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神经康复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神经康复学 第2版
  • 朱镛连,张皓,何静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3978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793页
  • 文件大小:85MB
  • 文件页数:819页
  • 主题词:神经系统疾病-康复医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神经康复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神经康复的基础知识3

第1章 神经康复学简史和临床范畴3

第一节 神经康复学发展简史3

一、现代康复学发展简史3

二、中国康复医学与神经康复学发展简史3

第二节 神经康复学临床范畴4

一、神经康复学的定义4

二、神经康复学的目的4

三、神经康复学有别于一般康复医学5

四、神经康复的评定与疗效评定5

五、神经康复的方法5

六、神经康复的预后预测和结局的评定7

七、神经康复的工作方式7

八、结论7

第2章 神经康复学的理论9

第一节 概述9

一、理论由来9

二、认识的历史沿革9

三、当前神经康复理论存在的问题9

第二节 CNS损伤后功能改变的特点10

一、急性期改变10

二、慢性期改变11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可塑性11

一、神经连接性11

二、可塑性的细胞改变11

三、Nogo与轴束可塑性的研究12

四、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可塑性12

五、神经系统可塑性的理论机制15

六、神经系统损伤后在行为、结构、生理、生化反应间的相互作用22

七、新出生者与成年者神经系统可塑性22

八、人脑可塑性与功能再组23

九、影响皮质可塑性的因素23

十、神经可塑性原则27

第3章 与神经康复有关的解剖、生理、药理、病理及脑脊液检查30

第一节 有关侧支循环的解剖30

一、颅内吻合30

二、颅外吻合32

三、脑底动脉环的变异32

第二节 有关缺血性半暗带的认识32

一、缺血性半暗带的概念与含义32

二、对IP的识别32

三、半暗带的分类33

四、半暗带发生的机制33

五、半暗带与时间治疗窗34

六、在康复治疗上的时间窗34

第三节 一些神经药物的作用34

一、作用机制34

二、神经递质35

第四节 有关病理改变40

一、脑的细胞组成40

二、神经系统的一般病理41

三、常见神经疾病的病理42

四、活检44

第五节 脑脊液检查44

一、压力44

二、常规检查45

三、生化检查45

四、免疫球蛋白(Ig)45

第4章 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流程与工作模式47

一、康复工作模式47

二、急性期康复治疗流程48

三、恢复期康复治疗流程49

四、社区康复治疗流程49

五、总结49

第5章 神经系统疾病病史资料采集及病历书写51

一、康复病历的特点51

二、康复病历的内容51

三、病史采集51

四、体格检查53

五、康复诊断要点53

六、问题小结和康复治疗计划53

七、康复转归53

八、完成康复流程的重要记录——康复评定53

九、康复病历的特殊性54

第6章 脑电图、脑地形图、脑电磁图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56

第一节 脑电生理诊断标准和神经康复56

一、儿童脑电图诊断标准56

二、成人脑电图异常的诊断标准57

三、老年异常脑电图标准57

第二节 动态脑电图、睡眠监测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58

一、动态脑电图58

二、睡眠监测58

第三节 显著概率脑电地形图、时域地形图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59

一、显著概率脑电地形图59

二、脑电时域地形图60

第四节 脑电磁图61

第7章 肌电图、诱发电位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63

第一节 肌电图概述63

一、神经肌肉的电生理特性63

二、信号的采集和分析系统64

三、肌电图检测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64

第二节 常规肌电图的检测方法65

一、基本概念65

二、肌电图检测内容65

三、EMG正常所见65

四、EMG异常所见66

五、EMG结果的判定67

第三节 神经传导测定67

一、神经传导速度的分类67

二、MCV测定的方法及其正常值67

三、SCV测定的方法和正常值(以顺向刺激为例)68

四、影响神经传导的因素70

五、异常神经传导的病理基础70

第四节 肌电图检查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70

一、周围神经损伤的病因70

二、神经损伤的病理生理70

三、临床分类71

四、肌电图在不同病变时的电生理表现71

第五节 肌电图检查在周围神经损伤预后评估和康复指导中的应用72

一、神经损伤的不同特点和程度72

二、肌电图检查对于康复的指导作用74

第六节 脑电诱发电位概述75

一、体感诱发电位75

二、视觉诱发电位76

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77

第七节 脑运动诱发电位78

一、经颅电及磁刺激的对比78

二、安全性79

三、指标分析80

四、临床应用80

第八节 事件相关电位80

一、ERP和脑诱发电位的不同80

二、ERP各成分的临床意义81

三、影响ERP各成分的因素81

四、临床神经康复应用81

第8章 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定量检测技术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83

