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权、民主与法治 当人民遇到宪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权、民主与法治 当人民遇到宪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648655.jpg)
- 许育典著 著
- 出版社: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78986654080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24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权、民主与法治 当人民遇到宪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Ⅰ 前言:当人民遇到宪法1
1 人民、法律与宪法1
壹、人民与法律1
贰、人民与宪法2
2 当人民遇到宪法3
Ⅱ 人民对宪法的基本了解7
1 宪法的功能与特性7
壹、宪法的功能7
一、保障基本人权的功能7
二、组织与限制国家权力的功能7
三、维持国家运作秩序的功能8
四、促进国家整合的功能9
贰、宪法的特性9
一、宪法的最高性9
二、宪法的原则性10
三、宪法的开放性11
四、宪法的妥协性11
2 宪法的制定与修改12
壹、宪法的制定12
一、制宪权的性质12
二、制宪权的主体与程序13
贰、宪法的修改14
一、修宪的意义与必要14
二、修宪的机关与程序14
三、修宪的方式15
四、修宪的界限16
3 以人民为本的宪法基本原则17
壹、民主共和国18
一、民主与共和的概述18
二、民主的内涵19
(一)直接民主或代议民主20
(二)政党制度21
(三)民主正当性原则21
(四)多数原则与少数保障22
(五)政治言论与活动自由的保障23
三、战斗性民主24
四、共和的内涵25
(一)禁止世袭26
(二)有限任期26
(三)元首须负责任26
贰、法治国27
一、法治国的概述27
二、法治国的内涵29
(一)宪法的最高性30
(二)基本人权的保障30
(三)权力分立原则31
(四)依法行政原则33
(五)法的安定性原则35
(六)比例原则36
(七)权利救济的保护37
(八)国家赔偿责任38
參、社会国39
一、社会国的概述39
二、社会国的内涵41
(一)社会形成41
(二)社会安全42
(三)社会正义42
肆、多元文化国43
一、多元文化国的概述43
二、多元文化国的内涵44
(一)国家中立性原则44
(二)国家宽容原则47
Ⅲ 人民在宪法上的权利与义务49
1 人民基本人权的发展49
2 人民基本人权的本质50
壹、人民的自我实现作为基本人权的目的50
贰、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基本人权规范体系51
參、基本人权作为人民自我实现的规范51
3 人民基本人权的功能52
壹、防御国家侵害的防御权功能52
贰、要求国家给付的社会基本人权功能53
一、衍生的给付请求权53
二、原始的给付请求权54
4 人民基本人权的保护对象55
5 人民基本人权的内涵56
壹、平等权57
一、当人民遇到平等权的侵害57
(一)案例事实57
(二)大法官的见解57
二、人民的平等权宪法保障57
(一)平等权的保障原由57
(二)平等权的保障范围58
(三)平等权的保障主体60
(四)平等权的功能60
贰、人身自由61
一、当人民遇到人身自由的侵害61
(一)案例事实61
(二)大法官的见解61
二、人民的人身自由宪法保障62
(一)人身自由的保障原由62
(二)人身自由保障范围63
(三)人身自由的保障主体64
(四)人身自由的功能65
參、人民不受军审自由67
一、当人民遇到不受军审的侵害67
(一)案例事实67
(二)大法官的见解67
二、人民的不受军审宪法保障68
(一)人民不受军审自由的保障原由68
(二)人民不受军审自由的保障范围68
(三)人民不受军审自由的保障主体69
(四)人民不受军审自由的功能70
肆、居住自由70
一、当人民遇到居住自由的侵害70
(一)案例事实70
(二)大法官的见解70
二、人民的居住自由宪法保障70
(一)居住自由的保障原由70
(二)居住自由的保障范围71
(三)居住自由的保障主体72
(四)居住自由的功能72
伍、迁徙自由74
一、当人民遇到迁徙自由的侵害74
(一)案例事实74
(二)大法官的见解74
二、人民的迁徙自由宪法保障74
(一)迁徙自由的保障原由74
(二)迁徙自由的保障范围75
(三)迁徙自由的保障主体75
(四)迁徙自由的功能76
