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李觏集 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李觏集 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李觏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07141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78页
  • 文件大小:92MB
  • 文件页数:622页
  • 主题词:李觏(1009~1059)-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李觏集 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第一1

赋1

长江赋1

麻姑山赋2

疑仙赋并序3

卷第二5

礼论七篇并序5

礼论第一5

礼论第二7

礼论第三10

礼论第四11

礼论第五13

礼论第六17

礼论第七21

礼论后语24

卷第三28

易论十三篇28

易论第一28

易论第二30

易论第三32

易论第四34

易论第五37

易论第六39

易论第七41

易论第八43

易论第九45

易论第十47

易论第十一48

易论第十二50

易论第十三52

卷第四54

删定易图序论54

论一55

论二58

论三61

论四63

论五66

论六67

卷第五70

周礼致太平论五十一篇并序70

内治第一71

内治第二72

内治第三73

内治第四74

内治第五75

内治第六76

内治第七77

卷第六79

国用第一79

国用第二80

国用第三81

国用第四82

国用第五83

卷第七84

国用第六84

国用第七85

国用第八86

国用第九87

国用第十88

卷第八90

国用第十一90

国用第十二91

国用第十三92

国用第十四93

国用第十五94

国用第十六95

卷第九96

军卫第一96

军卫第二97

军卫第三98

军卫第四99

卷第十101

刑禁第一101

刑禁第二102

刑禁第三103

刑禁第四104

刑禁第五105

刑禁第六106

卷第十一108

官人第一108

官人第二109

官人第三110

官人第四111

卷第十二112

官人第五112

官人第六113

官人第七114

官人第八115

卷第十三116

教道第一116

教道第二117

教道第三118

教道第四119

教道第五120

卷第十四122

教道第六122

教道第七123

教道第八124

教道第九125

卷第十五127

明堂定制图序127

五宗图序135

卷第十六138

富国策十首138

富国策第一138

富国策第二140

富国策第三142

富国策第四143

富国策第五145

富国策第六147

富国策第七149

富国策第八150

富国策第九152

富国策第十154

卷第十七157

强兵策十首157

强兵策第一157

强兵策第二159

强兵策第三161

强兵策第四163

强兵策第五164

强兵策第六166

强兵策第七168

强兵策第八169

强兵策第九171

强兵策第十172

卷第十八174

安民策十首174

安民策第一174

安民策第二176

安民策第三177

安民策第四179

安民策第五180

安民策第六182

安民策第七183

安民策第八185

安民策第九187

安民策第十189

卷第十九191

平土书191

卷第二十223

潜书十五篇并序223

广潜书十五篇并序230

野记二篇并序238

卷第二十一239

庆历民言三十篇并序239

开讳239

备乱240

审奸240

防蔽241

效实241

虑永242

谨听242

辨儒243

广意244

损欲245

本仁245

慎令246

考能247

止幸247

裁举248

卷第二十二249

精课249

懋节250

崇卫250

省盗251

释禁251

南略252

敌患252

柬士253

