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各民族共创中华 中南东南卷 上 壮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的贡献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各民族共创中华 中南东南卷 上 壮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的贡献
  • 韩效文,杨建新主编;黄修义,黄耀萍著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 ISBN:7806084762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各民族共创中华 中南东南卷 上 壮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的贡献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论1

第一章 维护祖国统一保卫祖国南疆7

第一节 冼夫人对稳定岭南和维护国家统一的贡献8

第二节 抗击交趾(安南)入侵保卫祖国南疆13

一、北宋时期壮族人民抗击交趾的入侵14

二、明代壮族人民抗击安南的入侵17

第三节 明代壮族英勇抗击倭寇的斗争18

第四节 近代壮、京族人民英勇抗击法国殖民者入侵的斗争22

一、黑旗军抗法和纸桥大捷22

二、云贵总督岑毓英的抗法事迹25

三、镇南关大捷28

四、京族人民在抗法斗争中的贡献30

五、壮、京等边疆各族人民共建边防31

第二章 壮等民族人民在太平天国革命中的贡献33

第一节 壮族人民是拜上帝会的积极支持者和参加者34

第二节 壮族人民踊跃参加太平军36

第三节 太平军中著名的壮族将领37

一、西王肖朝贵38

二、北王韦昌辉41

三、赞王蒙得恩44

四、翼王石达开47

五、慕王谭绍光49

第四节 太平军中的壮族女军51

第五节 仫佬族、毛南族人民积极响应太平天国革命52

第三章 投身辛亥革命反对复辟帝制55

第一节 积极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推翻封建帝制的斗争55

一、广西壮等民族地区的“会党”运动56

二、孙中山领导下壮等民族地区的反清起义57

第二节 壮、京族人民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59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壮等民族的革命斗争63

第一节 大革命时期广西壮等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64

第二节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开辟69

一、百色起义的胜利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70

二、龙州起义的胜利和左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73

第三节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设74

一、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74

二、根据地的土地革命76

三、根据地的财政经济建设77

四、保卫革命根据地的英勇斗争78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壮等民族人民的英勇斗争81

一、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开展81

二、壮等民族人民的抗日斗争85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壮等民族人民的英勇斗争88

第五章 壮等民族人民在经济上的贡献93

第一节 稻作文化的创造者94

第二节 农业生产97

一、农作物的种植97

二、耕作方式98

三、生产工具99

第三节 养殖业101

一、京族渔业101

二、合浦珍珠103

三、毛南菜牛104

第四节 历史悠久的冶铸业和制造业105

一、青铜冶铸业105

二、冶铁业107

三、纺织业109

四、其他手工业111

第五节 壮等民族地区的交通和商业113

一、以河道为主的交通113

二、繁荣的商业115

第六章 璀璨的文化艺术121

第一节 壮等民族的语言文字121

第二节 壮等民族的文学125

第三节 壮族的音乐和舞蹈137

一、乐器138

二、壮歌和歌圩139

三、壮剧142

四、舞蹈144

第四节 仫佬、毛南、京族的音乐和舞蹈147

一、仫佬族的山歌和舞蹈147

二、毛南族的“比”、“欢”、“排见”和舞蹈150

三、京族独弦琴和舞蹈152

第五节 花山崖壁画154

第六节 铜鼓文化157

第七章 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161

第一节 各具特色的生活习俗162

一、袅娜风姿说服饰162

二、风味独特话饮食167

三、颇具特色的建筑居屋174

第二节 诗情画意的婚恋习俗178

第八章 民族技艺、民族医学和民族教育189

第一节 精湛的民间技艺189

一、瑰丽的壮锦190

二、美丽的毛南“顶卡花”192

三、精致的毛南石雕和木雕193

四、科学的仫佬族暖炊术195

第二节 医学宝库中的奇葩——壮医195

一、壮医的起源196

二、壮医的内容和特点198

三、壮族药市203

四、壮医的传承与传播204

第三节 形式多样的民族教育206

一、以稻作为主的文化教育206

二、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过程208

三、壮族地区汉文化教育的发展212

第九章 各民族杰出人物217

韦敬辨217

侬智高218

瓦氏夫人219

黄鼎凤222

黄明堂225

韦拔群226

陈洪涛231

龙谢兰235

卢焘237

韦国清2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