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麦遗传与改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麦遗传与改良
  • 俞志隆,黄培忠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34988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637页
  • 文件大小:81MB
  • 文件页数:6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麦遗传与改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大麦细胞遗传学1

一、大麦的染色体1

二、大麦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23

三、大麦远缘杂交中的染色体消失26

四、大麦体细胞中染色体行为32

五、大麦部分基因与染色体34

六、大麦细胞遗传研究前景43

主要参考文献47

第二章 大麦分子遗传学49

一、大麦的三个基因组49

二、核基因53

主要参考文献59

第三章RFLP技术及其在大麦研究中的应用62

一、RFLP技术的发展62

二、RFLP分析的原理和方法63

三、RFLP技术的优缺点64

四、RFLP技术在大麦研究中的应用66

主要参考文献95

第四章 大麦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研究96

一、大麦胚性悬浮细胞系的研究97

二、大麦原生质体的研究和应用106

三、问题和展望117

主要参考文献119

第五章 遗传工程121

一、外源基因的载体122

二、外源基因导入123

三、外源基因的受体126

四、人工种子131

五、展望132

主要参考文献135

第六章 转基因技术及其在大麦中的应用137

一、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的比较138

二、谷物转基因方法简述139

三、转基因技术在大麦上的应用150

四、问题与展望168

主要参考文献174

第七章 大麦非生物胁迫的生化与分子研究176

一、热休克反应177

二、低温(非冰冻)反应178

三、干旱胁迫反应179

四、耐盐反应181

五、缺氧反应182

六、重金属反应183

七、展望184

主要参考文献184

第八章 大麦的可能防卫蛋白质186

一、防卫分子的类型186

二、壳多糖酶和1,3-β-葡聚糖酶188

三、蛋白酶与α-淀粉酶的蛋白抑制物189

四、硫堇(Thionins)190

五、基因表达197

六、小结与展望199

主要参考文献200

第九章 大麦耐酸铝的遗传育种202

一、耐酸铝性遗传育种的意义202

二、酸铝对大麦的影响203

三、大麦耐酸铝性的可能机理211

四、大麦耐酸铝性的鉴定方法215

五、大麦耐酸铝性的资源筛选218

六、大麦耐酸铝性的遗传和育种220

七、大麦组织培养与耐酸铝性改良225

主要参考文献232

第十章 大麦抗虫性的遗传育种233

一、抗虫性遗传育种的发展和意义233

二、大麦生产中的主要害虫234

三、作物抗虫性的类型与分类235

四、抗虫性的生物化学和形态学机制236

五、大麦抗虫性的测定与抗虫资源的筛选239

六、大麦抗(耐)虫性遗传分析245

七、利用转基因植物的抗虫方法265

主要参考文献268

第十一章 大麦黄花叶病抗性的遗传与改良270

一、大麦黄花叶病概述270

二、大麦黄花叶病抗性的遗传282

三、大麦黄花叶病抗源鉴定与筛选285

四、大麦抗黄花叶病品种的改良288

主要参考文献291

第十二章 大麦黄花叶病的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研究293

一、植物抗病毒病基因工程的几种途径295

二、大麦黄花叶病毒不同株系的分子生物学比较299

三、大麦温和性花叶病毒(BaMMV)外鞘蛋白基因的分子分析307

