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动因分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动因分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 朱选功,邓国取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9589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动因分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一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1

二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必要选择2

三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是中部崛起战略目的实现的客观要求3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4

一 研究目的4

二 研究意义4

第三节 文献综述5

一 经济增长5

二 经济发展11

三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15

四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5

五 评价16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17

一 研究思路17

二 研究方法17

第五节 创新与展望19

一 本书创新19

二 研究展望21

第二章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省际比较研究22

第一节 中部地区省际经济增长数量比较22

一 经济发展总量22

二 经济发展速度29

三 经济结构变化31

四 人均产值变化53

第二节 中部地区省际经济增长效率及比较57

一 TFP测算方法57

二 DEA-Malmquist实证分析59

三 中部地区省际经济增长效率比较分析84

第三章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动因分解及分析87

第一节 分析原理87

第二节 分析方法88

第三节 指标体系构建89

第四节 中部六省经济增长动因实证分析90

一 山西省经济增长动因实证分析90

二 安徽省经济增长动因实证分析94

三 江西省经济增长动因实证分析99

四 河南省经济增长动因实证分析104

五 湖北省经济增长动因实证分析109

六 湖南省经济增长动因实证分析114

第五节 结论120

第四章 投资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121

第一节 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122

一 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梳理122

二 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理124

第二节 中部地区投资现状和问题分析127

一 中部地区投资概述127

二 中部地区投资总量规模分析130

三 中部地区投资结构分析134

第三节 中部地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137

一 分析框架和模型选择137

二 数据来源和处理139

三 模型检验和分析140

第四节 结论143

第五章 消费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145

第一节 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146

一 消费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146

二 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148

第二节 中部地区居民消费、政府消费现状和存在问题151

分析151

一 中部地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现状和特点151

二 中部地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存在问题分析154

第三节 中部地区消费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156

一 模型选择156

二 数据来源和处理157

三 数据检验158

第四节 结论160

第六章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162

第一节 引言162

第二节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163

一 对外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163

二 对外贸易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163

三 进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164

四 述评166

第三节 对外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及作用条件167

一 作用机理——静态角度167

二 作用机理——动态角度168

三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的条件169

第四节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现状170

一 对外贸易规模171

二 对外贸易方式174

三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176

四 对外贸易区域结构182

第五节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提升的对策与政策建议183

一 优化对外贸易环境,实施引进—走出双战略183

二 衔接东西部,加强区域间合作,提供特色贸易183

三 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优化贸易商品结构184

四 实现贸易主体的多元化186

第七章 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88

第一节 金融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理188

一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188

二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192

第二节 中部地区经济状况与金融发展差异比较194

一 中部地区经济状况及经济增长效率比较194

二 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差异分析205

第三节 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211

一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211

二 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建立211

三 协整方程的估计与检验213

四 脉冲响应分析215

五 方差分解分析217

第四节 结论218

一 关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研究结论218

二 关于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现状的研究结论218

三 关于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结论219

第八章 中部地区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220

第一节 引言220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科技与经济关系的述评221

一 国外关于科技与经济关系的述评221

二 国内关于科技与经济关系的述评224

第三节 中部地区科技发展现状227

一 中部地区科技创新政策227

二 中部地区科研投入228

三 中部地区科研产出及效率231

第九章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及评价236

第一节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236

一 中部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方式236

二 中部地区各省发展方式237

第二节 中部各省经济发展方式的类型和特点239

一 经济发展方式的类型239

二 中部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241

三 中部各省发展方式的特点243

第三节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评价体系构建251

一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251

二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252

三 权重确定和评价方法选择253

第四节 实证研究255

一 数据来源255

二 评价结果255

三 结论256

第十章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研究258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259

第二节 主成分协调度综合评价方法260

一 主成分分析的原理260

二 主成分分析的主要作用261

三 主成分协调度综合评价的简要步骤261

第三节 中部六省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实证研究262

一 河南省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实证研究263

二 中部及其余省份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子系统协调度评价272

第十一章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分类与评价276

第一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概述277

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277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分类280

三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理论基础283

第二节 中部地区各省发展方式评价290

一 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综合评价意义290

二 评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标体系291

三 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综合评价步骤294

第三节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证研究299

一 中部六省区域经济概况299

二 评价结果分析300

三 中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比较——以2015年为例303

第十二章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机制与路径设计306

第一节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机制转变306

一 政策机制:适应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配套机制307

二 特色机制:突出中部地区经济结构特色的发展机制308

三 公平机制:利益分配的合理化调整机制311

第二节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路径转变312

一 从要素、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路径313

二 从投资、消费驱动转向供给侧改革驱动路径315

三 从出口导向转向“两个市场”发展路径316

四 从粗放型增长转向绿色发展路径318

第十三章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策与建议321

第一节 推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维度322

一 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22

二 以中部崛起为目标,开展区域协同发展战略323

三 以增长极为核心,实现阶梯式发展战略324

四 以改革创新为抓手,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326

第二节 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制维度327

一 推动经济发展规划的综合决策机制328

二 转变政府职能的行政创新机制328

三 改革政府绩效的现有考核机制329

四 深化中部地区的合作协调机制329

五 构建中部地区的利益平衡机制330

六 建立资源环境的生态补偿机制330

第三节 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维度331

一 调整并完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331

二 继续加强并优化基础设施建设332

三 拉动内需,刺激居民消费扩大333

四 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对外贸易水平334

五 实施金融产业规划,培育区域资本市场337

六 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区域创新338

七 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发展之路340

八 实施适应经济转型的人才发展政策342

参考文献3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