镇压激进的社会抗议109

贰、以司法体制对待社会运动份子110

参、强力推动环境运动所反对的开发计划113

肆、限制工人阶级的团结、协商、争议权H5

第二节 为何社会运动能够持续119

壹、社会公众的支持119

贰、暂时性的压制效果121

第三节 激进化与政治化:社会运动的策略转向123

壹、提升社会抗争的规模123

贰、跨运动议题的结盟130

参、社会运动与民进党的接合132

第四节 小结135

第六章 民主化的时期(1993-1999年)136

第一节 民主化与社会运动136

第二节 抗议与抗议处理的温和化136

壹、暴力冲突的边缘化137

贰、集会游行管制的松绑141

参、小结143

第三节 社会运动的策略转向144

壹、社会运动的国会游说144

贰、社会运动的政策参与152

参、社会运动的体制内抗争156

第四节 小结157

第七章 九年代中期新兴的社会运动159

第一节 社会运动议题的创新159

第二节 知识下乡:爱乡的社会实践159

壹、社区营造运动162

贰、社区大学运动164

第三节 改造媒体:媒体即是讯息164

壹、媒体自主运动165

贰、网路运动168

第四节 专业者的改革运动:社会福利、医疗人权与司法170

壹、社会福利运动170

贰、医疗人权运动172

参、司法改革运动175

第五节 边缘抗争:同志、妓权与拆迁户运动178

壹、同志运动178

贰、妓权运动182

参、拆迁户运动183

第六节 小结185

第八章 社会运动与政党186

第一节 政党与社会运动的分化186

第二节 党外运动与社会运动(1980-1986年)187

壹、党外的社会属性187

贰、党外的激进派189

第三节 民进党与社会运动的联盟(1987-1992年)191

壹、群众运动路线下的民进党192

贰、民进党所参与的社会运动194

第四节 转型中的政治联盟(1993-1999年)197

第五节 组织社会运动政党203

第六节 小结207

第九章 政党轮替后的社会运动(2000-2004年)208

第一节 政党轮替的社会意义208

第二节 民进党政府的政策取向:从改革到稳定209

第三节 新开启的参与管道215

第四节 政治不稳定的双重影响218

第五节 泛蓝的社会运动策略221

第六节 小结223

第十章 结语225

台湾社会运动大事记(1945-2004年)228

参考文献232

撰稿人简历表2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