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实现企业组织和谐的治理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于实现企业组织和谐的治理研究
  • 吴涛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5040451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60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企业组织-组织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于实现企业组织和谐的治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 导论1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1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5

0.3 研究方法7

0.4 研究思路与主要框架结构9

0.5 本书的创新点11

[理论篇]15

1 企业和谐治理源起15

1.1 由利益冲突引发的企业治理问题15

1.1.1 斯密与马克思对企业效率来源的不同解释15

1.1.2 企业组织中的利益冲突与管理收益递减19

1.1.3 针对利益冲突的企业治理22

1.1.4 从公司治理到企业治理的演变25

1.2 企业和谐治理33

1.2.1 企业治理观的演进与困境33

1.2.2 对企业治理困境的审视与超越38

[现状篇]48

2 企业股东与经理间的利益冲突及其治理48

2.1 股东与经理利益冲突成因的理论分析48

2.1.1 “股东侵害论”与“经理侵害论”50

2.1.2 学者对两种论点的投票51

2.1.3 股东与经理间利益冲突发生机理的一个述评57

2.2 股东与经理间利益冲突的实证分析61

2.2.1 国有企业股东红利的导出困境61

2.2.2 民营企业股东对企业的超强控制68

2.3 股东与经理间利益冲突的治理75

2.3.1 管理层激励的理论与实践76

2.3.2 资本的有偿使用与管理层对股东价值的认可83

2.3.3 运用负债工具导出国企红利的困境86

2.3.4 国企治理结构对导出股东红利的制约92

2.4 我国企业管理层激励的效率假说检验94

2.4.1 我国企业管理层激励后的效率考察94

2.4.2 以管理层卸责形式表现的企业组织效率97

2.4.3 基于公平缺失的管理层激励100

本章小结116

3 企业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治理118

3.1 企业股东间利益冲突的理论分析118

3.1.1 股份公司与股东间的利益冲突118

3.1.2 控股股东剥夺的机理120

3.1.3 股东之间利益冲突对企业组织的影响126

3.2 我国企业股东间的利益冲突128

3.2.1 转型期我国企业股权结构的总体特征128

3.2.2 我国企业控股股东对非控股股东的剥夺131

3.2.3 控股股东剥夺的效应分析139

3.3 企业股东间利益冲突的治理143

3.3.1 股东间的不完备契约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143

3.3.2 我国立法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进步145

3.3.3 股东间利益冲突的第三方治理缺陷153

3.3.4 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及实现机制159

本章小结161

4 企业资方与劳方之间的利益冲突与治理163

4.1 企业劳资冲突概述163

4.2 转型期我国企业劳资冲突的基本特征166

4.2.1 我国企业劳资冲突的基本形式166

4.2.2 我国企业劳资冲突的规模与结构168

4.2.3 我国企业劳资冲突的基本成因170

4.2.4 企业劳资冲突的多米诺骨牌效应174

4.3 以劳动力市场失衡形式再现的劳资冲突——民工荒179

4.3.1 对民工荒研究的一个理论述评179

4.3.2 经济学视角下的“民工荒”解读182

4.3.3 崩溃劳动力市场的可置信重建194

本章小结201

5 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及其治理203

5.1 企业与债权人之间利益冲突的理论分析203

5.1.1 作为企业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债权人203

5.1.2 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208

5.2 债权人与企业利益冲突的实证分析214

5.2.1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与资产替代问题214

5.2.2 股权中心主义治理模式下控股股东对债权人利益的剥夺及其影响218

5.3 企业与债权人之间利益冲突的治理226

5.3.1 法人人格否定的提出及其局限性226

5.3.2 债权人参与企业治理的困境229

本章小结234

6 企业与消费者间的利益冲突及其治理237

6.1 我国企业与消费者间利益冲突的理论分析237

6.2 我国企业与消费者间利益冲突的实证分析239

6.2.1 我国企业与消费者间利益冲突的概况239

6.2.2 股东—经理的短视与消费者利益的侵害244

6.3 企业与消费者间利益冲突的治理249

6.3.1 发达国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249

6.3.2 理论与实践中的消费者董事制度251

本章小结254

7 企业与供应商间的利益冲突及其治理255

7.1 企业与供应商间利益冲突的产生255

7.2 企业与供应商间利益冲突的治理257

7.2.1 企业与供应商间利益冲突治理的理论分析257

7.2.2 企业与供应商间利益冲突治理的实证分析259

本章小结264

[对策篇]265

8 企业和谐治理的制度构建265

8.1 经济活动中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及其关系探讨265

8.2 企业治理中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269

8.3 企业和谐治理的正式制度安排271

8.3.1 法人中心主义的治理模式271

8.3.2 “法人中心主义”治理模式的比较优势284

8.3.3 法人中心主义治理模式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288

8.4 企业和谐治理的非正式制度安排295

8.4.1 再论经济人与道德人295

8.4.2 经济学家对科层有效与科层失灵的认识301

8.4.3 企业组织中利他主义精神的培养305

8.4.4 管理者的公平裁决与企业和谐治理313

8.4.5 声誉机制与管理者的公正品质317

8.4.6 声誉机制构建中的信息传导机理321

结论330

参考文献334

附件357

致谢3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