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17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17](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4590620.jpg)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丰田汽车公司编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824999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50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36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1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综合评估报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年度进展综合评估报告(2016—2017)2
一、导言2
二、技术路线图确立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方向评估4
三、面向达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目标的技术进展与挑战15
四、战略支撑和保障措施评估96
五、结论和建议109
2专题评估报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年度专题评估报告(2016—2017)114
一、导言114
二、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发展动态116
三、面向达成路线图目标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进展评估132
四、战略支撑和保障措施评估167
五、总结和建议170
附:技术路线图综合和专题评估过程中调研的部分单位和执笔人177
3产业发展环境石油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为18%左右182
交通领域石油消费占比在37%以上183
交通领域石油消费中近80%用于汽车184
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60%185
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比重在1.5%以上186
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3/4187
单车道路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各地汽车保有密度相差悬殊188
2016年新公布两项环保标准,污染物排放控制更加严格189
排放标准升级至国V,计划2020年实施国190
车用燃油标准同步升级到国V,部分地区进入国VI191
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条件下,所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升反降192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标准实施进入第四阶段,双积分并行管理政策可期193
第四阶段油耗标准大幅加严单车限值和目标值,高整备质量段尤甚194
4技术应用状况196
节能环保安全196
乘用车中柴油车份额进一步降低为0.12%196
汽油乘用车缸内直喷技术应用快速增长,占比逾25%197
汽油乘用车涡轮增压技术应用比例接近33%198
自动变速器占比逐年提高,其中DCT、CVT增幅最大199
6挡及以上变速器已成市场主流,多挡化趋势明显200
在先进供油技术和先进进气技术应用上,自主品牌落后于合资品牌201
在先进自动变速器技术应用上,自主品牌落后于合资品牌202
乘用车油耗与排量和整备质量反向变化体现技术进步203
乘用车主流排量区间为1~1.6L,市场份额逐年增大到73%204
国产乘用车企业CAFC整体达标,但1/4的单个企业未达标205
乘用车进口经销商企业CAFC整体达标,但1/3的单个企业未达标206
由企业平均油耗和平均整备质量分布看,8家企业处于低油耗区,家企业处于高油耗区207
C-NCAP新车评价规程不断升级,汽车碰撞安全性长足进步208
乘用车安全气囊标配率超过90%,多气囊成发展趋势209
乘用车ABS标配率超过90%210
新能源汽车211
纯电动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产量中的占比进一步扩大211
纯电动乘用车整车能耗、轻量化、智能化水平与国外产品不相上下212
纯电动乘用车平均整备质量与电池容量呈上升趋势,续驶里程不断提升213
受补贴依据变化影响,纯电动客车产品结构发生变化214
纯电动专用车平均电池容量、整备质量和续驶里程均显著提高215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16
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中,混联构型车型销量快速增长217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续驶里程为70 km左右,车型向大型化延伸218
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车型结构受补贴政策影响发生变化219
国内燃料电池汽车处于示范运行阶段,主要在公共领域客车和专用车运行220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总容量快速增长,纯电动客车占比超过50%221
磷酸铁锂电池为新能源汽车主流配套动力电池,三元锂电池市场份额快速扩大222
动力电池单体及系统比能量、循环寿命逐年提高223
2016年主流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单体和系统能量密度分别达到120Wh/kg和90 Wh/kg以上224
2016年主流客车和专用车动力电池单体和系统能量密度分别达到110 Wh/kg和80 Wh/kg以上225
永磁同步电机占主导,市场份额逐渐扩大226
纯电动乘用车电机装机量最大227
我国驱动电机峰值功率达到160 kW,最高转速达到12 000 r/min228
DCT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主流配套变速器,市场份额超过50%229
