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西文化范式发生的神话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西文化范式发生的神话学研究
  • 林玮生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60617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神话-对比研究-中国、古希腊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西文化范式发生的神话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内容简介1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主要概念、相关学理与研究价值1

一、主要概念1

二、相关学理9

三、研究价值13

第二节 百年研究综观:西方从神话学的诞生与东渐谈起15

一、在近代西方人文运动中诞生的神话学16

二、在西学东渐中觉醒的“神话”20

三、神话学的“显学”:“中希神话比较研究”25

第二章 人兽神与人形神:中国/希腊神话的“神象形态”34

第一节 神象及其生成原理34

第二节 神象递更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联39

一、“微我”与兽形神42

二、“混我”与人兽神45

三、“准我”与人形神48

第三节 中希“神象形态”差异的表征53

一、中国神话的人兽神54

二、希腊神话的人形神55

第四节 中希“神象形态”差异的成因60

一、诞生的时分:黎明与早晨60

二、原生性与派生性61

第五节 “神象形态”蕴含的文化范式因子63

一、人兽神与主客合一、人形神与主客二分63

二、中希神象覆灭模式的差异与哲性思维/神性思维65

附文:神话变形的式样及其发生的原理66

第三章 “德行”与“命运”:中国/希腊神话的“秩序形态”75

第一节 神话世界的“秩序导力”75

第二节 “德行”:中国神话的秩序导力78

一、“德行”的两个呈现:行动群与帝王共相79

二、“德行”导力的成因84

第三节 “命运”:希腊神话的秩序导力85

一、“命运”导力的表征86

二、“力”“欲/美”:希腊神话的秩序次导力89

三、“野蛮”与“文明”的共存:“命运”督力下的奇特张力93

四、“命运”导力形成的母因97

第四节 “秩序形态”蕴含的文化范式萌芽99

一、“德行”与礼乐100

二、“命运”与悲剧105

三、“德行”与“命运”中的乐感与悲感文化因子108

第四章 历史化与哲学化:中国/希腊神话的“归化形态”112

第一节 符号的继承演化规则与神话的归化现象112

第二节 中国神话的归化:历史化118

一、神话历史化二法118

二、神话历史化的历史背景121

三、神话过早历史化的深层原因127

第三节 希腊神话的归化:哲学化131

一、希腊神话的哲学化131

二、神话哲学化的成因137

第四节 中希“归化形态”孕育的文化范式胚形147

一、中国神话过早历史化与“实用理性”147

二、希腊神话自律哲学化与“思辨理性”148

附文:穿行于神、人两界的第三“种属”152

第五章 三言两语与千言万语:中国/希腊神话的“字化形态”160

第一节 汉字:原生的空间符号161

一、汉字的神圣性、天然性与“抗字母化”特性161

二、汉字的信息承载量164

第二节 汉字与口传的“通约”:一场艰难的匹配之役170

一、汉字与口传“通约”的张力171

二、中国神话“字化形态”的表征173

第三节 希腊文字:派生的时间符号174

第四节 希腊文字与口传的同质性177

一、希腊文字与口传的“通约”:乐谱对曲子的记录177

二、希腊神话“字化形态”的表征178

第五节 中希神话字化形态差异的深层原因179

一、希腊经济与地理:商业与海洋179

二、中国经济与地理:农耕与大陆181

第六节 “字化形态”潜藏的文化范式走向182

一、“象形”与“拼音”:恋象思维与间象思维182

二、文字崇拜与语音中心183

三、“观/悟”(文字)与“对话”(语音):抵达道与真理的各别途径190

参考文献194

后记 没有青春的人生2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