储将253

远私254

正局254

厚农255

复教255

孝原256

天谕256

卷第二十三258

记258

袁州学记258

建昌知军厅记259

建昌军仪门记260

建昌军集宾亭记261

南城县署记262

邵武军学置庄田记263

虔州柏林温氏书楼记264

麻姑山重修三清殿记266

重修麻姑殿记267

麻姑山仙都观御书阁后记268

真君殿记269

卷第二十四270

太平兴国禅院什方住持记270

太平院浴室记272

建昌军景德寺重修大殿并造弥陀阁记273

景德寺新院记274

回向院记275

承天院记276

承天院罗汉阁记277

新城院记279

抚州菜园院记279

修梓山寺殿记280

邵氏神祠记281

卷第二十五282

序282

皇祐续稿序282

延平集序282

送余畴若南丰掌学序283

送严介序284

叙陈公燮字284

叙张延之字286

叙陈司理字286

卷第二十六288

表288

谢授官表288

启289

谢范资政启289

寄周礼致太平论上诸公启290

卷第二十七291

书291

上富舍人书291

上刘舍人书293

上吴舍人书294

上王内翰书295

与章祕校书296

上江职方书297

上慎殿丞书298

上杨屯田书299

上聂学士书300

上叶学士书301

上李舍人书303

上宋舍人书305

上范待制书307

上孙寺丞书310

上余监丞书311

上苏祠部书312

寄上范参政书315

卷第二十八317

寄上富枢密书317

寄上富相公书320

寄上孙安抚书322

上蔡学士书329

上王刑部书331

与胡先生书332

答宋屯田书335

答李观书336

答黄著作书337

再答黄著作书340

答陈特书341

卷第二十九342

杂文342

原文342

原正343

读儒行343

读文中子344

吊扬子345

复说347

命箴348

画赞348

弋阳县学铭348

嘿堂铭349

太学议349

策问三首350

策问六首351

卷第三十354

墓碑伤辞附354

进士陈君墓铭354

处士陈君墓铭并序 祭文附356

广文陈生墓铭并序357

进士傅君墓铭并序358

聂夫人墓铭并序359

邹夫人墓铭并序360

铅山县尉陈君墓铭并序361

徐夫人墓铭并序362

郑助教母陈氏墓铭并序363

处士陈君墓铭364

宋故赠都官郎中张公墓碑铭并序364

宋故朝散大夫守尚书屯田郎中上轻车都尉赐绯鱼袋江公墓碑铭并序366

宋故将仕郎守太子中舍致仕宋公及夫人寿昌县君江氏墓碣铭并序367

宋故朝奉郎尚书都官员外郎上骑都尉赐绯鱼袋陈公墓碣铭并序369

宋故朝奉郎尚书都官员外郎上骑都尉赐绊鱼袋陈公墓志铭370

卷第三十一371

陈府君夫人聂氏墓志铭并序371

进士傅君墓表372

陈伯英墓表372

处士饶君墓表373

医博士周君墓表374

前进士廖君墓表375

李子高墓表376

先夫人墓志377

亡室墓志379

亡女墓铭379

邓公仪伤辞并序380

白石暹师塔铭并序381

卷第三十二383

常语上383

卷第三十三388

常语中388

卷第三十四391

常语下391

卷第三十五397

古体397

三贤咏397

和苏著作麻姑十咏397

鲁公碑397

七星杉398

炼丹井398

玳瑁石398

秦人举399

流杯池399

碧莲池399

虎跑泉400

丹霞洞400

葛仙坛400

获稻401

哀老妇401

寄怀三首402

避暑403

喜雨403

送上官直403

题昱师房三笑图404

寄祖祕丞404

名男曰参鲁以诗喻之407

女色无定美赠卿材407

江亭醉后408

寄章友直409

中春苦雨书怀409

弋阳县学北堂见夹竹桃花有感而书410

孤怀410

读韩文公驽骥篇因广其说410

送陈次公茂材411

蝦蟆411

惜鸡诗411

日出吟412

闻女子疟疾偶书二十四韵寄示412

读史413

和育王十二题413

金沙池413

佛迹峰414

七佛石414

袈裟石414

明月台414

石屏风414

灵鳗井415

供奉泉415

育王塔415

八角殿415

晋年松415

重台莲416

美女篇416

苦热夜416

丐僧416

闵俗417