第一节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的进展83

第二节 脑循环血流动力学83

一、脑底动脉环83

二、颅内动脉的先天变异84

三、脑代谢和脑血流动力学84

四、临床常见的脑血液循环障碍85

第三节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85

一、脑梗死和TCD检测结果的相关性85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的TCD监测86

三、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的TCD特点87

四、颅内压增高和脑死亡的TCD监测88

五、偏头痛的TCD诊断88

六、多通道微栓子动态监测88

第9章 影像学检查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95

第一节 计算机体层扫描95

一、头部CT扫描95

二、脊柱脊髓的CT扫描96

三、CT扫描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96

第二节 磁共振成像扫描101

一、头部MRI检查101

二、脊柱脊髓磁共振成像检查104

三、磁共振机的发展与未来105

四、磁共振检查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106

第三节 脑血管与脊髓血管造影术113

一、脑血管造影术113

二、脊髓血管造影术114

第10章 核医学显像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115

第一节 核医学显像基本原理、属性与设备115

一、基本概念115

二、基本原理与属性115

三、主要显像设备115

第二节 常用脑显像方法与正常影像116

一、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116

二、脑代谢显像117

三、脑受体显像118

第三节 核医学显像在神经疾病及其康复治疗中的应用118

一、脑肿瘤118

二、脑血管病119

三、癫癎122

四、脑变性疾病123

五、脑外伤124

六、脑部炎症和理化生物损伤125

七、核医学显像在神经疾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125

第11章 如何认识一种新的国际障碍分类系统——ICF129

一、ICF的基本特征129

二、ICF的分类项目130

三、ICF的目的131

四、ICF的应用领域131

五、ICF的构成要素131

六、康复资料与国际接轨的途径131

七、ICF应用指导132

八、将来的课题与研究展望133

第二篇 康复评定与治疗137

第12章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137

第一节 综合评定量表137

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137

二、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41

三、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142

四、加拿大神经功能量表144

五、欧洲卒中量表146

六、脑卒中残损评定量表148

第二节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151

一、Brunnstrom评定法151

二、简式Fugl-Meyer评定法152

三、卒中运动评分155

第13章 认知功能障碍评定与康复治疗158

第一节 脑与认知功能的关系158

第二节 注意障碍158

一、基本概念158

二、注意的5个维度特征158

三、注意障碍的临床表现159

四、评定159

第三节 记忆障碍160

一、基本概念160

二、记忆的分类161

三、临床表现161

四、评定161

第四节 失算症163

一、基本概念163

二、失算症的分类163

三、继发性失算症的临床表现163

四、失算症评定163

第五节 思维障碍163

一、基本概念163

二、临床表现164

三、评定164

第六节 执行功能障碍164

一、基本概念164

二、临床表现164

三、评定165

第七节 知觉障碍评定165

一、基本概念165

二、知觉障碍分类166

三、单侧忽略166

四、左右分辨障碍167

五、手指失认167

六、图形背景分辨困难167

七、空间关系障碍167

八、结构性失用168

九、穿衣失用168

十、失认症169

十一、失用症170

第八节 认知康复概述172

一、认知康复训练的原则172

二、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的应用与优势172

第九节 康复训练方法172

一、注意障碍康复训练172

二、记忆障碍康复训练172

三、失算症康复训练173

四、思维障碍的康复训练173

五、执行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173

六、知觉障碍的康复训练173

第14章 神经心理的评定与康复治疗175

第一节 概述175

一、神经心理学评定的目的和应用范围175

二、行为的神经心理组成175

三、心理测验概说176

四、心理测验材料的解释176

第二节 认知功能评定177

一、记忆功能评定177

二、注意评定180

三、知觉评定181

第三节 智力评定182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182

第四节 综合性神经心理学成套测验183

第五节 执行功能评定184

