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不同体质的养生智慧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不同体质的养生智慧](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4631780.jpg)
- 韩珊珊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3748791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体质-关系-养生(中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不同体质的养生智慧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平和体质:脏腑协调,体格健硕1
第一节 先天禀赋、后天保持,塑造平和健康2
第二节 顺其自然养生法5
不伤、不乱,平和到底5
借时养生,健康平安5
第二章 阳虚体质:火气不旺,畏惧寒冷10
第一节 经常受凉、服药等导致阳虚11
冷气下的享受,其实是阳虚的祸根11
营养不足,导致脾阳散精12
忽视身体保温,导致寒气侵阳12
冷饮冷食,让阳气慢慢耗损13
熬夜或房事过频,令肾阳提前消散14
长期服药.一点一点压制阳气14
温补不当,阻滞阳气流通15
大量流汗,损津损阳气15
第二节 易患腹泻、水肿、骨关节痛等病症16
肾阳虚引发肥胖症16
肾阳虚造成痹证、水肿17
脾肾阳虚易患骨质疏松症17
脾肾阳虚易造成腹泻18
肝脾肾阳虚易导致月经不调18
阳虚导致的其他病症19
第三节 温阳益气养生法20
四季起居习惯:切勿贪凉、作息规律20
刮痧:疏通气血、增强体质22
拔罐:祛除寒气、排毒补益24
按摩:改善血循环、温暖手脚26
敷灸:补肾益元、填充髓海30
锻炼:耐寒运动、消除寒意33
饮食:吃对食物、温补脾肾39
药物滋补:补阳祛寒、温养肝肾41
心态:积极乐观、避免消沉43
第三章 阳盛体质:怕热喜凉,易患实证44
第一节 过食温阳食物、酗酒等导致阳盛45
温热食物,为身体“火上浇油”46
酗酒令“火底子”越烧越旺46
阳气有时是“蒸”出来的46
压力大,阳气自然来47
不当吃夜宵,悄悄地助长了阳气47
保健药品,破坏阴阳平衡48
经常受寒易导致“热伤身”48
第二节 易患心脑血管、代谢系统疾病49
心火、肝火、肾火过亢引发精神疾病49
肝火旺盛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50
肝火旺易造成糖尿病等代谢疾病50
心火、胃火旺易致便秘、痤疮、口舌生疮等热证50
胃火易引发消化系统疾病51
肺火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51
肝火旺盛易导致失眠51
阳盛导致的其他病症52
第三节 清热泻火养生法53
四季起居习惯:清暑养阴,睡眠、排便要保证53
刮痧:清热去火、润燥通便55
拔罐:疏经通脉、自复阴津58
按摩:按压穴位、调养脏腑60
针灸:针刺经穴、抑制火盛64
锻炼:散阳运动、清热利湿67
饮食:禁食刺激、首选清凉72
药物滋补:禁用药酒、滋阴健骨77
心态:克制冲动、修身养性80
第四章 气虚体质:正气亏缺,易患感冒82
第一节 过度劳累、久病初愈等导致气虚83
营养过剩促生气虚83
营养不良促生气虚83
狼吞虎咽加重气虚体质84
身心过疲导致气虚体质84
久躺不动也损气85
久病或大病后易转化气虚体质86
第二节 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症86
脾气虚易患肥胖症87
气虚易导致内脏下垂87
气虚易造成反复感冒、自汗87
气虚影响人体排泄与分泌88
气虚导致的其他病症89
第三节 益气健脾养生法89
四季起居养生:保暖与温补、劳逸要适度89
刮痧:养气健脾、激发经气94
拔罐:促进代谢、滋养正气97
按摩:按摩脏腑、增强抗病力99
艾灸:助于消化、补气养身104
针灸:提高正气、通经活络109
锻炼:忌剧烈运动、调养气血111
饮食:不食生冷、避免过度温热寒凉118
药物滋补:补益气血、屏风固表121
心态:避免忧思、乐观平和127
第五章 痰湿体质:阳气不足,警惕肥胖129
第一节 贪食肥腻甘甜、懒惰少动等导致痰湿130
贪食肥腻甘甜,让人没“脾气”130
伤肝,就等于伤脾气131
吃盐,就等于消蚀脾气131
少运动,“放跑”脾气132
享受冷气,“留住”水分133
湿病缠身、病后虚弱,导致水湿停滞134
第二节 易患肥胖、“三高”、心脑血管疾病等134
痰湿体质者易患肥胖病134
痰湿体质者易脱发135
痰湿体质者易生痤疮136
痰湿体质者易眼皮水肿136