四、大麦黄花叶病毒(BaYMV)RNA核苷酸序列分析309

五、大麦黄花叶病毒的基因图分析311

六、BaYMV和BaMMV的基因工程现状314

主要参考文献319

第十三章 大麦抗白粉病育种321

一、大麦白粉病抗性遗传与机理322

二、抗大麦白粉病育种326

主要参考文献333

第十四章 大麦种子蛋白质的特性与合成335

一、大麦种子蛋白质组分335

二、大麦种子蛋白质的遗传机制348

三、基因分离与特性350

四、基因表达的控制352

五、小结与展望355

主要参考文献355

第十五章 同工酶357

一、同工酶实验技术357

二、大麦的同工酶358

三、同工酶在遗传和育种上的应用364

四、总结367

主要参考文献368

第十六章 大麦淀粉酶370

一、α-淀粉酶370

二、β-淀粉酶377

三、淀粉酶活性与麦芽品质的关系380

主要参考文献380

第十七章 高赖氨酸大麦382

一、赖氨酸突变体的筛选技术382

二、高赖氨酸大麦突变体及其基础遗传387

三、高赖氨酸大麦突变体的一般特性391

四、高赖氨酸大麦突变体的营养品质397

五、高赖氨酸大麦育种401

六、小结与展望404

主要参考文献405

第十八章 啤酒大麦籽粒和麦芽性状的遗传与改良406

一、啤酒大麦质量的国家标准406

二、大麦麦芽质量标准408

三、影响啤酒大麦品质的因素409

四、大麦籽粒和麦芽性状的遗传研究410

五、优质啤酒大麦的选育432

主要参考文献437

第十九章 大麦籽粒β-葡聚糖的研究进展及其遗传改良439

一、β-葡聚糖与制啤品质439

二、大麦籽粒β-葡聚糖的含量及其测定方法441

三、β-葡聚糖的生理生化445

四、β-葡聚糖酶的形成与作用448

五、β-葡聚糖的遗传及其改良449

主要参考文献451

第二十章 无原花色素啤酒大麦的选育及其研究进展453

一、原花色素与啤酒品质453

二、原花色素的生物合成及其含量变化455

三、无原花色素啤酒大麦突变体筛选458

四、遗传研究461

主要参考文献462

第二十一章 大麦属的远缘杂种464

一、大麦-小麦杂种464

二、小麦-大麦杂种466

三、普通大麦品种与二倍体、四倍体小麦间的杂种468

四、其他的大麦属-小麦属杂种469

五、大麦属、小麦属与黑麦属的三属杂种474

六、大麦属-黑麦属杂种475

七、大麦属-滨麦属杂种479

八、大麦属-偃麦属杂种481

九、含大麦属物种的其他属间组合482

十、大麦属种间杂交与属间杂交中的愈伤组织培养484

十一、野生种和属间杂种的农艺潜力485

主要参考文献487

第二十二章 植物离体培养途径及其在大麦种属间杂交中的应用489

一、离体授粉与受精490

二、胚培养492

三、离体授粉在大麦育种中的应用494

四、胚培养在大麦种属间杂交的应用499

五、大麦属种间与属间杂种的组织与细胞培养501

主要参考文献502

第二十三章 大麦杂种优势利用503

一、大麦杂种优势的表现503

二、大麦的花器结构与异交结实性507

三、大麦的雄性不育系510

四、杂种大麦的生产程序513

主要参考文献534

第二十四章 大麦理想株型研究的进展535

一、理想株型的概念536

二、理想株型性状的选择和性状间的相互关系536

三、建议的大麦理想株型540

四、我国大麦株型改良的一些性状研究541

五、展望549

主要参考文献551

第二十五章 大麦诱变育种553

一、概述553

二、大麦诱发突变导致性状的大幅度改良556

三、诱变育种的目标与诱变材料的选择562

四、诱变因素的选择567

五、诱变适宜剂量的确定572

六、诱变突变体的筛选577

七、诱变育种与植物离体培养技术相结合582

八、诱发突变体的利用584

九、诱发突变技术应重视和其他育种手段相结合588

主要参考文献588

第二十六章 大麦单倍体遗传育种590

一、大麦单倍体遗传育种的历史590

二、大麦单倍体遗传育种的优点与不足591

三、雌配子发生系统598

四、单倍体起始基因600

五、种间杂交系统600

六、花药培养606

七、游离小孢子培养628

八、大麦加倍单倍体在育种中的应用631

主要参考文献6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