一、流畅性测验184

二、字-色干扰测验184

第六节 情绪状态评定185

一、概述185

二、抑郁自评量表185

三、焦虑自评量表185

第七节 残疾后的心理过程186

一、心理休克186

二、期望恢复186

三、抑郁、悲伤187

四、自卑和自责187

五、抵御187

六、适应187

第八节 影响患者心理康复的主要因素187

一、残疾的类型和程度187

二、年龄187

三、个性187

四、社会因素187

第九节 康复患者的心理康复188

一、心理测评188

二、心理治疗188

第15章 失语症与构音障碍的评定及其康复治疗191

第一节 失语症的评定191

一、概述191

二、失语症的分类193

三、失语症的评定196

第二节 构音障碍的评定198

一、概述198

二、构音障碍的评定200

三、与构音障碍和失语症有关的其他言语障碍200

第三节 失语症的康复治疗201

一、失语症的康复目标201

二、失语症康复治疗的原则202

三、失语症治疗的条件和要求202

四、失语症的康复预后203

五、失语症康复的机制203

六、失语症治疗的适应证和过程203

七、Schuell的刺激疗法203

八、促进实用交流能力的训练205

九、代偿手段的利用和训练206

十、小组治疗206

十一、注意事项206

第四节 构音障碍的治疗207

一、轻度至中度构音障碍的治疗207

二、重度构音障碍的治疗208

第16章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评定与康复治疗211

第一节 正常吞咽运动相关生理机制211

一、吞咽运动的生理过程及分期211

二、吞咽相关的神经控制机制、肌肉及其作用212

第二节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原因及时相障碍213

一、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常见原因213

二、吞咽障碍的时相障碍214

三、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并发症215

第三节 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评定215

一、吞咽功能的临床筛查215

二、临床床旁评价216

三、器械检查216

第四节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治疗219

一、代偿性吞咽治疗219

二、刺激技术220

三、饮食管理221

四、对家属及看护的宣教222

第17章 肌力与关节活动度的评定224

第一节 肌力评定224

一、徒手肌力评定224

二、利用器械的肌力评定229

第二节 关节活动度检查230

一、评测工具230

二、测量方法230

三、注意事项231

第18章 肌张力的评定与痉挛状态的康复治疗233

第一节 肌张力的评定233

一、Ashworth痉挛状态量表233

二、临床痉挛指数234

三、神经生理评定方法234

四、生物力学评定方法235

五、痉挛频率量表235

六、Oswestry等级量表236

七、Tardieu量表236

八、股内收肌群张力量表237

第二节 肌张力低下和其他肌张力障碍的评定237

一、肌张力低下237

二、其他肌张力障碍的评定237

第三节 痉挛状态的定义238

第四节 痉挛状态的病理生理238

第五节 痉挛状态的临床表现239

第六节 痉挛状态的治疗与康复239

一、理学康复治疗239

二、口服药物239

三、鞘内注射巴氯芬治疗痉挛状态241

四、痉挛状态的酚、乙醇及肉毒毒素注射治疗242

五、功能刺激疗法247

六、外科治疗248

第19章 平衡功能障碍的评定与康复治疗250

第一节 平衡功能障碍的评定250

一、基本概念250

二、平衡的功能分类250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251

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平衡功能障碍的特点251

五、评定方法252

六、前庭功能障碍的评定255

第二节 平衡功能康复训练256

一、平衡功能基本成分的训练256

二、常见疾病导致平衡障碍的康复训练258

三、前庭功能障碍的康复261

第20章 步态分析264

第一节 正常步态与步态分析方法264

一、正常步态264

二、步态分析方法266

第二节 常见病理步态的原因及表现268

一、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异常步态268

二、肌无力步态270

第21章 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的评定273

第一节 概述273

第二节 排尿/便功能的评估方法273

第22章 疼痛的评定与康复治疗277

第一节 概述277

一、慢性疼痛的定义277

二、慢性疼痛的处理原则和方法277

三、慢性疼痛治疗的进展277

第二节 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278

第三节 慢性疼痛的分类和评估279

一、慢性疼痛的分类279

二、疼痛的测量与评估279

第四节 慢性疼痛的药物治疗282

一、辅助型镇痛药282

二、镇痛药物283

第五节 慢性疼痛的神经阻滞治疗284

第六节 慢性疼痛神经调制治疗285

一、经皮电刺激285

二、脊髓电刺激285

三、其他刺激治疗285

四、中枢(鞘内)靶控镇痛治疗285

第七节 其他治疗285

一、手术治疗285

二、心理学治疗286

三、细胞移植镇痛286

第八节 慢性疼痛的物理治疗286

一、电疗法286

二、光疗法289

三、直线红外偏振光治疗289

四、临床应用报告290

