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社会工作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城市社会工作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4659840.jpg)
- 本社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ISBN:978750873415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33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48页
- 主题词:城市-社会工作-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社会工作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社会工作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评估3
第一章 导 论3
一、研究目的3
二、研究方法3
三、研究意义3
四、指标体系4
第二章 样本区社会工作试点情况概述5
一、深圳市南山区5
二、长沙市天心区7
三、西安市未央区9
第三章 评估结果12
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12
二、社区工作者对社会工作文件的认知和熟悉程度13
三、社会工作培训情况15
四、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和开发17
五、社会工作试点对社区工作的影响19
第四章 评估总结及调研中发现的问题23
一、试点工作的积极影响23
二、试点工作的模式探讨:内生模式和嵌入模式24
三、调研中发现的问题26
第五章 对策建议29
一、在社区组织建设中引入专业社区工作方法29
二、专业社工介入社区建设的切入口:业主委员会29
三、业主委员会的成功运作有利于社区建设30
四、社会工作如何有效地介入业主委员会建设31
附录132
附录233
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政策研究39
第一章 城市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变化与发展历程39
一、居委会的形成、变化与发展40
二、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变化与发展43
第二章 我国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情况51
一、城市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构成51
二、目前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状况54
三、目前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状况59
第三章 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的政策建议65
一、科学设岗的原则67
二、社区现有岗位的整合67
三、新岗位的开发73
四、积极探索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80
第四章 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的各项保障82
一、加强对社会工作的领导,理顺社会工作管理体制82
二、转换和引进相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配置办法82
三、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机制83
四、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84
五、加强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工作85
六、建立社会工作发展的资金支持体系85
七、完善志愿者、义工队伍的管理制度86
参考文献86
城乡基层专业社会服务提供长效机制研究91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基层社会服务的发展变化91
一、我国城乡基层社会服务的发展及其特征91
二、我国城乡基层社会服务的典型经验95
第二章 城乡基层专业社会服务提供的实际状况调查100
一、问卷的基本内容与样本情况100
二、我国城乡基层专业社会服务调查的基本结论112
第三章 城乡基层专业社会服务提供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114
一、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基本内容的规范化114
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的标准化116
三、城乡基层社会服务的专业化117
四、城乡基层社会服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118
五、城乡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体制的合理化120
六、城乡基层社会服务评价机制的科学化121
参考文献123
附录124
社会工作人才在城市社区服务中的作用131
第一章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131
一、研究背景131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131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133
一、研究方法133
二、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133
第三章 华清园社区服务站的出现135
一、中关村街道辖区与华清园社区基本概况135
二、华清园社区服务站的合作运营机制135
第四章 华清园社区服务站的机构管理137
一、华清园服务站运作理念、目标、功能设计和人力配置137
二、华清园社区服务站的服务策略规划、设施改造和组织结构设计138
三、华清园社区服务站的制度建设139
第五章 华清园社区服务站的服务分析141
一、服务的理念141
二、服务类别142
三、服务内容142
四、服务管理144
五、服务成效145
第六章 华清园社区服务站的基本经验149
一、主要成效149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153
三、未来发展思路154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模式研究159
第一章 概念和领域的界定159
一、关于“社会工作模式”159
二、社会工作模式与社会福利体系160
第二章 境外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模式发展概况162
一、残补式模式下的美国社会工作163
二、制度型福利模式下的瑞典社会工作164
三、工业成就表现模式下的德国社会工作166
四、不同福利模式下社会工作的普遍规律167
第三章 中国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170
一、社会转型呼唤社会工作170
二、曲折的发展历程171
第四章 中国试点地区的社会工作实践173
一、研究目的173
二、江西万载县的社会工作实践176
三、深圳的社会工作实践177
第五章 影响中国特色社会工作模式的几个问题187
一、新时期社会工作的价值与政府的责任187
二、世界社会工作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关系188
三、影响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国情188
四、中国社会工作的现状189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模式的要点191
一、政府主导、推动和支持191
二、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循序渐进191
三、改造原有体系与推进民间化运作相结合192
四、各级各部门动员,整合资源,形成合力192
五、岗位购买、项目购买与实体化相结合193
六、规范运作,严格监管,确保社工服务的福利性193
七、低端起步、逐步提升,坚持专业化、职业化要求196
八、推进配套制度和政策改革197
参考文献198
附录199
中部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的“天心模式”研究207
第一章 导论207
一、研究概况207
二、课题的界定208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209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210
五、研究思路、方法210
第二章 主要做法212
一、社会工作人才建设政策研究212
二、社会工作人才教育培训研究213
三、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开发研究215
四、社会工作实务研究217
五、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效果检测评估研究218
第三章 主要成效221
一、注重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强大的工作合力221
二、注重重点领域突破,着力打造职业的发展平台222
三、注重转化在岗人员,着力形成完善的培养体系224
四、注重人才激励引导,着力健全规范的评价体系225
五、注重扩大社会参与,着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227
第四章 反思与讨论229
一、优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社会氛围229
二、积极发展社会组织230
三、加强社会工作人才能力建设231
四、创新社会工作人才制度232
五、健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制度233
社区建设视阈下宁波市海曙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模式的研究237
第一章 课题研究的背景237
一、对现有相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模式的分析237
二、海曙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模式背景分析240
第二章 海曙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各种力量的有机整合241
一、政府层面: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推动社区公共服务发展242
二、非营利组织层面:海曙区社会工作协会的组织属性244
三、专业社会工作者:由社区工作者向社会工作者转型247
四、服务对象层面:从注重服务提供到注重能力提升248
第三章 基层经验的总结和对策分析250
一、政府层面:加强总体规划和规管的法律定位250
二、非营利组织层面:提高社会公信力和融资能力252
三、专业社会工作者:注重价值观和实务技巧的全面提升253
四、社会整体氛围:形成良好的社会工作职业美誉度254
参考文献255
天津市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视角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模式研究259
第一章 引言259
第二章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背景260
第三章 泰达以社区为切入点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261
一、必要性分析261
二、可行性分析263
第四章 泰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理念和实践途径265
一、树立新型人才培养理念265
二、打造队伍核心竞争力273
三、逐步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278
第五章 泰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机制保障279
一、创新社区管理模式为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体制性保障279
二、探索社会工作领域拓展新模式283
结语288
广州市荔湾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经验研究291
第一章 背景291
第二章 试点工作主要做法及成效292
一、试点工作进程及做法292
二、试点工作成效295
第三章 试点工作主要经验分析297
一、“四个结合”297
二、“三个引入”302
三、“两个推动”304
第四章 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306
一、存在问题306
二、改进思路306
南昌市青云谱区社区干部社工化的模式与途径311
第一章 研究背景311
第二章 青云谱区开展社会工作试点之前的状况分析313
一、青云谱区试点前社区干部状况分析313
二、青云谱区试点前社区社会工作运行情况316
第三章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为社区干部社工化提供契机318
一、成立专门机构,为社区干部社工化提供组织保证318
二、加强教育,建立社区干部社工化的长效培训机制319
三、完善制度,搭建社区干部社工化的制度体系320
四、结合实际,加强社区社会工作配套体系建设320
五、立足本土,梯次推进社区干部社工化322
六、强化实务,积极开展社区干部社工化模式的实践323
第四章 经验与思考328
一、经验总结328
二、对今后中部欠发达城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329
参考文献332
简 评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