截至2016年年底,充电基础设施累计建设运营数量超过14.1万个230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份231
混合动力汽车节能效果明显但产业化速度较慢232
汽车轻量化233
汽车轻量化是轻量化设计技术、材料技术和制造技术的集成应用233
2016年上市轿车和SUV平均整备质量约为1 528kg234
2016年上市的小型轿车的平均整备质量为1 150kg235
2016年上市的紧凑型轿车平均整备质量为1 315kg236
2016年上市的中型轿车平均整备质量为1 583kg237
2016年上市的小型SUV平均整备质量为1 340kg238
2016年上市的紧凑型SUV平均整备质量为1 555kg239
2016年上市的中型SUV平均整备质量为1 785kg240
2016年纳入免征购置税新能源乘用车的平均整备质量为1205kg、动力蓄电池组平均总质量为263kg241
钢是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白车身的主要用材242
自主品牌乘用车白车身高强度钢平均用量约为56%243
智能网联汽车244
2016年新上市外国品牌乘用车智能化应用以DA为主244
2016年新上市自主品牌乘用车智能化应用以预警监测为主245
2016年乘用车网联化应用功能不断增强,前装率不断提高246
部分跨国车企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当前研发进展及预期目标247
国内企业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当前研发进展及预期目标248
国际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深度布局智能网联产业链249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投资、并购、合作方兴未艾250
“5+2”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251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建设开始起步252
5研发能力基础254
技术能力指数254
汽车产业技术能力指数(1):劳动生产率和出口销售率为技术能力最大短板254
汽车产业技术能力指数(2):研发投入强度呈上升趋势,稍高于中低水平255
汽车产业技术能力指数(3):研发人员强度提升至9%以上,研发活动增多增强256
汽车产业技术能力指数(4):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但支柱产业地位有待提升257
汽车产业技术能力指数(5):劳动生产率近年徘徊不前,2015年出现下降258
汽车产业技术能力指数(6):国际化发展处起步阶段,出口销售率艰难爬坡259
汽车产业技术能力指数(7):自主品牌汽车质量提升至与国际品牌基本相当的水平260
汽车产业技术能力指数(8):2015年乘用车按产量加权平均油耗降至6.98 L/100 km261
汽车产业技术能力指数(9):人均发明专利持续增长,是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262
研发资源263
2015年全行业研发经费900多亿元263
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4
2015年汽车行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工作成果丰硕265
汽车行业部分企业技术中心一览266
6技术研发趋势270
技术标准270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CSAE)已发布57项270
研发成果272
2002—2016年共有44个汽车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72
2001—2016年共47个项目获汽车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275
2016年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6个一等奖项目成果简介278
技术专利283
在中国公开的汽车类专利累计数量首超美国,位列世界第二283
国内申请人是中国专利申请主力,但高强度专利占比很低284
企业年度专利公开量大幅提升,但与跨国公司相比差距很大285
电控技术相关专利占汽油发动机节能技术专利的39%286
变速器专利中AT技术相关专利累计公开量最大287
结构优化设计是汽车轻量化的主要手段,相关专利数量居轻量化相关专利之首288
2016年动力电池材料技术相关专利累计公开量是上年的133%289
比亚迪在动力电池技术相关专利公开量上处于领先地位290
驱动电机系统相关专利中电机技术相关专利占比为65%291
山东理工大学驱动电机系统相关专利国内累计公开量居国内机构之首292
燃料电池技术专利公开量增长缓慢,中国企业申请量偏少293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相关专利近十年国内累计公开量大幅增长294
吉利和丰田分列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专利国内累计公开量国内外申请人首位295
环境感知技术相关专利国内累计公开量吉利汽车最多296
比亚迪的汽车类专利国内累计公开量和专利强度国内领先297
中国高校汽车专利强度明显高于企业298
7国外相关资料附录300
欧盟轻型乘用车排放限值(M1,M2)300
欧盟轻型商用车排放限值(N1,N2)301
欧盟重型柴油车排放限值303
日本汽车排放限值304
美国点燃式发动机和城市公交车排放限值306
美国压燃式发动机和城市公交车排放限值308
美国轻型车排放限值310
欧、美、日轻型乘用车燃油经济性/温室气体排放限值311
欧、美、日轻型商用车燃油经济性/温室气体排放限值311
2016年美国汽油乘用车不同发动机气缸数车型采用涡轮增压技术的比例311
1975—2016年美国轻型车发动机节能装置配备情况312
1975—2016年美国轻型乘用车发动机节能装置配置情况315
1975—2016年美国轻型车变速器技术特性318
1975—2016年美国轻型乘用车变速器技术特性321
部分安全装置在日本应用的起始年份324
2015年日本生产的乘用车(含微型机动车)安全装置配备情况325
2008—2016年部分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327
2005—2015年部分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金额及占销售收入比重330
2006—2016年欧、美、日汽车专利公开数量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