感叹二首417

寄邻父417

竹斋题事418

赠黄秀才别418

雨中作418

独居419

闵雨诗419

访周道士420

甘露亭诗420

送丘寺丞421

答绿概师见示草书千字文并名公所赠诗序421

春社词并序422

闻训狐422

闻喜鹊423

解汤延祖字423

卷第三十六424

近体424

五言二韵424

咏竹424

霜424

冰424

鹅425

鸭425

惜才425

五言四韵425

山舍寓止425

东严精舍426

闲夜426

雾426

自咏426

睡思427

秋热427

鉴湖夜泛427

池亭小酌428

回胡舜元赋稿428

回黄通诗篇428

送路拯北游428

感事429

闲居429

萍429

送张鬷嘏430

村行430

感怀寄择之430

鸡430

堂西夜坐431

寄题陈适追养亭431

送宜黄柳尉431

送君俞432

送黄祕丞432

寄题廖说蒙亭432

晏起432

养疾433

远山433

送吴伯华433

次韵陈殿丞除夜感怀433

早归434

晚闻角434

庭树434

哭女二首434

赠端师435

寄题邹氏延寿亭435

感秋435

次韵答陈殿丞436

读赵氏淳化诗集436

小女436

送吴著437

题灵阳宫437

龟峰精舍437

鸣蜩437

送张评事438

送春438

君锡以新诗相示因成四十字答之438

送李侍禁438

寄周寺丞439

次韵阎判官除夜439

送阎判官439

送彭昱应举440

送黄铣应举440

夏日郊园440

寄黄晞440

送黄介夫441

送山甫441

送沈郎中441

送江茂才441

赠端上人442

千福寺昧轩442

怡山长庆寺442

傅翼甘圃442

林屯田思轩443

回明上人诗卷443

听周太师琴443

送觉师西游乞御书443

送分司吴太博还乡444

送任大中444

送杜奉职444

送阳曲蔡尉444

送武陵令445

送酸枣邓主簿445

送仙游知县许延评445

送杜寺丞知永城445

回廖解元所业446

送张寺丞446

送何祕丞446

送剑州张掾446

送演教大师东游447

寄赠福山长老447

五言六韵447

书楼夏晚447

小杉448

乾元节羣臣祝寿,小人无位,以诗继之448

闷书448

同徐殿丞游麻姑山,陈屯田闻之以诗见寄,次韵第一首448

五言八韵449

送李著作知柳州449

五言十韵449

送知县苏祕丞移英州449

夏日雨中450

七言二韵450

乡思450

少年450

自勉450

戏题玉台集451

读皮袭美病中书事诗,有「可怜真宰意,偏解困吾曹」之句,偶代答之451

雪中见梅花二首451

和慎使君出城见梅花451

雪中赠柳枝452

柳枝答452

和天庆观瑞香花452

鸟鹊452

方平452

璧月453

睡起453

读长恨辞二首453

羿妻453

梁帝454

鞦韆二首454

嘲汉武454

戚夫人454

有感三首455

自遣455

睡思455

游寺醉归却寄同坐456

索酒456

忆钱塘江456

谢传神平上人456

次韵答提刑孙都官二首456

谢知县徐殿丞示及新诗457

送流人457

送周山人457

遣兴457

咏桃458

闰正月三日偶书二首458

论文二首458

送僧游庐山459

李郭459

戏题荷花459

戏赠月459

葛陂怀古459

七夕二首460

宗人宅折桂堂460

麻源题壁460

马嵬驿460

齐世家461

汉宫461

景阳宫井461

燕雀二首461

张禹462

孔光462

元纪二首462

闻莺463

学北堂有海棠一株,颜色至佳,凋落稍速,忆而为诗463

玉胡蝶花463

次韵答陈殿丞南塘观鱼见寄463

送傅野463

送杜万464

儒行464

感义464

屈原464

宋玉464

赠日者邹生465

送夏旦赴举465

送春465

晓角465

送丁正臣465

惜才466

登越山466

送古山人466

送毗师西游466

送春寄呈祖袁州二首466

次韵陈屯田途中所寄467

正月二十日,俗号天穿日,以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感而为诗467

送薛经467

