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十四行体中国化论稿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十四行体中国化论稿
  • 许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2030079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492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501页
  • 主题词:十四行诗-诗歌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十四行体中国化论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十四行体中国化的若干问题1

一 十四行体中国化的历史分期2

二 十四行体中国化的两对概念8

三 十四行体中国化的研究价值16

第一章 十四行体中国化的历史进程22

一 十四行诗的早期输入22

二 十四行诗的规范创格(1)26

三 十四行诗的规范创格(2)32

四 十四行诗的变体探索(1)37

五 十四行诗的变体探索(2)44

六 十四行诗的多元发展49

七 十四行诗的创作繁荣55

第二章 十四行体中国化的转借环节62

一 十四行体转借的三环节62

二 移植转借中的作品翻译69

三 移植转借中的理论争鸣77

四 移植转借中的作品创作87

五 世纪之交的新媒体传播93

第三章 十四行体中国化的理论探索100

一 早期输入期的理论探索100

二 规范创格期的理论探索105

三 探索变体期的理论探索109

四 多元发展期的理论探索114

第四章 十四行体中国化与翻译129

一 翻译与输入新诗之精神129

二 翻译与创新诗固定形式136

三 翻译与汉语十四行创格143

四 翻译与新诗语言的完善151

五 翻译与题材范围的拓展158

六 翻译与世界名著的传播165

七 翻译十四行诗的启示录173

第五章 十四行体中国化的自由体式178

一 世界十四行诗的自由变体178

二 中国十四行诗的自由变体183

三 自由变体十四行诗的探索192

四 自由体式十四行诗的评价203

第六章 十四行体的规范与反规范208

一 十四行体式的审美规范208

二 十四行体式的规范功能214

三 规范与题材双向互动223

四 十四行体式的现代转化233

第七章 十四行体中国化的节奏转化242

一 新诗的顿诗节奏系统242

二 音顿节奏的十四行诗250

三 行顿节奏的十四行诗258

四 意顿节奏的十四行诗267

五 音质音律的节奏作用275

六 十四行诗的诗行长度282

第八章 十四行体中国化的乐段移植293

一 音乐段落:十四行体的形式要素293

二 中国诗人对段式的移植299

三 中国诗人对韵式的移植305

四 中国诗人对结构的移植314

第九章 十四行体中国化的诗组创造319

一 诗组:十四行诗体制特征319

二 第一类诗组结构的例析326

三 第二类诗组结构的例析329

四 第三类诗组结构的例析334

五 第四类诗组结构的例析338

六 第五类诗组结构的例析342

第十章 十四行体中国化的中文译名347

一 关于英文译名Sonnet347

二 关于中文音译商籁体353

三 关于中文意译十四行体360

四 关于译名的理论争鸣366

第十一章 十四行体移植与新诗体建设374

一 移植十四行体之于新诗诗体建设374

二 移植十四行体与新诗体建设互动381

三 移植十四行体与建构新诗律成果385

四 移植十四行体与完善新诗语成果390

第十二章 十四行体中国化的三大课题396

一 需求:中国化的动力因素397

二 归化:中国化的价值目标405

三 创作:中国化的核心途径417

第十三章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十四行体426

一 十四行体与中国传统律体的契合性426

二 十四行体与中国传统律体的差异性436

三 中国诗人移植十四行体的创造性445

四 移植诗体中的“可接近性”原理462

参考文献470

后记4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