痰湿体质者易盗汗自汗137
痰湿体质者易嗜睡137
痰湿体质者易患代谢性疾病138
痰湿体质者易患妇科疾病139
痰湿导致的其他病症140
第三节 调养脾脏、利湿化痰养生法140
四季起居习惯养生:疏泄脏腑、温补要适当140
刮痧:养气健脾、利湿化142
拔罐:排出湿气、促进水代谢145
按摩:改善水湿、祛痰化痰146
艾灸:升阳化湿、消痰提气151
中药熏蒸:化水为气、化热祛痰152
针灸:调理脾胃、祛除痰湿153
锻炼:坚持运动、紧实肌肉154
饮食:少食肥甘、戒腻戒酒160
药物滋补:健运脏器、祛除痰湿162
心态:安神定志、舒缓情志165
第六章 湿热体质:水湿内停,排泄受阻167
第一节 酗酒吸烟、作息失常等导致湿热168
酒不壮阳却生湿热168
遗传是湿热体质的“传递棒”169
滋补不当.令湿热内蕴169
湿热季节和环境助长湿热体质170
情绪压抑也会形成湿热体质170
熬夜或过度劳累造成湿热体质171
第二节 易患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肝胆疾病等171
湿热体质易导致皮肤疾病171
肝胆湿热易导致肝胆疾病172
脾胃湿热易引发消化系统疾病172
湿热体质易导致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173
湿热体质易患疽、痈173
湿热体质应提防甲型H1N1流感174
第三节 疏肝利胆养生法174
四季起居习惯养生:夏避湿热、秋多清润174
刮痧:疏肝利胆、清洁机体176
拔罐:平衡拔罐、吸瘀祛湿181
按摩:疏风解表、清热利湿182
针灸:疏通经络、调理内分泌184
锻炼:坚持运动、肌肉结实187
饮食:少甜少辣、戒油戒酒190
药物滋补:化湿散热、化湿泄热192
心态:聪明“赏暑”,成功“避夏”194
第七章 阴虚体质:阴气不足,津亏燥热196
第一节 刺激性食物、心态抑郁等导致阴虚197
麻辣让嘴巴过了瘾,身体却遭了罪197
情绪压抑让肝脏虚火一升再升198
服用利尿药易促生阴虚体质198
流汗过多造成阴虚体质198
久病不愈、房事过频、遗精易造成肾阴虚199
过度思虑、疲劳导致心、脾阴虚199
女性的特殊生理功能易形成阴虚体质200
第二节 易患失眠、津亏燥热性病症201
肝阴虚易致视物昏花201
肾阴虚导致盗汗201
心肾、肝阴虚导致失眠202
肾阴虚导致妇科、男科疾病202
肺阴虚、脾胃阴虚导致便秘203
阴虚体质易造成结核疾病203
第三节 益气养阴养生法204
四季起居习惯养生:防暑护肺、生活规律204
刮痧:清理虚热、健气养阴206
按摩:脉络通畅、改善阴虚208
锻炼:闲情逸致、缓解燥热215
饮食:清淡为主、水果必备218
药物滋补:滋阴清热、填精养血、兼顾脾胃220
心态:冷静沉着、不急不躁223
第八章 血瘀体质:肤色晦暗,易患肿瘤225
第一节 伤筋动骨、久病不调等导致血瘀226
长期情志不畅形成血瘀体质226
伤筋动骨形成血瘀体质226
寒冷环境促生血瘀体质227
饮食不当形成血瘀体质227
缺少运动让血液“解怠”227
慢性病促生血瘀体质228
第二节 易患皮肤疾病、月经不调等病症229
血瘀体质者易患皮肤疾病229
血瘀体质者易患月经不调、情绪不稳定229
血瘀体质者易患心脑血管疾病230
血瘀体质者易生肿瘤230
血瘀体质者易消瘦231
第三节 活血化瘀养生法231
四季起居习惯养生:春夏多动、秋冬避寒231
刮痧:疏通经络、活血化瘀233
拔罐、按摩:净化血液、改善循环235
锻炼:行气化瘀、疏肝解郁237
饮食:少食肥厚、避免生冷241
药物滋补:疏肝利胆、活血理气244
心态:激发兴趣、笑口常开247
第九章 气郁体质:气不外达,血动不畅249
第一节 内向抑郁、血循环障碍等导致气郁250
工作压力导致气郁体质250
打击容易形成气郁体质250
不吃早餐会加重气郁体质251
长期沉浸于悲剧角色中易促生气郁体质251
血瘀体质易造成气郁252
第二节 易患抑郁症、内分泌失调等病症252
气郁体质者易患抑郁症、脏躁症252
气郁体质者易患失眠253
气郁体质者易患偏头痛、肋间神经痛和胸痛253
气郁体质者易患的其他病症254
第三节 疏肝解郁养生法254
四季起居习惯养生:养生在春、舒展身心255
刮痧:疏通肝胆、解郁除烦256
刺络拔罐:遣散郁浊、调理气机258
按摩:舒筋理气、排除肝火262
锻炼:以静养心、养神养身263
饮食:禁食寒凉、多食行气之物270
药物滋补:逍遥调理,行气补血同样重要272
心态:难得糊涂、适当发泄、广交朋友274
附录 人体常用养生经络穴位276
人体常用养生穴位索引(按部位)277
头面部277
颈肩部277
胸腹部277
腰背部278
上肢280
下肢281
人体常用养生经络索引283
刮痧常用手法285
拔罐常用手法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