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宗教学 学科的构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宗教学 学科的构成
  • (美)瓦尔特·H.凯普斯(Walter H.Capps)著;常宏,王兴,戎川,张亮,高欢欢,潘宁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52011765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宗教学 学科的构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宗教的本质10

笛卡尔的秉性,康德的方法10

康德派的范式15

施莱尔马赫的审美模式转向20

阿尔布莱希特·利奇尔:康德立场的复兴与更新26

鲁道夫·奥托:作为“神圣”的必要条件27

安德斯·尼格仁与一种先天宗教的追求32

奥托影响的一个例子:欧文·R.古德纳福34

从奥托到巴特和蒂利希37

作为前反思的必要条件42

必要条件的反转:路德维希·费尔巴哈44

马克思:对唯心主义者的分析和革命计划47

弗洛伊德和布洛赫:作为幻想的宗教48

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种种51

约翰·杜威:从多样性到一种共同的信仰53

小结56

第二章 宗教的起源60

背景:从笛卡尔、康德到一种动态观62

发展的替代63

圣西门与孔德67

列维-布留尔与原始思维70

缪勒:宗教学的创立73

弗雷泽:巫术、宗教与科学76

斯宾塞:宗教与进化79

泰勒:文化学的出现84

安德鲁·朗与马雷特:进化论主题的变数88

施密特:反进化论的一神论92

贝塔佐尼:原始人的宗教信仰94

反进化论观点的发展98

起源—发展论的修正:拉德克里夫-布朗与马林诺夫斯基101

概要批判:普里查德103

进化论模式的复兴:贝拉的建议105

结语106

第三章 宗教的描述109

关注与描述的多样性110

宗教现象学:两种主要潮流112

胡塞尔的哲学现象学113

莫里斯·梅洛-庞蒂:对胡塞尔的批判和修正117

宗教现象学:宗教史中的起源121

尚德培·索赛:现象学的继续124

莫里斯·贾斯特罗:现象学和宗教的学术研究126

克里斯滕森:作为描述性概览的宗教现象学128

列乌:充满更多期待的宗教现象学132

布雷克(C.J.Bleeker):宗教现象学的解码和分析136

宗教史成为宗教现象学:乔·维登格伦140

米尔恰·伊利亚德:作为一体化世界观的现象学143

雅克·瓦登堡:宗教现象学的现象学148

夏普:一种宗教学的现象学149

结构学派和后结构学派的发展151

现象学研究方法扩展的概观157

第四章 宗教的功能161

涂尔干:宗教是显著的社会事物162

马克斯·韦伯:有机协调的“理解”进路165

特洛尔奇:韦伯的启发171

滕尼斯:批判性区分的作者173

吉登斯:美国社会学的创立者173

曼海姆:探索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74

瓦赫:同文化研究中的理解感受性175

帕森斯:连接并更新韦伯与涂尔干179

格尔茨:宗教是一种文化体系181

托马斯·卢克曼与彼得·博格:宗教与社会间的内聚性184

贝拉:作为公民宗教的社会建构187

托马斯·F.奥戴:危机中的宗教188

斯皮罗:从本质论者到功能理论190

英格:整体的综合性192

道格拉斯:将涂尔干引入当代对话194

特纳:仪式进程与社会变迁197

爱里克森:宗教与生命循环199

“理解”vs.调查研究200

量化研究的新方向203

世俗化理论面临的持续挑战205

量化研究与宗教学207

第五章 宗教的语言209

恩斯特·卡西尔与马堡学派210

放大的新基调:苏珊·朗格215

符号与思想:保罗·利科218

从施赖尔马赫到狄尔泰再到伽达默尔222

范·德·列乌:一种现象学的进路226

阿比·沃伯格:宗教作为文化分析的一个组成部分229

欧文·帕诺夫斯基:建筑学与反省231

荣格主义的看法:荣格、坎贝尔与诺伊曼234

关于结构的讨论:法兰西学派238

马克·泰勒:系统、结构、差异、他者244

推论语言分析的起源246

逻辑实证主义:维也纳学派246

乔治·爱德华·摩尔和伯特兰·罗素:反抗唯心主义247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语言的界限与功能248

艾尔弗雷德·朱尔斯·艾耶尔:命题真理范围之外的宗教陈述252

语言分析与宗教:宗教家们的回应253

中村元:作为跨文化比较方法的语言分析262

戴维·泽弗奈亚·菲利普斯:作为恢复进化论意图的途径的信仰主义263

宗教的语言:总结陈述264

第六章 宗教之比较266

自然宗教对垒启示宗教,当启示是一种给定时267

纳森·塞德布洛姆:扩大的启示272

卡尔·拉纳:自然宗教的完善,而非毁灭274

珍·达涅卢:历史的应用278

雷蒙·潘尼卡:宗教传统在跨文化理解中的协作贡献279

雷蒙德·查尔斯·扎纳:泰雅尔派学说之演化282

保罗·蒂利希:系统神学和宗教史286

罗伯特·D.贝尔德:由蒂利希理念演变而来的思潮290

萨瓦帕利·拉达克里希南:东方人眼中的西方293

埃沃特·H.卡曾斯:全球宗教的统一和轴心时期的进步294

约翰·邓恩:在世界宗教环境下的信仰寻求理解295

雅克布·尼德曼:新融合中的东西方宗教297

弗里斯约夫·舒昂:宗教与性情之统一300

休斯顿·史密斯:宗教中的原初传统301

尼尼安·斯马特:宗教是多维有机体303

威尔弗雷德·坎特威尔·史密斯:积淀的传统和个体信仰307

费兰克·威林:全球处境下的基督教神学312

约翰·希克:诸多宗教对宗教体验之完善的贡献313

罗伯特·卡明斯·内维尔:系统比较神学317

批判的反驳318

马克·尤尔根斯迈耶:比较宗教学的应用322

结论323

第七章 宗教学的未来326

通往宗教的方法:后续的发展327

宗教学:仍在形成中331

超越已有的范式继续前行334

译者后记342

征引书目345

索引357

热门推荐