第23章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293

第一节 功能独立性评测293

一、FIM的特征293

二、FIM的应用目的293

三、FIM的应用范围293

四、FIM的应用原则293

五、FIM的项目294

六、FIM的评定标准294

七、FIM的功能独立分级294

八、FIM的具体评定方法及注意事项294

第二节 Barthel ADL指数298

第三节 工具性ADL300

第四节 FIM与MBI优缺点的比较301

第五节 其他日常生活活动评定量表301

第24章 生活质量的评定305

第一节 概述305

第二节 生活质量的评定方法305

第三节 通用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306

一、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306

二、生活质量指数306

三、安康生活质量量表307

四、医学结局研究-简明调查36条307

五、生活满意度量表307

六、诺丁汉健康调查表308

七、疾病影响程度量表308

第四节 专用的生活质量评定量表308

一、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308

二、卒中影响量表308

三、脑损伤后生活质量量表308

四、脊髓损伤生活质量量表308

五、癫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09

六、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309

七、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309

八、多发性硬化生活质量量表309

九、儿童生活质量评定量表309

十、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定量表310

第三篇 康复治疗措施315

第25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运动疗法315

第一节 概述315

一、运动疗法定义315

二、运动疗法的作用机制315

三、运动疗法种类和方法316

第二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运动疗法316

一、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的运动疗法316

二、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的运动疗法321

三、改善平衡能力的运动疗法325

四、改善协调功能的运动疗法330

五、易化技术331

第三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功能障碍及运动疗法341

一、常见感觉功能障碍及运动疗法341

二、常见运动功能障碍及运动疗法342

三、继发障碍及运动疗法349

第26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作业疗法353

第一节 概述353

一、作业疗法定义353

二、作业疗法的目的353

三、作业疗法的基本内容353

四、作业活动选择的原则及注意事项354

五、实施作业治疗的一般程序354

第二节 偏瘫患者的功能障碍与训练356

一、常见的功能障碍356

二、偏瘫患者的功能训练356

第三节 并发症的治疗359

一、肩关节半脱位359

二、肩-手综合征359

第四节 认知与知觉障碍的训练360

一、注意障碍的训练360

二、躯体失认的训练360

三、穿衣失用的训练360

四、意念性失用训练361

五、感觉障碍的恢复训练361

第五节 日常生活动作训练361

一、日常生活活动的定义361

二、日常生活活动分类362

三、ADL训练方法362

四、自助具在ADL中的作用366

第六节 病历报告367

一、前言367

二、患者情况367

三、OT初期评价368

四、OT中期评定371

五、讨论372

六、反思373

第27章 运动再学习疗法375

第一节 概述375

一、定义375

二、指导思想375

第二节 原理376

一、偏瘫患者功能的恢复主要依靠脑的可塑性——大脑的功能重组376

二、重获运动作业能力(如起立、行走等)是一个学习过程376

三、限制不必要的肌肉活动376

四、反馈对运动控制极为重要376

五、调整重心376

六、训练要点376

七、创造学习和恢复的环境是脑卒中康复的必要条件376

第三节 训练步骤与方法376

一、上肢功能训练377

二、口面部功能训练379

三、从仰卧到床边坐起训练380

四、坐位平衡训练380

五、站起与坐下训练381

六、站立平衡训练382

七、行走训练383

第28章 强制性运动疗法386

一、强制性运动疗法的基础研究386

二、强制性运动的机制386

三、临床应用研究389

四、其他应用392

五、目前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393

第29章 减重平板车步行训练395

第一节 减重平板车步行训练395

一、概述395

二、历史回顾395

三、减重平板车步行训练的理论基础395

四、减重步行器的组成397

五、减重平板车步行训练的方法及参数设定397

六、减重平板车步行训练的益处398

七、临床疗效的评价398

八、临床应用399

九、减重平板车步行训练的不足400

第二节 减重步行训练相关的新技术400

一、腿部驱动减重步行康复训练机器人分类400

二、活动踏板式减重步行康复训练机器人401

三、运动平板驱动的辅助步行训练装置401

四、减重步行康复训练机器人的不足401

第30章 运动想象疗法和认知运动疗法404