僧志月碧云轩改为景云轩因书二首467

书景云轩壁468

因游华子岗题麻源壁468

卷第三十七469

七言四韵469

苦雨初霁469

野人469

书麻姑庙469

客有话故丁祕监京师旧宅因而伤之470

五龙塘470

寄小儿470

季夏雨中宛有秋色,四望之际百感生焉,因题于纸470

秋怀471

书松陵唱和471

七夕471

早起有怀472

留题归安尉凝碧堂472

答张鬷嘏472

清明日作472

晚思473

暮春始游城西473

寄傅代言473

丙子冬至夜酒醒474

南斋咏风474

小雨474

题净居院475

清晖亭475

往山舍道中作475

秋晚悲怀476

残叶476

哭十侄476

秋阴477

寄介夫477

书怀寄介夫477

关徐477

送张宏下第南归478

葛陂逢何道士478

俞秀才山风亭小饮478

谢宋屯田见示永平录海南编478

闽中岁暮479

送侯殿直之官吉州479

偶题饶秀才谿光亭479

宗人宅仁知阁479

早夏偶作480

匈奴传480

忠武侯480

次韵答陈殿丞见寄481

赠韩侍禁481

送沈祕校481

寄题钱塘毛氏西湖园482

自解482

不寐482

韩偓集有自抚州往南城县舟行见拂水蔷薇之诗,南城吾乡也,因题八句482

代书答陈次公483

和君锡题尧辅斋壁483

送王都曹483

送危太博483

题虞侍禁山亭484

君锡宰寿春484

钱寺丞知白州484

次韵答史太博484

蝉485

寄史屯田485

答丘寺丞示月蚀诗485

蓬屋485

阶基486

宜春台486

东湖486

送赵拊486

太平州十咏亭487

送王尉487

野意亭487

灵源洞487

送陈司理488

送黄承伯488

谢蔡十八丈相示诗卷488

清话堂诗489

送郴县吴主簿489

览余尧辅诗因成七言四韵489

次韵酬屯田陈丈见寄490

同徐殿丞游麻姑山,陈屯田闻之以诗见寄,次韵第二首490

和陈屯田送知县徐殿丞次韵490

和屯田陈丈寄唐休次韵490

和王刑部游仙都观491

和游丹霞有怀归之意491

七言八韵491

送知军曹比部移虔州491

外集卷第一492

告词 劄子 荐章492

告词二首492

劄子四首493

荐章四首494

外集卷第二498

名公手书498

范文正公三书498

孙观文三书499

余侍郎三书500

欧阳内翰书501

蔡密学二书501

马杂端三书502

萧阁副二书503

祖学士五书504

李侍郎书505

孔宗旦书506

外集卷第三507

序 诗 墓铭507

张学士送李君南归序宗古507

叶内翰诗508

祖学士诗509

奉和泰伯送春绝句509

送春长句呈泰伯先生509

宜春台509

东湖510

送春510

黄先生晞诗510

寄李先生510

黄寺丞通诗511

麻姑山一首赠陈仲父贤良兼泰伯先生511

门人陈次公撰先生墓志铭并序511

建昌新建李泰伯祠堂记514

左赞乞修李观墓状516

建昌府重修李泰伯先生墓记517

直讲李先生年谱519

直讲李先生门人录534

附录一539

佚文539

常语 据宋余允文尊孟辨补539

附杨升庵李泰伯不喜孟子546

附录二547

宋史李观传547

附录三550

叙文550

孙甫正德本直讲李先生集序550

陆瑶林李泰伯先生文集原序550

李来泰宋泰伯公文集原叙552

刘玉瓒李泰伯先生文集原叙554

高天爵李泰伯先生文集原叙555

李化鳌宋泰伯公文集原序556

傅振铎旴江李泰伯先生文集原叙557

李丕则旴江先生文集原序559

王谦李旴江先生文集原序560

王綡重修李旴江先生文集原序561

谢甘棠重刊旴江全集序562

附录四564

提要564

附录五566

佚诗566

题旅馆诗566

望海亭诗566

贺师骞及第诗566

未中归赋567

勤学赋567

及第567

序跋碑记568

孙甫李泰伯先生文集叙568

张萃祥李泰伯先生文集序568

陈善李泰伯先生文集序570

陈世倘李泰伯先生文集叙570

罗世清李泰伯先生文集叙571

阎廷佶李泰伯先生文集序573

泸溪县新建泰伯公祠碑记574

李日彰跋576

重印后记5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