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红墙知情录 1 新中国的风雨历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红墙知情录 1 新中国的风雨历程
  • 尹家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9787801709257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08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中国-现代史-史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红墙知情录 1 新中国的风雨历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领袖们治水如打仗1

十三陵水库劳动的象征意义2

毛泽东批转报告给周恩来,要根治淮河4

毛泽东走在黄河大堤上7

周恩来三上三门峡10

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三门峡不行就把它炸掉!”16

毛、周合力,荆江分洪19

三峡,领袖的焦虑与梦想22

“两个冤家”聚首南宁会议24

在毛泽东关注、周恩来踏勘的中堡岛上27

第二章 共和国第一次国民经济大调整始末33

“狂热”之后,共和国面临空前饥饿34

毛泽东首次承认“大跃进”错误,中央决心“转入主动”36

赫鲁晓夫突然撤走专家,中国经济“雪上加霜”37

李富春提出“八字方针”,国民经济调整初露成效39

第三章 “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缘由43

毛泽东“三线”构想的深层原因44

“三线”建设最初在高层有过分歧46

实施过程艰难而漫长49

第四章 毛泽东为何几度与陈毅谈古论今?53

黄花塘事件后,毛泽东让陈毅读读《李白成》54

高饶事件后,毛泽东同陈毅谈起《聊斋志异》的妙处,结论是“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57

毛泽东在游泳池旁讲《三国》中的小字辈,希望陈毅这个新外长能“破除迷信”59

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讲了《史记》中的若干篇章,陈毅又敢讲话了63

第五章 “安亭事件”:张春桥的一场政治赌博67

安亭事起,周恩来备感工交系统空前的压力68

张春桥成功的政治赌博70

张春桥也曾担心“坐班房”71

王洪文同样在“安亭事件”中捞到政治资本74

陶铸、陈丕显、曹荻秋因“安亭事件”而落难75

毛泽东给“安亭事件”定了性77

第六章 江青三上庐山的“无限风光”81

江青坐飞机,一爱睡觉二爱打牌82

一张庐山《仙人洞》,预示着江青的“无限风光”83

借助庐山一战,江青登上了政治生涯的顶峰86

第七章 “文革”重灾之下的昆明军区91

阎红彦曾被冤枉十多年,对“文革”仍不能理解92

阎红彦坚持说真话不揭邓小平,很快上了“修正主义分子”黑名单93

秦基伟指派王银山保护阎红彦的安全,省委书记赵健民挺身而出94

陈伯达在电话里威逼,阎红彦至死留下遗书98

康生将赵健民当场逮捕,进而将陈康副司令员打成“滇挺”的总司令100

秦基伟被周恩来派飞机接到北京,仍未逃脱被造反派搞了“喷气式”104

毛泽东要谭甫仁不做“吴三桂”,谭如日中天时却神秘遇害108

第八章 黄永胜秘书“揭发信”事件113

从乞丐到地主狗崽子,磨难从一开始便伴随着他114

从大学生到军区司令员和总参谋长的秘书,幸运中隐藏着灾祸115

温玉成将军为何在晚年常说:“我对不起李必达秘书。”117

黄永胜、江青一口咬定“李必达不是好人”179

他立志用一生的经历证实自己121

第九章 林彪事件在世界引起的反响123

林彪事件始终吸引着世人124

毛泽东遭受最沉重的打击,健康迅速恶化125

林彪坠地引起的波动,不亚于一颗原子弹爆炸129

澳大利亚年轻记者穷追不舍,终于解开了林彪之死的内幕132

解密的基辛格档案证实了一些史实136

第十章 梁效、罗思鼎其“人”其事137

“文革”写作组:一个集体写作的特殊年代138

丁学雷、罗思鼎反戈一击,投靠张、姚139

梁效在江青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142

梁效最辉煌的“成就”是“批林批孔”,大搞影射史学144

罗思鼎的头头都认为他们所干的事,说出去要杀头147

邓小平成为他们攻击的又一个目标149

被历史定罪的“文革”写作组151

第十一章 毛泽东与中央文革小组兴亡155

毛泽东主持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成立文化革命五人小组156

中央文革主要成员的入选,多与毛泽东曾经赏识过有关158

“打倒陶铸”的口号,让毛泽东第一次对中央文革发了脾气160

所谓的“二月逆流”,毛泽东维护了中央文革的地位163

成立“上海人民公社”,张、姚没有摸清毛泽东的意向166

“揪军内一小撮”,王、关、戚从毛泽东眼前消失168

第十二章 周恩来与铁道部部长在动乱岁月175

铁路混乱使周恩来承受着巨大的压力176

转折点是上海的“安亭事件”177

连周恩来都找不到铁道部部长了179

周恩来叮嘱护送的战士:“不准进家揪人。”181

周恩来按毛泽东的批示,借题发挥183

第十三章 邓小平重整文化部187

邓小平“旧部”出任文化部新领导188

七个字的批示改变了一个剧院的命运190

邓小平强调:不要把“批邓”作为考察干部的标准191

邓小平亲临文代会,倡导“二为”方针194

第十四章 她卷入了“红都女皇事件”199

外交家:外事可为,家事难当200

风暴来临,夫妻天各一方201

最引人注目的两件事:基辛格访华和“红都女皇事件”202

最老的大使和第一个专职大使夫人2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