第一节 运动想象疗法404

第二节 认知运动疗法409

一、定义以及治疗原理409

二、适用对象411

三、评定方法411

四、制定训练方案411

五、认知运动疗法的规则412

六、认知运动疗法的临床应用413

第31章 康复体育与娱乐疗法417

第一节 康复体育与娱乐疗法定义417

第二节 体育、娱乐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作用417

一、对肢体功能的改善作用417

二、对心理的改善作用417

三、提高人际交往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418

第三节 脑卒中的体育、娱乐疗法418

一、偏瘫体操418

二、太极拳421

三、游泳421

四、乒乓球421

五、羽毛球422

六、门球422

七、短式网球423

八、硬地滚球423

九、保龄球423

十、拍球424

十一、投掷皮球424

十二、投球进筐424

十三、扇球425

十四、吹球425

十五、摇豆进瓶425

十六、挑彩球425

十七、击打气球425

十八、飞镖426

十九、投筷进瓶426

二十、套圈426

二十一、钓鱼426

二十二、骑自行车427

二十三、跨越障碍物行走427

二十四、各种姿势的行走练习427

二十五、唱歌427

二十六、聆听音乐427

二十七、交谊舞428

二十八、训练注意事项428

第32章 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康复429

第一节 概述429

第二节 能促进记忆的药物430

一、乙酰胆碱(ACh)类药430

二、与多巴胺(DA)相关的药物432

三、兴奋性氨基酸(NMDA)拮抗药——美金刚433

四、苯丙胺及其类同药物433

五、麦角碱类药物434

六、银杏叶制剂435

七、吡拉西坦435

八、茴拉西坦435

九、甲氯芬酯436

十、都可喜436

十一、长效长春花素436

十二、人参436

十三、其他益智制剂(脑代谢赋活与改善脑循环制剂)437

第三节 能促进注意功能的药物437

一、哌甲酯438

二、安理申438

三、苯异妥因438

四、金刚烷胺438

五、D-苯丙胺438

六、可乐定438

七、三环抗抑郁制剂438

第四节 与失语症有关的药物439

第33章 脑损伤后情绪障碍的药物康复441

第一节 概述441

第二节 激动攻击性的处理442

一、急性期、谵妄状态的处理442

二、激动攻击性的药物康复原则442

三、抗精神病性药物442

四、情绪稳定剂——抗癫癎性药物443

五、抗焦虑性药物444

六、β受体阻滞药444

七、锂制剂445

八、精神兴奋药445

九、其他制剂445

第三节 抑郁情绪的康复药物445

一、三环(TCA)与四环抗抑郁制剂446

二、5-羟色胺制剂447

三、单胺氧化酶抑制药451

四、电休克治疗452

第四节 药物导致的锥体外系症状及治疗452

一、急性肌张力障碍与运动障碍452

二、静坐不能452

三、帕金森综合征452

四、迟发性运动障碍和肌张力障碍452

五、抗精神病药物恶性综合征453

第34章 中枢性偏瘫的药物康复454

第一节 概述454

第二节 瘫痪的认识和评定454

第三节 有关中枢性偏瘫药物的实验室研究455

一、D-苯丙胺的实验资料455

二、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类似药物455

三、对运动功能恢复的不利药物455

第四节 临床上对作用于中枢性偏瘫药物研究456

一、对苯丙胺促进偏瘫病人恢复作用的评价456

二、一些学者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有作用的药物介绍456

三、在人类能影响中枢性偏瘫的药物456

四、结语457

第35章 一些异常动作及药物康复458

第一节 肌张力障碍458

一、定义458

二、分类458

三、病理生理458

四、临床和治疗458

第二节 震颤460

一、定义460

二、分类460

三、临床和治疗460

第三节 舞蹈症461

一、定义461

二、临床461

三、药物康复462

第四节 手足徐动症462

一、定义及病理生理462

二、临床462

三、药物治疗462

第五节 肌阵挛462

一、定义462

二、分类462

三、药物治疗463

第六节 抽搐463

一、定义463

二、临床463

三、tic的治疗463

第七节 其他异常动作463

一、投掷动作463

二、肌颤搐464

三、肌节律性震颤464

四、扑翼动作464

第36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物理治疗465

第一节 物理治疗概述465

一、物理治疗概念465

二、物理治疗的种类465

三、物理治疗的主要作用机制466

第二节 物理治疗方法选介467

一、直流电疗法467

二、低频电疗法468

三、反复经颅磁刺激470

第三节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物理疗法472

一、概述472

二、脑部疾病与损伤472

三、脊髓病变472

四、周围神经病变473

第37章 水疗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475

第一节 概述475

一、水疗的概念475

二、水疗法的种类475

三、水疗室一般要求475

四、水的清洁和消毒475

五、水疗禁忌证475

六、水治疗的一般原则475

第二节 现代康复水疗设备特点及适应证476

第三节 冷水疗法477

第四节 水疗的优点477

第五节 水疗的临床应用478

第六节 水中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479