陆、言论自由76
一、当人民遇到言论自由的侵害76
(一)案例事实76
(二)大法官的见解77
二、人民的言论自由宪法保障77
(一)言论自由的保障原由77
(二)言论自由的保障基础与范围78
(三)言论自由的保障主体81
(四)言论自由的功能81
(五)从言论自由衍生的通讯传播自由84
柒、学术自由85
一、当人民遇到学术自由的侵害85
(一)案例事实85
(二)大法官的见解85
二、人民的学术自由宪法保障86
(一)学术自由的保障原由86
(二)学术自由的保障范围86
(三)学术自由的保障主体87
(四)学术自由的功能88
捌、著作自由92
一、当人民遇到著作自由的侵害92
二、人民的著作自由宪法保障92
(一)著作自由的保障原由92
(二)著作自由的保障范围92
(三)著作自由的保障主体93
(四)著作自由的功能93
玖、出版自由93
一、当人民遇到出版自由的侵害93
(一)案例事实93
(二)大法官的见解94
二、人民的出版自由宪法保障94
(一)出版自由的保障原由94
(二)出版自由的保障范围95
(三)出版自由的保障主体96
(四)出版自由的功能96
拾、秘密通讯自由99
一、当人民遇到秘密通讯自由的侵害99
(一)案例事实99
(二)大法官的见解99
二、人民的秘密通讯自由宪法保障100
(一)秘密通讯自由的保障原由100
(二)秘密通讯自由的保障范围100
(三)秘密通讯自由的保障主体100
(四)秘密通讯自由功能101
拾壹、宗教自由101
一、当人民遇到宗教自由的侵害101
(一)案例事实101
(二)大法官的见解102
二、人民的宗教自由宪法保障102
(一)宗教自由的保障原由102
(二)宗教自由的保障范围103
(三)宗教自由的保障主体104
(四)宗教自由的功能104
拾贰、集会自由109
一、当人民遇到集会自由的侵害109
(一)案例事实109
(二)大法官的见解109
二、人民的集会自由宪法保障110
(一)集会自由的保障原由110
(二)集会自由的保障范围111
(三)集会自由的保障主体112
(四)集会自由的功能113
拾參、结社自由114
一、当人民遇到结社自由的侵害114
(一)案例事实114
(二)大法官的见解115
二、人民的结社自由宪法保障115
(一)结社自由的保障原由115
(二)结社自由的保障范围115
(三)结社自由的保障主体117
(四)结社自由的功能117
拾肆、生存权118
一、当人民遇到生存权的侵害118
(一)案例事实118
(二)大法官的见解118
二、人民的生存权宪法保障118
(一)生存权的保障原由118
(二)生存权的保障范围119
(三)生存权的保障主体119
(四)生存权的功能121
拾伍、工作权123
一、当人民遇到工作权的侵害123
(一)案例事实123
(二)大法官的见解123
二、人民的工作权宪法保障124
(一)工作权的保障原由124
(二)工作权的保障范围124
(三)工作权的保障主体125
(四)工作权的功能126
拾陆、财产权128
一、当人民遇到财产权的侵害128
(一)案例事实128
(二)大法官的见解128
二、人民的财产权宪法保障129
(一)财产权的保障原由129
(二)财产权的保障范围130
(三)财产权的保障主体130
(四)财产权的功能131
拾柒、权利救济请求权131
一、当人民遇到权利救济请求权的侵害131
(一)案例事实131
(二)大法官的见解132
二、人民的权利救济请求权宪法保障132
(一)权利救济请求权的保障原由132
(二)权利救济请求权的保障范围133
(三)权利救济请求权的保障主体135
(四)权利救济请求权的功能135
拾捌、参政权136
一、当人民遇到参政权的侵害136
(一)案例事实136
(二)大法官的见解136
二、人民的参政权宪法保障137
(一)参政权的保障原由与范围137
(二)参政权的保障主体137
(三)选举权138
(四)罢免权141
(五)创制与复决权141
拾玖、应考试服公职权143
一、当人民遇到应考试服公职权的侵害143
(一)案例事实143
(二)大法官的见解144
二、人民的应考试服公职权宪法保障144
(一)应考试服公职权的保障原由与范围144
(二)应考试服公职权的保障主体144
(三)应考试服公职权的功能145
贰拾、教育基本权145
一、当人民遇到教育基本权的侵害145
二、人民的教育基本权宪法保障146
(一)教育基本权的保障原由146
(二)教育基本权的保障范围146
(三)教育基本权的保障主体148
(四)教育基本权的功能148
贰壹、概括基本权151
一、当人民遇到概括基本权的侵害151
(一)案例事实151
(二)大法官的见解152
二、人民的概括基本权宪法保障152
(一)概括基本权的保障原由152
(二)概括基本权的保障范围153
