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美术教育论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共美术教育论纲
  • 张道森著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90254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362页
  • 主题词:美术-教育-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共美术教育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共美术教育综述1

第一节 新时代美术教育的重要课题1

一、公共美术教育研究的意义1

二、公共美术教育研究的现状3

三、公共美术教育研究的定位3

四、公共美术教育研究的对象4

五、公共美术教育研究的任务与要求5

第二节 认知公共美术教育6

一、公共美术教育的含义6

二、公共美术教育形态中“美术”词义的内涵7

三、公共美术教育的属性8

四、美术教育分类11

五、公共美术教育的空间15

第三节 公共美术教育的性质与价值16

一、公共美术教育的性质16

二、公共美术教育的价值16

三、公共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18

第二章 公共美术教育的社会功能19

第一节 公共美术教育与人类社会19

一、公共美术教育的社会性21

二、公共美术教育与社会文化建设23

三、公共美术教育与人类生存环境24

第二节 公共美术教育的社会价值25

一、提高大众的生活品位25

二、应对多元文化的需要28

三、传播艺术知识28

第三节 公共美术教育的社会功能29

一、人本功能29

二、智育功能30

三、德育功能31

四、情感与潜能开发功能32

五、认识功能33

六、美育功能34

七、人文心理关怀与理疗37

第四节 公共美术教育与社会上层建筑的关系40

一、公共美术教育与经济41

二、公共美术教育与政治42

三、公共美术教育与宗教43

四、公共美术教育文化与科学发展46

五、公共美术教育与信息文化整合46

第三章 社会公共美术教育48

第一节 社会公共美术教育的意义48

一、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48

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49

三、国民和谐生活的需要50

四、民众情感与理智和谐的需要51

第二节 社会公共美术教育的新机制53

一、寓教于乐的公共美术教育53

二、教育目标与教育角色的新定位55

三、“生态式”的教育机制57

四、“综合化”的教育机制58

第三节 现代社会公共美术教育五大领域59

一、数字信息领域的公共美术教育59

二、生态环境领域的公共美术教育62

三、文化遗产领域的公共美术教育63

四、场、馆领域的公共美术教育65

五、生活领域的公共美术教育69

第四节 公共美术教育与乡镇文化建设71

一、乡镇文化建设中的公共美术教育71

二、乡镇创意产业与公共美术教育73

第四章 学校公共美术教育76

第一节 高等学校公共人文美术教育76

一、正确认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77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对全体学生80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81

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82

五、高校管理机构与师资队伍85

六、艺术“社团”与校园艺术文化建设87

七、高校公共人文艺术教育课程与资源整合88

八、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与校园环境90

九、国外高校公共艺术(视觉艺术)教育现状91

第二节- 基础美术教育中的公共美术教育93

一、中小学公共美术教育的原则94

二、中小学公共美术教育应重视资源利用96

三、中小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四大空间97

四、中、美艺术课程标准简析110

附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113

附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114

附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是否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同样要执行?116

附4:《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节选)117

附5:《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节选)122

附6:《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意见》134

第五章 公共美术教育专业138

第一节 公共美术教育专业办学依据与教育理念139

一、公共美术教育专业(学科)的办学依据139

二、公共美术教育专业(学科)的办学理念144

第二节 公共美术专业教育的多元性质147

一、公共美术教育是一个多元综合结构的整体147

二、公共美术教育具有特定的公共性与人文性148

三、公共美术教育从属于广义的艺术教育149

第三节 公共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149

一、双重专业特点150

二、综合素质的美术文化传播人才特点151

第四节 公共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152

一、公共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152

二、公共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定向153

三、公共美术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154

第五节 公共美术教育学科课程论156

一、公共美术教育的课程理念156

二、公共美术教育的课程观157

三、公共美术教育的课程与培养目标158

四、公共美术教育的课程定位159

五、公共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161

第六章 中小学美术教育163

第一节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课程164

一、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的内涵与理念164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课程性质与价值166

三、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课程特点168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72

第二节 中小学美术教学177

一、教学因素178

二、教学观与教学理念180

三、教学原则185

四、教学模式190

五、教学技术192

第三节 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194

一、教学设计194

二、实施教学过程213

三、后现代课程观对美术教学的影响215

四、后现代课程观对教师角色转变的影响222

第四节 学校美术教育发展趋势224

一、重视传统文化的倾向224

二、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美术教育224

三、关注多元文化的教育225

四、重视现代技术的运用225

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226

六、学习方法的改变226

七、重视美术教育的评价227

八、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227

九、学校、社会与家庭教育互相连接227

第五节 学校公共美术教育评价228

一、学校公共美术教育评价的概念228

二、学校公共美术教育评价的范围229

三、学校公共美术教育评价与教学设计的关系230

四、学校公共美术教育评价的功能与要求230

五、学校公共美术教学评价的原则与方法237

六、学校公共美术教育评价的主体、对象与范围239

七、中小学美术教育评价的特点与类型241

八、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评价248

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节选)253

第七章 美术教育与人类文明进程259

第一节 人类历史演进与公共美术教育的形态259

一、本原期公共美术教育259

二、异化期公共美术教育261

三、智能期公共美术教育262

第二节 公共美术教育是人类生存的手段263

一、人类生存的抗挣与公共美术教育265

二、原始社会时期公共美术教育的特征267

第三节 古代公共美术教育269

一、奴隶社会公共美术教育269

二、欧洲中世纪公共美术教育277

三、中国古代公共美术教育279

四、唐宋时期公共美术教育285

五、明清时期公共美术教育289

六、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工业革命时期公共美术教育292

第四节 近现代美术教育300

一、中国近现代中小学公共美术教育300

二、20世纪外国学校公共美术教育306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公共美术教育320

四、老年大学、博物馆、美术馆公共美术教育327

第八章 公共美术教育资源329

第一节 公共美术教育资源的阐述329

一、教育资源的概念与内涵329

二、公共美术教育资源的分类330

三、公共美术教育资源的功能332

第二节 公共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34

一、公共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途径334

二、民间公共美术教育与本土资源的利用335

三、生态自然资源的利用336

四、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337

五、场、馆公共美术教育资源的利用338

六、信息资源的利用339

第三节 美术教育课程与资源整合339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39

二、课程资源整合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340

三、课程资源整合顺应美术课程改革341

四、课程资源的选择与管理342

参考书目344

后记3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