第38章 康复工程技术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481

第一节 康复工程技术概述481

一、康复工程技术的定义481

二、康复工程产品的定义481

三、康复工程产品的分类481

四、神经康复科医师在康复工程技术、产品应用中的任务481

第二节 残疾人辅助器具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482

一、残疾人辅助器具的分类482

二、残疾人辅助器具的选用原则483

三、常用的残疾人辅助器具的应用483

第三节 矫形器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491

一、概述491

二、常用矫形器品种简介495

三、矫形器在神经疾病缺陷临床治疗中的应用501

四、下肢矫形器的临床适合检验方法505

第39章 神经康复中的外科矫形治疗508

第一节 偏瘫康复中的外科矫形治疗508

一、功能性的上肢外科矫形治疗508

二、非功能性的上肢外科矫形治疗509

三、下肢外科矫形治疗510

第二节 脊髓损伤康复中的外科矫形治疗510

一、四肢瘫康复中的外科矫形治疗510

二、脊髓损伤并发症康复中的外科矫形治疗513

第三节 脑瘫康复中的外科矫形治疗514

一、手术治疗的目的与原则514

二、常用的手术514

第四节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康复中的矫形外科治疗516

一、外科治疗的目的和原则516

二、常见的手术方法516

第40章 中国传统康复疗法519

第一节 偏瘫的中医康复疗法519

一、偏瘫的辨证分型及中药康复治疗519

二、偏瘫的针刺康复疗法520

三、偏瘫的推拿康复疗法521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中医康复治疗522

一、中医学对脊髓损伤的认识及病因病机522

二、辨证分型及中药康复治疗522

三、脊髓损伤的针灸康复疗法523

四、脊髓损伤的推拿康复疗法523

第三节 脑瘫的中医康复疗法523

一、脑瘫的病因病机524

二、脑瘫的中药康复治疗524

三、脑瘫的针刺康复疗法525

四、脑瘫中医推拿康复疗法527

第四节 脑卒中并发症预防和治疗528

一、肩部并发症528

二、骨质疏松529

三、二便功能障碍529

四、失语症530

五、血管性痴呆532

六、痉挛533

七、抑郁534

八、吞咽困难535

第五节 脊髓损伤常见合并症的中医康复疗法536

一、泌尿系感染536

二、脊髓损伤神经痛536

三、痉挛536

第41章 社会康复与职业康复治疗539

第一节 社会康复概论539

一、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539

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540

三、医疗制度改革的需要541

第二节 神经康复学中社会康复的意义543

一、社会康复的概念543

二、社会康复的目的及意义543

三、社会康复的作用544

第三节 社会康复的工作内容与特点547

一、脑血管病人的社会问题547

二、脑血管病人社会康复的内容548

三、社会康复的特点548

第四节 脑卒中的社会功能评定549

一、脑卒中社会功能评定的原则549

二、脑卒中者社会生活能力评定原则551

第五节 神经康复学中的职业康复553

一、职业康复的概念和基本内涵553

二、职业康复的工作原则555

三、职业康复的工作方法555

第四篇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561

第42章 脑血管病的康复561

第一节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561

第二节 不同部位损伤常见的临床表现和功能障碍特点561

一、大脑半球病变561

二、背侧丘脑病变562

三、小脑病变562

四、脑干病变563

第三节 脑血管病运动功能障碍的特点的恢复过程564

一、肌肉无力的特点和评价564

二、肌肉痉挛的特点和评价564

三、异常运动565

四、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过程566

五、步态异常566

六、运动疗法现状及其进展566

第四节 脑卒中康复的全面管理567

第五节 脑卒中的三级康复568

一、脑卒中的早期康复(一级康复)568

二、脑卒中恢复期康复(二级康复)569

三、脑卒中维持期的康复(三级康复)570

第六节 脑卒中并发症的康复571

一、吞咽和营养障碍571

二、肩痛571

三、深静脉血栓571

四、泌尿功能障碍571

五、直立性低血压572

第七节 脑卒中康复的预后572

第43章 脑外伤的康复574

第一节 概述574

第二节 颅脑损伤的分类575

第三节 颅脑损伤的发生机制576

第四节 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576

第五节 颅脑损伤的诊断577

第六节 颅脑损伤的并发症577

一、外伤后癫癎577

二、脑积水578

三、外伤性脑梗死579

四、外伤性低颅压综合征579

五、脑外伤后综合征580

六、脑外伤后内分泌功能障碍580

第七节 颅脑损伤的康复评价581

一、全身状况的评价581

二、关于障碍的评价581

三、ADL评价581

四、社会方面的评价581

五、残疾的评定581

第八节 颅脑损伤后的康复治疗原则582

一、急性期的康复治疗582

二、恢复期的康复治疗582

第九节 颅脑损伤后功能障碍的评定与治疗583

一、意识障碍583

二、精神心理障碍584

三、认知障碍585

四、言语及吞咽功能障碍587

五、运动功能障碍588

第十节 脑外伤的预后评定方法及影响因素588

