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外交史 第5卷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外交史 第5卷 上
  • (苏)A.C.阿尼金,B.H.别列茨基,M.M.尤宁等合编;大连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翻译组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11002601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470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外交史 第5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原书出版前言1

第一章 国际舞台上的根本变化(战后的最初年代)3

国际生活中的变化3

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加深17

第二章 在对德国前欧洲盟国媾和问题上两种方针的斗争31

苏联外交在巴黎外长会议上为维护战败国的主权而进行的斗争40

巴黎和会(1946年)52

媾和的最后阶段65

第三章 和平解决中欧问题(1945—1949年)两个德国的出现74

一 西方国家在西方占领区破坏波茨坦会议决定,苏联在自己的占领区坚持履行波茨坦会议决定75

二 四大国代表在国际会议上讨论德国问题的情况96

三 “柏林危机”和西方国家完成对柏林和德国的分裂123

第四章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1945—1949年)新型的国际关系142

一 加强同人民民主国家的兄弟友谊和合作是苏联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142

二 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之间的友好互助条约152

三 世界社会主义体系——新型的国际关系159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远东问题和外交斗争(1945—1950年)162

一 莫斯科外长会议上的远东问题(1945年12月)162

二 中国内战期间的美国政策。苏联保卫中国人民权利的行动176

三 1946—1948年期间的朝鲜问题189

四 远东委员会和盟国管制日本委员会内的外交斗争200

第六章 亚洲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和外交斗争(1945—1950年)209

一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1945—1949年)210

二 英国在印度统治的结束231

三 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成立。帝国主义势力在印度支那发动“肮脏的战争”235

四 帝国主义者在中近东的策略以及他们企图阻止阿拉伯各国人民解放斗争发展的活动241

第七章 联合国的初期活动(1946—1955年)274

第八章 帝国主义的“冷战”政策。侵略性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946—1949年)290

一 帝国主义的“实力外交”290

二 围绕“马歇尔计划”展开的外交斗争303

三 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313

第九章 争取朝鲜停战的外交斗争330

一 武装干涉的由来330

二 帝国主义在远东推行扩大侵略政策的破产340

三 停战协定签订后的朝鲜问题(1953—1960年)361

第十章 战后对日媾和问题(四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369

一 美国缔结单独对日和约的准备369

二 旧金山对日单独媾和会议380

三 苏联和日本恢复外交关系391

四 1960年美日条约398

第十一章 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1954年日内瓦协议。东南亚条约组织侵略集团的建立403

一 关于召开日内瓦会议的决议403

二 印度支那的停火412

三 东南亚侵略性军事集团的建立430

第十二章 亚非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日益增长。1955年万隆会议440

一 不结盟国家外交的形成440

二 社会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友好关系的加强447

三 第一次亚非国家会议455

第十三章 两个德国成立后的外交问题。社会主义外交反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军国主义化的斗争(1950—1955年)471

一 两个德国成立后的外交斗争472

二 苏联1952年3月10日对德和约基础的草案485

三 苏美英法四国外交部长柏林会议496

四 1954年的巴黎协定506

五 社会主义国家为反对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军国主义化、为争取欧洲安全而进行的外交斗争511

第十四章 五十年代中期苏联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而进行的斗争543

一 同奥地利签订的国家条约543

二 四国政府首脑日内瓦会议555

三 苏联外交继续努力改善世界局势和发展国际合作568

第十五章 和平解决欧洲问题,西柏林问题(1956—1961年)585

一 社会主义国家外交为缓和欧洲紧张局势和巩固欧洲和平而斗争586

二 苏美英法日内瓦外长会议,两个德国代表应邀参加(1959年5—8月)612

三 日内瓦会议后的外交活动626

第十六章 在中近东地区的外交斗争(1952—1958年)647

五十年代末期西方国家的新策略692

第十七章 美国对拉丁美洲的外交和政策。美洲国家之间的关系(1946—1962年)702

一 战后初期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政策702

二 拉丁美洲民族进步力量反对美国扩张的斗争707

三 “拉雷塔主义”。关于军备标准化的“杜鲁门计划”。1947年里约热内卢公约708

四 波哥大第九届美洲国家间会议和美洲国家组织宪章的通过(1948年)717

五 华盛顿美洲国家外长协商会议(1951年)。美国和拉丁美洲国家的军事协定721

六 拉丁美洲国家保卫民族利益运动的高涨和外国对危地马拉的武装干涉(1954年)727

七 阿根廷庇隆政府下台。南大西洋公约739

八 美国敌视古巴的方针744

第十八章 1962年加勒比海危机757

一 美国策划加剧加勒比海的局势757

二 苏联为消除危机而作的外交努力776

第十九章 裁军问题(1945—1963年)794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友谊与合作的发展和巩固(1950—1960年)838

一 社会主义国家相互关系的扩大838

二 社会主义外交为反对帝国主义阴谋和为巩固和平而斗争851

三 缔结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55年5月14日)865

四 1956年的匈牙利反革命暴乱872

五 社会主义国家为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团结、为争取和平与集体安全而斗争885

人名索引90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