6 人民基本人权的限制156
壹、确定基本人权的保护法益157
一、解释可能涉及的基本人权内容157
二、把所涉事实涵摄到符合的基本人权157
贰、基本人权保护法益是否受侵犯158
叁、从形式的规范面看限制的合宪性159
一、宪法的直接限制:宪法保留原则159
二、法律的限制:法律保留原则159
三、宪法的内在限制:利益衡量原则160
肆、从实质的手段面看限制的合宪性162
一、特定公益目的的检验162
二、必要性的检验163
(一)适合性原则163
(二)必要性原则164
(三)合比例性原则164
7 人民基本人权的救济165
壹、违宪审查制度的原由165
贰、违宪审查制度的类型165
叁、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166
8 人民在宪法上的义务167
壹、纳税义务168
一、当人民遇到纳税义务168
(一)案例事实168
(二)大法官的见解168
二、人民在宪法上的纳税义务169
(一)纳税的意义与租税法律主义169
(二)纳税义务的主体169
贰、服兵役义务170
一、当人民遇到服兵役义务170
(一)案例事实170
(二)大法官的见解170
二、人民在宪法上的服兵役义务170
(一)服兵役的意义170
(二)服兵役义务的主体171
(三)服兵役义务与宗教信仰的冲突171
IV 人民对宪法上国家组织的了解173
1 国家组织与基本原则的联结173
壹、民主共和原则对国家组织的要求173
一、直接民主或间接民主174
二、代议民主作为国民主权的实践175
三、法定代表原则的宪法确认175
贰、法治国原则对国家组织的要求176
一、水平权力分立的要求177
(一)权力区分177
(二)权力制衡178
二、垂直权力分立的要求178
2 总统179
壹、总统的定位179
一、内阁制、总统制与双首长制179
二、我国宪法的设定180
贰、总统的产生181
一、总统的选举181
二、总统的罢免与弹劾182
三、总统的继任与代行182
叁、总统的职权183
一、公布法令权183
二、赦免权183
三、授与荣典权184
四、院际调节权185
五、统帅权185
六、缔约宣战媾和权185
七、国家安全大政方针决定权186
八、官员任免权186
九、覆议核可权187
十、解散国会权188
十一、国家紧急应变权188
十二、国家机密特权189
肆、总统的特别义务与权利189
3 行政院190
壹、行政院的地位与组织190
贰、行政院长的产生191
叁、行政院的职权191
肆、行政院与立法院的互动192
一、施政监督与国政共同参与关系192
二、提案与审议关系192
三、预算监督关系192
四、决算监督关系193
五、覆议关系193
六、倒阁关系193
4 立法院194
壹、立法院的定位194
贰、立法院的组成194
叁、立法院的职权195
一、立法权195
二、预算审议权196
三、人事同意权197
四、行政监督权197
(一)质询权197
(二)调査权198
(三)倒阁权198
(四)决算审定审议权199
五、对总统、副总统的罢免与弹劾提议权199
六、宪法修正案提案权199
七、中央与地方权限争议解决权199
肆、立法委员的特别权利200
一、言论免责权200
二、不受逮捕权200
5 司法院201
壹、司法院的地位与组织201
一、制宪者原意与宪政实践201
二、司法院的组织202
贰、司法院的职权与界限202
一、司法院的职权202
二、司法权行使的界限203
(一)立法裁量203
(二)行政专业判断203
(三)人民团体内部争议203
(四)议会自律行为204
(五)统治行为204
參、大法官的职权204
一、法令统一解释权204
二、宪法解释权205
三、违宪政党解散权205
肆、司法独立206
一、法定法官原则206
二、政治中立原则206
三、法官的身分保障207
四、司法预算独立207
五、法官自治207
6 考试院208
壹、考试院的地位与组织208
贰、考试院的职权209
7 监察院210
壹、监察院的定位210
贰、监察院的职权210
一、调查权210
二、纠正权211
三、弹劾权211
四、纠举权212
8 地方自治团体212
壹、地方自治团体的地位212
贰、中央与地方权限的划分213
叁、地方自治团体层级的权力分立214
一、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划分214
二、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214
三、地方自治团体立法权的行使214
参考文献217
一、中文部分217
二、德文部分218
索引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