一、评定方法588

二、预后影响因素590

第44章 帕金森病的康复592

第一节 概论592

一、流行病学592

二、分类与病因592

第二节 帕金森病的病理生理592

一、发病机制592

二、病理生理593

第三节 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593

一、临床表现593

二、诊断593

第四节 帕金森病的治疗594

一、药物治疗594

二、外科治疗595

第五节 帕金森病所致功能障碍的康复596

一、帕金森病的功能障碍596

二、帕金森病的康复评定597

三、帕金森病的康复目标599

四、帕金森病的运动疗法599

第45章 缺氧性脑病的康复604

第一节 概述604

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表现604

二、诊断和评定604

第二节 缺氧性脑病的治疗606

一、高压氧疗法606

二、早期脑保护药物疗法606

三、针刺疗法606

四、康复训练607

第46章 癫癎的康复609

第一节 概述609

第二节 对癫癎新定义的认识及探讨609

第三节 对癫癎发作及癫癎分类的最新认识610

第四节 癫癎的临床表现610

一、全身性发作610

二、部分性或局灶性发作611

三、特殊性癫癎发作综合征613

第五节 癫癎的检查与评定614

一、脑电图检查614

二、脑磁图仪614

三、CT与MRI系列的开展应用614

四、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615

第六节 癫癎的治疗616

一、癫痫的药物治疗616

二、癫癎的外科治疗617

三、发展新的治疗技术617

第七节 癫癎病人的康复与生活质量的改善618

一、癫癎病人的康复618

二、癫癎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618

第47章 多发性硬化的康复623

第一节 概述623

第二节 多发性硬化的功能障碍623

第三节 多发性硬化的康复评定623

一、功能系统624

二、扩大的残疾状态量表625

第四节 多发性硬化的康复625

一、痉挛状态625

二、震颤和共济失调626

三、肌肉无力626

四、视觉功能障碍626

五、疲乏627

六、膀胱功能障碍627

七、直肠功能障碍627

八、性功能障碍627

九、疼痛628

十、发作性症状628

十一、构音障碍和吞咽障碍628

十二、认知障碍628

十三、情感障碍629

十四、压疮629

十五、社会心理和职业629

第五节 多发性硬化的康复预后629

第48章 运动神经元病的康复632

第一节 肌萎缩侧索硬化632

一、病因与病理632

二、临床表现632

三、诊断633

四、治疗633

五、康复治疗633

第二节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的康复636

一、婴儿型进行性脊肌萎缩症636

二、少年型进行性脊肌萎缩症636

三、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的康复636

第49章 脊髓损伤的康复637

第一节 概述637

第二节 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637

一、脊髓的解剖与损伤时病理生理改变637

二、损伤平面的确定638

三、损伤完全性的评定639

四、运动功能的评定639

五、感觉功能的评定643

六、反射的评定644

七、性功能障碍的评定645

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645

九、不同水平脊髓损伤的康复目标651

十、脊髓损伤康复疗效评定651

第三节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651

一、康复目标及治疗方法的制定651

二、康复治疗程序653

三、功能训练中的物理治疗653

四、功能训练中的作业治疗668

五、文体治疗668

六、心理治疗668

七、社会康复668

八、中医康复668

第50章 脊髓损伤患者的终身健康管理669

第一节 泌尿系统管理669

一、脊髓休克期的泌尿系管理669

二、脊髓恢复期的泌尿系管理669

三、出院后的泌尿系管理670

第二节 呼吸系统管理671

一、脊髓休克期的呼吸系统管理671

二、脊髓恢复期的呼吸系统管理671

三、出院后的呼吸系统管理672

第三节 皮肤管理672

一、压疮的形成原因672

二、压疮的好发部位672

三、压疮的分度672

四、压疮的治疗672

五、压疮的预防673

第四节 排便管理673

一、脊髓休克期排便管理674

二、脊髓恢复期排便管理674

三、出院后排便管理674

第五节 脊髓损伤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674

一、直立性低血压的防治674

二、痉挛的处理675

三、自主神经反射异常的防治675

四、深静脉血栓的防治675

五、异位骨化的防治676

六、神经病理性疼痛676

七、骨质疏松的防治676

八、低钠血症676

九、性功能障碍677

第六节 患者住房改造677

第51章 肌病的康复678

第一节 概述678

第二节 肌病的评定680

第三节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681

一、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681

二、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683

第四节 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的康复684

