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越地经济文化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越地经济文化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4641771.jpg)
- 刘孟达,章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9559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经济思想史-研究-浙江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越地经济文化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新石器时期越地经济的考古发现6
一、河姆渡文化时期的越地经济7
(一)河姆渡遗址的文化底蕴7
(二)河姆渡文化的农牧业8
(三)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非农产业11
(四)从河姆渡遗址看越地带有偶然性的物物交换16
二、良渚文化时期的越地经济17
(一)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17
(二)以犁耕为标志的良渚稻作农业18
(三)以“黑皮陶”、丝绸和玉器为代表的良渚手工业20
(四)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越地物物交换的扩大22
三、新石器时期越地经济的历史地位24
(一)河姆渡文化兴衰的环境地理学分析25
(二)河姆渡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26
(三)河姆渡文化与越国经济发展的渊源关系26
第二章 越国时期的经济特点和经济思想29
一、夏商周时期于越部族经济述略29
(一)尧舜禹时期的越地经济30
(二)商周时期的越地经济33
二、越国时期的经济特点34
(一)向平原稻作农耕转移的越国农业35
(二)以民间为主的越国手工业39
(三)越国时期的商贸业43
(四)越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44
三、越国时期的经济理论48
(一)计然本末并重的经营之道48
(二)范蠡在我国古代经济学领域的突出贡献52
第三章 秦汉六朝时期越地经济的发展57
一、秦汉时期的越地经济58
(一)秦朝时期的越地经济58
(二)西汉时期的越地经济60
(三)东汉时期的越地经济66
二、魏晋六朝时期的越地经济71
(一)魏晋时期的越地经济71
(二)六朝时期的越地经济78
第四章 经济中心的南移和唐宋时期越地经济的腾飞84
一、影响我国经济中心南移的环境因素84
(一)自然环境85
(二)社会因素87
二、隋唐五代时期的越地经济90
(一)农业经济91
(二)手工业95
(三)商贸业98
三、两宋时期的越地经济99
(一)北宋时期的越地经济100
(二)南宋时期的越地经济104
第五章 明清以来西风东渐和越地经济的转型114
一、元明时期的越地经济115
(一)土地及其田赋制度115
(二)扩大耕地与移民116
(三)农业生产118
(四)手工业121
(五)农村集市和会市123
(六)水利建设124
二、西风东渐和明末清初越地的资本主义萌芽125
(一)西风东渐——资本主义萌芽在越地手工业部门初露端倪125
(二)导致资本主义在越地发展缓慢的原因127
三、清代越地经济的转型和发展129
(一)土地占有高度集中,佃租和田赋十分繁重130
(二)农业经济结构适度调整,粮食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130
(三)手工业生产规模化程度提高,有的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134
(四)建制镇发展加快,集市贸易十分发达138
(五)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139
(六)对外贸易发展较快140
第六章 当代越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沉淀141
一、越地经济发展的物态文化底蕴142
(一)香飘万里的酒文化142
(二)回味无穷的酱文化143
(三)“日出万丈”的染文化145
(四)韵味浓醇的茶文化146
(五)独具“四清”的兰文化148
(六)千姿百态的桥文化149
二、越地经济发展的习俗文化遗存150
(一)厚重风韵的亲水情结151
(二)浓重深邃的酒俗礼仪152
(三)淳朴凝重的生计习俗154
三、当代越地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因156
(一)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绍兴模式”及其特点156
(二)历史上越地经济发展中蕴涵的多重文化品格158
(三)当代区域经济发展中形成“绍兴模式”的文化动因160
第七章 历史时期越地经济思想的形成及特点167
一、越地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67
(一)越地经济思想的演进过程168
(二)越地经济思想对后世的深刻启示170
二、历史时期越地经济思想的特点与成因172
(一)历史上越地传统经济思想的特点172
(二)古代越地经济思想的成因分析178
三、历史时期越地经济思想的局限性180
(一)“农末兼营”思想领先于西方学界180
(二)古代越地经济思想的内在局限性181
第八章 稻作文化的生产方式及越地的消费方式183
一、越地稻作文化溯源184
(一)河姆渡文化时期的“稻作农人”184
(二)越地稻作农业的文化意蕴188
二、稻作文化与越地生产方式191
(一)稻作文化对越地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192
(二)稻作文化对越地人们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影响193
(三)稻作文化对越地人们生产方式的影响196
三、稻作文化与越地消费方式198
(一)精打细算的消费方式198
(二)节俭适度的消费方式199
第九章 越地商贸业的演进及商业行为特点202
一、源远流长的越地经商传统202
(一)越地商贸业的演进轨迹203
(二)颇具地方特色的越商文化传统205
二、越商的商业行为特点及其文化渊源208
(一)越商行为方式的基本特征208
(二)越商行为方式的文化渊源211
三、当代越商对传统商业文化的传承与超越216
(一)传统越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217
(二)超越传统越商文化的路径选择219
第十章 越地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影响222
一、从青铜农具看越人“精勤耕战”的文化品格222
(一)越人“精勤耕战”的文化品格取决于艰难的生存环境223
(二)越国是越人“精勤耕战”文化品格的集中彰显224
二、植根于越地经济中的越文化特质226
(一)坚忍不拔的自主创新性226
(二)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性229
(三)不事张扬的内敛世俗性230
(四)义利合一的务实功利性232
三、越地经济与越文化的精神底蕴233
(一)发达的商业文化与鲜明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233
(二)独特的文化环境与鲜明的主体性精神236
(三)开放性的社会环境与富于创新的精神活力238
主要参考文献241
后记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