一、临床表现684

二、治疗684

三、预防684

第52章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686

第一节 概述686

一、临床解剖及生理686

二、基本病理改变686

三、周围神经冲动传导687

四、周围神经纤维的变性与再生687

五、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与特征687

六、周围神经疾病的分类689

七、周围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分级690

八、康复评定690

九、康复治疗693

第二节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康复696

一、流行病学696

二、病因696

三、病理696

四、临床表现696

五、实验室检查696

六、诊断标准697

七、治疗697

八、病程698

九、康复治疗699

第三节 缺血性周围神经病700

一、缺血性周围神经病的常见类型700

二、缺血性周围神经病的基本病理改变701

三、血管炎合并缺血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与治疗701

第四节 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701

一、临床症状701

二、诊断701

三、治疗702

第五节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702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702

二、病理改变703

三、分类703

四、临床表现703

五、诊断704

六、治疗704

第六节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康复治疗705

一、临床特征705

二、诊断705

三、康复治疗706

第七节 外伤性周围神经病的康复706

一、临床表现706

二、治疗原则707

三、电诊断方法707

四、康复治疗707

第53章 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710

第一节 概述710

一、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和主要障碍710

二、小儿脑瘫的发病率及患病率710

三、小儿脑瘫的病因710

四、小儿脑瘫的病理711

第二节 小儿脑瘫的临床表现与诊断713

一、小儿脑瘫的诊断713

二、小儿脑瘫的分型表现713

第三节 小儿脑瘫的评定与康复714

一、小儿脑瘫的评定714

二、小儿脑瘫的康复719

第五篇 其他障碍的康复731

第54章 视力障碍及视-知觉功能异常的康复731

第一节 视力障碍及康复731

一、视觉器官及其通路731

二、视力障碍732

三、评价及检测手段735

四、预防、治疗、康复736

第二节 视-知觉功能异常及康复738

一、视-知觉功能异常738

二、视-知觉功能障碍的评价742

第55章 痴呆的康复745

第一节 痴呆的定义745

第二节 痴呆的诊断途径和评定745

一、病史745

二、临床精神状态检查746

三、智力评定量表747

第三节 痴呆的鉴别诊断748

一、正常老年人健忘748

二、轻微认知障碍748

三、抑郁749

四、谵妄749

第四节 常见的痴呆749

一、阿尔茨海默病749

二、路易体痴呆750

三、额颞叶型痴呆750

四、皮克病750

五、帕金森病性痴呆751

六、原发性进行性失语751

七、血管性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和混合性痴呆752

八、亨廷顿病752

九、克-雅病753

十、慢性酒精中毒性痴呆753

第五节 痴呆的康复754

一、痴呆患者的认知康复754

二、痴呆的运动康复756

第56章 植物状态的康复760

第一节 植物状态概述760

一、概述760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760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760

第二节 植物状态的评定762

第三节 植物状态的治疗及康复764

第57章 排泄功能障碍的康复768

第一节 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康复768

一、保守性治疗768

二、外科介入治疗770

三、长期随访771

第二节 神经源性排便功能障碍的康复772

一、神经源性排便功能障碍排便机制的变化772

二、神经源性排便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772

第58章 性功能障碍的康复776

第一节 概述776

一、相关解剖和生理776

二、病因和病理生理776

第二节 诊断和康复治疗777

一、诊断777

二、康复和治疗778

第59章 废用、过用、误用综合征的康复781

第一节 废用综合征781

一、废用综合征发生的原因781

二、废用综合征的症状781

第二节 过用综合征784

第三节 误用综合征785

第60章 神经疾病肩部并发症的康复787

第一节 肩关节半脱位787

一、特征表现787

二、病因787

三、防治787

第二节 肩痛788

一、病因788

二、发病机制788

三、临床表现789

四、预防与治疗789

第三节 肩-手综合征790

一、病因及发生机制790

二、临床表现791

三、治疗和预防79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